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堅強
(塔城地區(qū)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新疆塔城 834700)
阿勒騰也木勒水庫位于裕民縣境內(nèi)的阿勒騰也木勒河中游,水庫總庫容285萬m3,控制灌溉面積0.101萬hm2,為Ⅳ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為4級,次要建筑物為5級,水庫具有灌溉、防洪等綜合效益。
阿勒騰也木勒河發(fā)源于巴爾魯克山北坡,壩址以上流域面積90.8 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918.1萬m3,工程區(qū)年平均氣溫6.9℃,多年平均年降水量284.1 mm,多年平均蒸發(fā)量1 848.2 mm(Ф20 cm口徑蒸發(fā)皿),無霜凍日數(shù)153 d,最大積雪深65 mm,最大凍土深1.31 m,瞬時最大風速40 m/s。
工程區(qū)位于準噶爾盆地西緣,塔額盆地西南部,主要出露的有上古界的泥盆系、石炭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壩址區(qū)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
左壩肩在0-050~0+015段地層巖性為凝灰質(zhì)砂巖土,0+015~0+080段上部為坡洪積碎石土;下部的凝灰質(zhì)砂巖,巖體屬較軟巖,巖體強風化層厚度1~3 m,壩基巖體透水率<10 Lu的界線在基巖面以下17.3~29.9 m。
壩址河床段河谷呈“U”型,谷寬16.8 m,河床覆蓋層厚度4.6~7.0 m ,為級配較好的砂礫石,天然干密度 1.89~1.92 g/cm3,相對密度 0.78,滲透系數(shù) 5.2 ×10-3cm/s。下伏基巖為凝灰質(zhì)砂巖,巖體強風化層厚度1~3 m,巖體透水率<10 Lu的界線為32.5~37.6 m。
右壩肩上部為坡洪積碎石土、沖積砂卵礫石,坡洪積碎石土厚度1.0~8.2 m,砂卵礫石層厚度 3.3 ~3.7 m,下部為凝灰質(zhì)砂巖,巖體強風化層厚度1~3 m,巖體透水率<10 Lu的界線埋深 14.2 ~43.6 m。
工程建筑物主要包括大壩、溢洪道、放水涵洞。放水涵洞位于大壩左岸,進口底板高程913.78 m,全長266.8 m(洞身段長126.8 m)。溢洪道位于大壩右端,由進口段、寬頂堰段、漸變段、泄槽段、消能防沖段組成,全長410.3 m,設計泄量36.28 m3/s,校核泄量 58.44 m3/s。
大壩壩型為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正常蓄水位929.44 m,設計洪水位 930.20 m,校核洪水位 930.61 m。壩頂高程931.01 m、寬4 m、長200 m,最大壩高35.41 m。防浪墻頂高程 932.01 m,上游壩坡為 1∶2.0,采用 15 cm 厚的C25F200混凝土板護坡。下游壩坡為1∶2.0,下游設6 cm厚的預制混凝土六棱塊護坡。
上游圍堰與壩體相結(jié)合,圍堰頂高程為916.59 m,圍堰頂寬為5.18 m。上、下游壩坡均為1∶2.0,采用砂礫石填筑,堰體及基礎均采用土工膜防滲,底部截滲至基巖。
壩體填筑自上游到下游分為6個區(qū),分別為:圍堰砂礫石區(qū)、大壩砂礫石區(qū)、過渡料區(qū)、墊層區(qū)、瀝青混凝土心墻、下游堆石區(qū)。圍堰砂礫石區(qū):砂礫石相對密度Dr≥0.80。大壩砂礫石區(qū):砂礫石相對密度Dr≥0.80。
過渡料區(qū):采用級配連續(xù)、最大粒徑為80 mm,<5 mm的粒徑含量為30%左右的砂礫料,含泥量(粒徑<0.075 mm的顆粒)<8%,滲透系數(shù)≥1×10-3cm/s。
墊層區(qū):選用連續(xù)級配料,最大粒徑20 mm,滲透系數(shù)≥1 ×10-3cm/s,相對密度≥0.75。
