青山
大三暑假期間,我隨著蒙古族的兩位同學(xué)到烏蘭察布草原去打獵。我們把營地建在一個小山包上,三面是寸草不生的峭壁,山下有一條奔騰的河流。
我們忽然看到,河邊忽然灰塵滿天。只見無數(shù)野驢從我們的眼前閃過,最后到達的一匹健驢格外引人注目,“驢王?”哈日巴拉驚呼。這匹驢王威嚴地走到驢群中間,昂首長鳴。驢群迅速流動,形成一個以驢王為中心的大圓陣,直徑足有七八十米。老巴說,它們這是在準備對付狼群。這時我才看清原來樹林和山谷道上趴著無數(shù)的狼。聽說狼群圍而不攻,是在等待狼王的到來。我不禁為野驢群擔(dān)憂了。
“嗷……”遠處傳來一聲長嗥,狼群都像接到什么指令,立即在距離驢群20米處也排成一個圓形的包圍圈,驢狼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又有幾聲短促的狼嗥傳來,狼群中突然沖出幾百只惡狼,從四面八方向野驢陣撲去。一時間,驢鳴、狼嗥交織在一起。這場大戰(zhàn)持續(xù)了半個多小時,在一聲長長的狼嗥中結(jié)束。雙方各有損傷,狼群顯然損失更大些。此時我們還未見到狼王的廬山真面目。
十幾分鐘后,第二次進攻又開始了。這次狼王組織了精悍力量,從兩面夾攻野驢陣。但野驢陣也有所變化,改成了兩層御敵,蹄嘴交替,神威大發(fā)。
幾聲悠長的嗥叫聲傳來,前面攻擊的狼群突然原地站立不動,后面的狼踩著同伴的身體,疊起了羅漢。約有一百多只狼借助同伴的羅漢,撲進了野驢陣中。野驢陣內(nèi)頓時大亂,還有幾只狼直撲陣中心的驢王。
狡猾的狼王真熟知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只見驢王神情自若,嘴里發(fā)出幾聲短鳴,一瞬間,短兵相接變成了反包圍,內(nèi)層的野驢群忽然順時針奔跑起來,頓時塵飛滿天。野驢群越跑越快,被圍的狼群經(jīng)不住野驢的沖擊,被鐵蹄踏為肉醬。
不知過了多久,“二戰(zhàn)”終于結(jié)束,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味。狼群騷動不止,開始搶吃死驢,甚至連陣亡的同類都不放過。反觀野驢群,卻有組織地轉(zhuǎn)移了陣地,吃草、飲水有條不紊。好一支王者之師。
第三次大戰(zhàn)開始時,狼王出現(xiàn)了,那是一只如牛犢般大小的大青狼。狼群在狼王的督戰(zhàn)下,邊跑邊攻擊野驢陣,真有聲東擊西的架式。隨著一聲凄厲的嗥叫,狼王親自出擊,接連咬死幾匹公驢,震撼了野驢陣。一陣急促的蹄聲,驢王也到了。
狼王對驢王,一場雙方最高首腦的大戰(zhàn)幾分鐘就決出了勝負。驢王在誘狼王撲向它頸部時,猛地轉(zhuǎn)身飛蹄。狼王腹部遭到重創(chuàng),慘叫著飛出二十多米遠,狼狽而逃。
群狼無首,陣勢大亂,野驢趁機四處追殺,轉(zhuǎn)眼間狼群灰飛煙滅。一場曠世大戰(zhàn)終于降下了帷幕。
王永生摘自《鄉(xiāng)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