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紅,趙希捷
(北京市大興區(qū)動物疾病控制中心, 北京 102600)
豬瘟陽性血清、豬瘟陰性血清、豬瘟正向間接抗原、豬瘟抗原ELISA檢測試劑盒。
從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對某豬場空懷母豬、后備母豬、妊娠母豬、種公豬和哺乳母豬進行正向間接血凝實驗,跟蹤監(jiān)測豬瘟抗體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的方法,區(qū)分免疫豬和感染豬,對豬瘟病原陽性篩查。根據(jù)檢測篩查結果,對檢出的陽性豬進行隔離、淘汰,陰性豬單獨集中飼養(yǎng)。對豬場豬群采取淘汰+免疫+隔離檢疫措施,進行為期1年多的豬瘟凈化,以期實現(xiàn)全場豬瘟感染率為零的凈化目標。
根據(jù)《豬瘟診斷技術GB/T 16551-2008》提供的方法,使用北京賽迪科技有限公司的豬瘟抗原ELISA檢測試劑盒。結果判定是以被檢樣本的吸光度值小于15%為陰性,說明被檢樣品中不含豬瘟抗原。被檢樣本的吸光度值大于或等于15%為陽性,說明被檢樣品中含豬瘟抗原。
采用豬瘟正向間接血凝試驗檢測豬瘟抗體水平,診斷試劑購自中國農(nóng)科院蘭州獸醫(yī)研究所。判定標準為抗體滴度在1∶16以上為免疫合格。
豬瘟脾淋苗是由山東齊魯動物保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豬瘟活疫苗。
大興區(qū)某規(guī)模豬場全場豬只。
單道移液器、8道移液器、酶標儀、一次性96孔反應板。
豬場在采取防控措施前,母豬免疫后抗體水平參差不齊,有部分母豬抗體水平為0;母豬總體抗體合格率為72%,仔豬在60日齡進行抗體檢測時發(fā)現(xiàn)12%的仔豬抗體水平為0,仔豬總體抗體合格率為74%;90日齡對仔豬進行抗體檢測時發(fā)現(xiàn),抗體水平總體合格率為82%,5%的仔豬抗體水平為0。仔豬斷奶成活率89%,保育階段成活率95%。
豬場在采取防控措施后免疫抗體水平比較整齊,母豬總體抗體合格率為94%,仔豬在60日齡進行抗體檢測時發(fā)現(xiàn)部分仔豬(5%)總體抗體合格率為88%;90日齡對仔豬進行抗體檢測時發(fā)現(xiàn),抗體水平總體合格率為91%,2%的仔豬抗體水平為0。仔豬斷奶成活率97%,保育階段成活率98%。
自2010年3月20日和9月17日,進行2次全群篩查,陽性豬全部淘汰。第2次篩查半年后于2011年4月20日進行復檢,除檢出2頭新留種后備母豬為陽性外,其余全部為陰性,經(jīng)淘汰陽性豬后實現(xiàn)了豬瘟感染率為零的凈化目標。
通過對豬場的免疫抗體檢測和感染抗體檢測,整個豬群逐頭嚴格凈化能迅速提高豬群的抗體水平,同時仔豬和保育豬的成活率能迅速提高,說明豬群的凈化在豬瘟凈化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未經(jīng)豬瘟凈化的豬群抗體水平為0的個體比例較高,約占全群的10%~11%,經(jīng)過豬瘟凈化的豬群抗體水平為0的個體比例較低,約占全群的1%~3%。說明帶毒豬有相當一部分就是抗體水平為0的個體,也提示帶毒豬對豬瘟免疫能力的缺失。
表1 ELISA檢測結果
60日齡仔豬抗體水平為0的個體在母豬群凈化的豬場較少且比例相對固定(3%~6%),在豬群未經(jīng)凈化的豬場較多且比例相對較高(10%~14%);90日齡仔豬抗體水平為0的個體在豬群凈化的豬場約占1%~3%,在豬群未經(jīng)凈化的豬場占總數(shù)的5%~10%。說明豬群凈化與否和仔豬抗體水平密切相關,其原因可能是仔豬已先天感染了豬瘟病毒,抑制了仔豬的免疫系統(tǒng)對豬瘟抗原的免疫應答,抑或是豬群本身缺乏對豬瘟的免疫能力,又將這種免疫能力的缺失遺傳給了仔豬。
在保障飼養(yǎng)管理的同時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首先,對豬群抗體水平跟蹤監(jiān)測和病原檢測;然后對病原檢測陽性的豬只進行隔離或淘汰,對陽性豬飼養(yǎng)環(huán)境徹底消毒并對同群豬要固定專人就地觀察和護理,嚴禁擴散或轉(zhuǎn)移;第三,通過加強免疫和補充免疫等方式增加豬群抗體水平;第四,搞好隔離檢疫。綜上所述加強飼養(yǎng)管理是規(guī)模豬場豬瘟凈化的最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