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向科
西藏,小時候知道它是中國西南的一個自治區(qū);后來聽朱哲琴唱《阿姐鼓》,開始知道它的神秘;有幸目睹了它的勝景,不禁驚詫于它的美麗。大美西藏,美不勝收,而藏地的“錯”,猶如錦上之花,星羅棋布?!板e”就是“湖”的意思。藏地旅行,一“錯”再“錯”,讓人流連忘返,而其中的圣湖,絕是這美景的點睛之筆。
拉姆納錯,意為“吉祥天母魂湖”,“吉祥天母”是佛教的護(hù)法神。拉姆納錯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加查縣境內(nèi),略呈橢圓形,面積1平方千米左右,周圍被海拔5000多米的群山環(huán)抱,俯瞰圣湖,猶如一面顱骨形狀的鏡子鑲嵌于峻峰之間。
從加查縣到拉姆納錯,交通不便,山路崎嶇難行,需越野車輛才能前行。而轉(zhuǎn)湖的藏民,多是一家老小徒步前往。沿途生態(tài)良好,多濕地,常有憨態(tài)可掬的豚鼠出沒。近年來,由于氣候等原因,神湖面積逐漸減小,且前來的人隨意丟棄攜帶物,給神湖造成一定的污染。
拉姆納錯雖然面積不大,但地位無可比及。據(jù)說,它是藏傳佛教派系中格魯派最重要的觀相湖,西藏歷代達(dá)賴?yán)锏霓D(zhuǎn)世靈童,都是在圣湖的啟示下尋覓;甚至能不能做普通的喇嘛,都要在圣湖中看看有沒有佛緣。它之所以成為人們心中的朝圣之地,是傳說靈魂純凈的人可以透過它回首前世、看透今生、映現(xiàn)未來。所以,許多人不辭勞苦來到圣湖,只為探求自己未來的命運(yùn)。
瑪旁雍錯,也就是“永恒不敗的碧玉湖”,據(jù)說它的名字來源于古代湖邊的一場宗教大戰(zhàn),藏傳佛教噶舉派擊敗外道黑教,后來就以“瑪旁雍錯”紀(jì)念這場勝利。
瑪旁雍錯位于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城東北約35千米,南依納木納尼峰,西鄰“鬼湖”拉昂錯,西北約20千米處即是神山——岡仁波齊峰,圣湖神山遙遙相對。湖泊呈“鴨梨”形,北寬南窄,長軸方向長約26千米,短軸長約21千米,面積約412平方千米。湖岸線長約83km,轉(zhuǎn)湖一周需要2到3天。湖面海拔4586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 瑪旁雍錯曾與拉昂錯連在一起,后各自成湖。拉昂錯是咸水湖;瑪旁雍錯是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度高,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水質(zhì)優(yōu)良,生物眾多,有浮游藻類、水生植物、底棲動物和飛禽等。
瑪旁雍錯是佛教、苯教和印度教的“圣湖”,也被認(rèn)為是最圣潔的湖,最古老、最神圣之地,宇宙之天堂,萬物之極樂世界。所以,每年都有眾多信徒前來轉(zhuǎn)湖朝拜,用圣水洗去煩惱罪孽。
瑪旁雍錯/攝影:馮紅國
瑪旁雍錯與岡仁波齊/攝影:馮紅國
羊卓雍錯/攝影:馮紅國
羊卓雍錯,簡稱“羊湖”,意思是“碧玉湖”、“天鵝池”,傳說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變成的。 位于山南地區(qū)浪卡子縣境內(nèi),雅魯藏布江南岸。
羊湖形似蝎子,湖面東西長約74千米,南北最大寬約33千米,平均寬約8.6千米,湖水面積約638平方千米。湖岸線總長約410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水深20到40米,最大水深約59米,為高原堰塞湖,也是淡水湖。羊湖浮游生物眾多;也被譽(yù)為“西藏魚庫”,盛產(chǎn)高原裂腹魚和高原裸鯉魚;湖區(qū)是藏南最大的鳥類棲息地,有黃鴨、天鵝、鷺鷥和沙鷗等多種水鳥;周圍有富饒的耕地和肥美的草場,是農(nóng)牧結(jié)合地區(qū),主要種植青稞等農(nóng)作物。
羊湖水能資源豐富,湖水容量約為153億立方米,距雅魯藏布江約9.5千米,但湖面高出江面約843米。目前建有羊卓雍湖抽水蓄能電站。
夕陽時分的納木錯/攝影:馮紅國
納木錯,“天湖”的意思。據(jù)記載,納木錯湖面如同藍(lán)天降落地面,故得此名。納木錯地跨拉薩市區(qū)劃西北邊界的當(dāng)雄縣和那曲地區(qū)東南邊界的班戈縣,西側(cè)及北側(cè)為高原丘陵,南依念青唐古拉山脈北側(cè)山麓,相傳是念青唐古拉山的妻子。
納木錯湖面近似楔形,宛若一個靜臥的金剛度母(度母與常說的菩薩相似),長約79千米,最大寬約50千米,平均寬約25千米,面積約1961平方千米,最大水深可達(dá)55米,湖岸線長318千米,湖面海拔4718米,是我國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湖泊。納木錯魚類資源甚豐,湖濱生長有草本植物鵝冠草、紫云英等;夏季,湖區(qū)有赤麻鴨、魚鷗、鸕鶿等候鳥棲息;濱湖有天然的牧場,常有野牦牛、黃羊、狼、狐貍和野兔等動物出沒。
納木錯距拉薩較近,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配套設(shè)施齊全。東南部有一個大的半島延伸入湖中,名為“扎西半島”,島上石柱、石峰林立,著名的有迎賓石(夫妻石)、合掌石等;有扎西寺,香火不斷;居住設(shè)施齊全,游客多留宿于此,一睹日出日落美景。落雪時節(jié),雪山相映清澈湖水,壯闊秀麗,秀美異常。
面對圣湖,仰望藍(lán)天,且聽風(fēng)吟,欣賞著一幅幅絕美的天然畫卷,告別了塵世的喧囂,擺脫了世俗的紛擾;與諸神對話,凝望那一步一叩首的虔誠,遠(yuǎn)離了物質(zhì)的欲求,拋卻了功名的誘惑……在西藏,“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靈魂歸故鄉(xiāng)”。或許,這就是很多人放棄一切來到這里的原因;抑或,這就是圣湖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