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
在希臘恰爾基迪半島東部,有一個形如手臂的小半島,伸向碧波萬頃的愛琴海。半島面積僅360 平方公里,山勢奇?zhèn)?、高峰聳峙的阿索斯山雄踞于半島東南部,頂峰海拔達2033 米。
美國哥倫比亞電視臺花費了幾年時間申請采訪(BBC用了40年還是沒能成功),直到今年年初,島上的修士們終于答應(yīng):“好吧!來看看我們是誰?!?/p>
上一次電視臺上島,是1981年。
修士們禱告時的語言耶穌基督曾經(jīng)用過,一切從那個時候起就沒有變過。所有修士都蓄著大胡子,身著黑色長袍,那代表著他們在世俗世界的死亡。一個修士的父親在死前打電話來請求他回去見最后一面,他拒絕了,而且心中絕無悔恨,因為他知道有一天他們會在天堂見面。
島上總共有20個修道院,一些像城堡,另外一些的規(guī)模則像小型城市,13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只有修道院和教士。島上的居民只有一個目標(biāo):接近上帝。他們深信地球上沒有一個地方能像阿索斯山這樣接近上帝。
修道院的主持根據(jù)修道士的體能及特長,分配他們從事耕種、繪畫、釀酒、雕刻、管賬、做飯等工作。他們自己種菜、做衣服,島上甚至還有一個診所,但平時基本上沒人看病,因為教士們都極其健康,沒有癌癥,極少心臟病和老年癡呆。
2000年,他們開起了商店和旅館,免費為游客提供膳宿。每天晨光初露鐘聲四起,修道士們便開始了四個小時的早禱,圣歌此起彼伏,7時30分準(zhǔn)時結(jié)束。當(dāng)太陽落山,鐘聲再次響起,修道院的門就要關(guān)閉起來,舉行晚禱。一天八個小時與上帝的對話,由于太過專注,有時甚至能出現(xiàn)幻覺。
他們早上九點享用早餐,伴以紅酒,每天兩頓飯,每頓的持續(xù)時間為十分鐘。沒人說話,只有一名教士在一旁誦讀經(jīng)文。島上沒有電視、收音機、互聯(lián)網(wǎng),只有幾部電話。2009年,島上的人口維持在2000人左右,其中很多擁有大學(xué)學(xué)歷。
小島的生活并不單單與世隔絕,更重要的是忘記一切過往。除去睡眠的三小時,他們一分鐘都不會停止祈禱,無論是在剪草、摘蘋果、畫畫,還是與人交談。他們的嘴唇和心一直在動,就像呼吸一樣自然,禱詞很簡單:“上帝耶和華請賜予我慈悲。”
島上的居民仍然使用拜占庭時間,與外界有六個小時的時差。在這里,新的一天始于日落,而不是午夜。1453年,拜占庭帝國隕落,對于小島來說只是昨天的事。剛踏入小島的人會認(rèn)為這里像一個旅游勝地,島上的修士們卻認(rèn)為小島是一個競技場,天使與魔鬼的戰(zhàn)爭每天都在繼續(xù),他們通過徹底的自我救贖為世人還債。如果你想進入這座修士之國,須持希臘外交部的介紹信去卡里埃換取入境證,每年大約有3500人擁有這樣的資格。另外,女人是嚴(yán)令禁止入島的,因為她們只會給這片靜修之地帶來麻煩和干擾。
(李瀟摘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