瀝青混凝土心墻區(qū):澆筑式瀝青混凝土心墻采用垂直布置型式,心墻軸線位于壩軸線上游1.9 m處,與壩軸線平行。高程910.51 m以下心墻厚0.40 m,高程910.51 m以上,心墻厚0.30 m。瀝青混凝土心墻頂部嵌入防浪墻底板50 cm,與防浪墻緊密結(jié)合。瀝青混凝土心墻與混凝土基座結(jié)合處處理:①在基座表面與瀝青心墻交界處涂一層冷底子油;②再涂一層厚1.5 cm的瀝青馬蹄酯;③澆筑瀝青混凝土心墻。
下游堆石區(qū):下游堆石區(qū)采用溢洪道爆破料、壩體清基等填筑,設計孔隙率≤23%。
4.3.1 主要技術指標
根據(jù)《土石壩瀝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墻設計規(guī)范》(DL/T 5411-2009)本工程對瀝青混凝土心墻的技術要求見表1。
表1 阿騰也木勒水庫澆筑式瀝青混凝土的主要技術指標
4.3.2 初選瀝青混凝土配合比
1)瀝青。結(jié)合本工程高寒、強震、變形大的特點,從針入度、軟化點、延伸度、含蠟量及價格上考慮,借鑒已建工程成功經(jīng)驗,瀝青選用A-100甲道路石油瀝青。
2)混凝土骨料。因當?shù)責o符合技術要求的堿性骨料,本工程骨料選用當?shù)厮鄰S加工的成品料。
3)填料。填料采用堿性巖石加工的石灰?guī)r粉。填料應不結(jié)團塊、不含有機質(zhì)及泥土,其技術標準見表2。
瀝青混凝土配合比的選擇結(jié)合當?shù)毓こ滩牧闲阅芎蜌鉁貤l件,通過實驗研究選定。最大骨料粒徑為20 mm,礦料級配指數(shù)為0.35,油石比為12%,填料濃度為1.45。澆筑式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見表3。
表2 填料的技術要求
表3 阿騰也木勒水庫澆筑式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表
根據(jù)地質(zhì)條件需將河床及兩岸壩基碎石土全部清除(砂礫石層不清除),瀝青混凝土心墻處覆蓋層全部清除,基座坐落于弱風化層上,基座厚1.5 m,采用C25F200W6混凝土現(xiàn)澆。壩肩沿瀝青心墻軸線方向開挖基巖槽至弱風化層上,然后澆筑C 20混凝土基座,以封閉巖石裂隙,并可作為基礎灌漿的蓋板。
固結(jié)灌漿的深度為5 m,孔排距均為2 m。帷幕灌漿沿瀝青混凝土心墻軸線布置,灌漿孔設置一排,孔距為2 m在兩排固結(jié)灌漿孔的中間,深度按巖石吸水率q<10 Lu控制,最大帷幕灌漿處理深度為38.11 m。
本工程導流放水涵洞的設計采取了放水涵洞,布置在大壩左岸,進口底板高程913.78 m,放水涵洞由進口段、上游洞身段、閘井段、下游洞身段、出口消能段組成,放水洞全長266.8 m。溢洪道設計采取溢洪道位于大壩右端,由進口段、寬頂堰段、漸變段、泄槽段、消能防沖段組成。全長410.3 m,采用C25F200 W4混凝土現(xiàn)澆。堰頂高程為929.44 m,設計泄量36.28 m3/s,校核泄量58.44 m3/s。水庫建成后能夠新增牧民定居戶數(shù)227戶,改善灌溉面積0.1萬hm2,同時提高阿勒騰也木勒鄉(xiāng)上游的防洪能力和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1]鞠連義,趙穎華,劉清利,等.尼爾基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主壩設計[J].水力發(fā)電,2005(11):28-29.
[2]馬品非.澆筑式瀝青混凝土心墻防滲在多拉特水庫擴建中的應用[J].新疆水利,2010(02):76-79.
[3]王沖.預應力錨固的施工[J].水利技術監(jiān)督,2001(01):61-63.
[4]蔣元駒.混凝土的砂石骨料[J].水利技術,2001(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