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xiàn)的英雄人物。他為了保護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用生命譜寫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影響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然而,王杰犧牲后,他的英雄事跡被確認卻經(jīng)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
1965年7月,王杰所在部隊在江蘇省邳縣(今邳州市)進行游泳訓練,邳縣張樓公社人武部請求該部幫助訓練民兵,身為工兵班長的王杰,思想素質(zhì)過硬,又是一級技術能手,被選定擔任民兵地雷、爆破集訓隊的教員。14日,王杰組織民兵進行最后一項課目——炸藥實爆訓練,民兵們在他的周圍圍成一圈認真觀看。王杰利用1公斤炸藥捆扎好炸藥包,將導火索與雷管和拉火管相連,再把雷管插入炸藥包中。
就在王杰講解時,導火索突然燃燒起來,火星哧哧噴濺,現(xiàn)場人員驚呆了。千鈞一發(fā)之際,王杰大聲喊道:“快閃開!”毅然張開雙臂,撲向即將引爆的炸藥包。一聲巨響,人們再也看不到王杰的影子。在場的12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
事件發(fā)生后,師部迅速成立調(diào)查組前去處理。為弄清爆炸原因,工兵營召開了事故分析會。當時“階級斗爭”的弦繃得很緊,有人就認為:這是一起人為的惡性事故,并把王杰當成懷疑對象,說王杰是中農(nóng),和貧農(nóng)相比,根子還不算紅,特別是在王杰寫了十多份入黨申請書未能入黨的情況下,思想可能發(fā)生動搖,想制造英雄救人的假象,來撈取政治資本。由于大家對爆炸的原因沒有更好的解釋,因此那些“很有道理”的分析就成為會議結論。初步的調(diào)查情況報到師里后,師黨委召開會議進行研究,并把王杰的犧牲定性為是“一起由于違反操作規(guī)程而造成的責任亡人事故”。這個結論雖然排除了王杰蓄意制造事故的嫌疑,但王杰卻成了“肇事者”。
7月16日上午,張樓公社用最好的楠木為王杰做了一口棺材,并按當?shù)氐娘L俗進行厚葬。送殯時,20多位德高望重的社員親自為王杰抬棺,上千名群眾前來送葬,哭聲一片。與王杰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根本無法接受這個現(xiàn)實,得知情況的12位民兵和人武干部也聯(lián)名給部隊寫信:“王杰教員是為我們死的,不能冤枉他呀!”
人民群眾的極度悲痛和戰(zhàn)士們的強烈反應,使調(diào)查組的同志意識到,對事件要進一步調(diào)查,作出客觀公正的結論。調(diào)查組重新到達事故現(xiàn)場,讓參加訓練的民兵對準當時各自所處的位置,回憶當時的情景。民兵們的講解和一個民兵示范王杰爆炸時的反應和動作,解開了調(diào)查組的疑團。爆炸瞬間,王杰并沒有向后倒進行躲避,而是用身體撲向了炸藥包??勺鳛橐患壖夹g能手的王杰,完全能夠從所處位置向后倒,躲避45度角的最大殺傷界。
調(diào)查組還查看了王杰的遺物,并和連隊戰(zhàn)士及駐地群眾進行座談。通過大量的實證,發(fā)現(xiàn)王杰勇敢地撲向炸藥包并非一時沖動,而是有著深厚的思想基礎,是他長期接受黨的教育,堅持學習毛主席著作,自覺改造思想,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結果。日常生活中,王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人民的勤務員、革命的“老黃?!薄!澳睦镉欣щy,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王杰”。這是王杰所在連隊戰(zhàn)士對他最多的評語。至此,王杰高尚的人格和撲向炸點的英勇壯舉,已經(jīng)成為調(diào)查組全體成員的共識。
在師黨委會上,調(diào)查組如實匯報了調(diào)查情況。常委們傳閱了王杰的日記,大家被王杰的精神所感動,一致認為是王杰的犧牲挽救了12名民兵的生命!即使發(fā)生事故,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也是英雄!最后,師黨委會將王杰的犧牲定性為舍身救人。隨即,王杰被確認為革命烈士,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至此,王杰這個典型被正式確認,并被逐步推廣到全軍,乃至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