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石基鎮(zhèn)小龍小學二(1)班 許靖茹
我成了“昆蟲學家”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石基鎮(zhèn)小龍小學二(1)班 許靖茹
以前,媽媽總會拿著一本繪本,對我說:“來看看媽媽給你買的書吧!”每晚的睡前故事,都是媽媽給我念,我對書的興趣并不濃厚。
這種狀況的改變始于《章魚拜師》這本書的出現(xiàn)。那是一年級暑假的一天,媽媽從新華書店買回一本《章魚拜師》的書。書里有很多有趣的動物知識,如牛、馬的尾巴可以驅(qū)趕蚊蠅,老虎的尾巴能當鋼鞭用,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黑猩猩的眼睛是動物中最好的……
暑假的兩個月,我每天都要翻一翻《章魚拜師》,然后央求媽媽給我念,每天至少念一個故事。有時還和媽媽玩“小魚吃大魚”的游戲。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為大魚吃小魚是魚類的生存規(guī)律。但是讀了這本書后,我有了新的認識:海洋中的小盲鰻改變了這個規(guī)律,小盲鰻是大魚的克星——它吸附在大魚的身上,趁機從大魚的鰓部鉆進大魚的肚子,鋒利的牙齒把大魚的內(nèi)臟和肌肉消滅一空。真是個厲害的小家伙!
后來,我又跟媽媽去新華書店買了好幾本繪本版的動物科學知識的書,這些書我全部讀完后,又開始讀第二遍。讀熟了,各種蟲子的名稱我都如數(shù)家珍。如今,雨天走在路上,如果看到一條蚯蚓,我就會呆在旁邊,靜靜地觀察半天,看蚯蚓的身體怎樣伸縮自如。我還會像書中的“昆蟲學家”一樣,拿一本記錄本,把觀察到的昆蟲畫下來。
這一段時間,我天天做同一個夢:春天來了,我天天放學去觀察昆蟲,還將一些昆蟲帶回家,和媽媽一起研究……
(指導教師 陳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