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儒家孝道文化視角下的大學生德育建設

      2012-08-15 00:50:10范亞乾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10期
      關鍵詞:思想大學生文化

      范亞乾

      (浙江師范大學 法政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古諺云:“德為成事之本,而孝為入德之門?!币粋€人若想成人成事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是否以孝為先為重值得高度關注。沒有行孝的根基,其他的品德便是空中樓閣。然而作為參與未來國際競爭中堅力量的部分大學生的孝道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在孝道理解和孝道踐行方面存在缺失,故應在大學生德育教育中融入儒家孝道精華。

      一 儒家孝道思想

      “孝”字最早的解釋見于 《爾雅》,所下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1]。漢代賈誼的 《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2]。東漢許慎在 《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3]。許慎認為,“孝”字是由 “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 “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靶ⅰ弊趾x再進一步引申,就形成了內(nèi)涵和意義豐富的孝道觀念?!靶⒌馈本褪亲优畬Ω改傅囊环N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系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zhì)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

      “孝道教育”是指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對受教育者實施尊親、悅親和養(yǎng)親為內(nèi)容的人文素質(zhì)教育。尊親,是指在態(tài)度上誠心實意地尊重父母;養(yǎng)親,即贍養(yǎng)父母,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供養(yǎng),更要有精神上的尊重;悅親,即盡可能地順從父母的意愿,不使父母名聲受損、心情悲傷等。

      二 加強大學生孝道教育的重要意義

      孝道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觀念的核心之一。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孝道對提高國人素質(zhì)、塑造國人品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孝道在維護家庭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中的作用一直存在。在當前,加強大學生孝道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繼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孝道的提倡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與美德的弘揚和傳承。同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一樣,孝道建設也是如此,需要一如既往地繼承與發(fā)展。否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培養(yǎng)大學生形成良好素質(zhì)和品格的需要

      以孝道教育為切入點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基本道德素質(zhì)從而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人之所以成為人,少不了 “孝”這種善的內(nèi)涵。這種善,是其他良好品德產(chǎn)生的基石。正所謂 “人之行莫大于孝”。在此基礎上,有助于大學生形成自愛、自強的精神,要保全自己健康的身體行孝,不得有所損傷。

      (三)促進家庭和諧,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孝”不僅是形成現(xiàn)代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也是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和安定的社會秩序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中國孝道文化特別重視家庭和睦,講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重視親情關系和家族維系。中國社會的人際關系都是以孝道為基礎而展開的,發(fā)自于人的仁愛之心,重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始于愛父母,推及兄弟之愛、宗族之愛、國家之愛等?!靶ⅰ钡墓δ艿靡酝茝V,家庭便能和睦,社會更能安寧[4]。

      三 當代大學生孝道行為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著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的孝道思想主流還是積極健康的,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孝道思想在他們身上得以繼承和發(fā)展是值得欣慰的。但是當前還是有部分大學生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認識偏激等人格缺陷,孝道思想和行為缺失。尤其是獨生子女的 “80”、“90”后,自小就在家里是名副其實的 “唯我獨尊”,他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個人主義、貪圖享樂、意志薄弱等問題,只考慮自己,忽視對父母親人和老人的關愛。主要表現(xiàn)為:

      (一)孝道意識趨向淡化

      部分大學生缺乏最基本的孝道觀念,他們習慣于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缺乏感恩之心和回報反哺意識,甚至一些大學生對孝道的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qū):一些大學生一提到 “孝”就認為是封建、復古和倒退;一些大學生只是單方面強調(diào)父母對自己的義務,而沒有意識到權利和義務應當對等;更有甚者認為父母素質(zhì)低下,沒有能力,反而覺得父母給自己丟臉[5]。

      (二)孝道情感趨于冷漠

      一些大學生有意或無意地忽視對父母親人和老人的關注。不僅對父母親人的健康狀況視而不見或缺乏了解,還有不少人常處于 “人間蒸發(fā)”狀態(tài),只有在需要幫助,比如向父母要錢的時候,才會給家里打電話。過分強調(diào)享樂主義,不知道體諒父母的難處。為圖享受,欺騙勒索父母的事情時有發(fā)生。更有甚者,欺詐不成,惱羞成怒地對父母進行蠻橫無理的辱罵,甚至奪去生身父母的生命等。這種事件新聞媒體時有報道。

      (三)以自我為中心,不珍愛自身

      近幾年有關大學生自殺或殺人的報道時有所聞,觸目驚心。這與孝道思想所倡導的 “貴體全生”背道而馳?!缎⒔?jīng)·開宗明義章》云:“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毀損傷,孝之始也”[6],保護自己的健康是盡孝的起碼條件。一些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對待生命卻草率視之,是忽視孝道的重要顯現(xiàn)。

      (四)孝道思想缺乏認知,孝道踐行弱化。

      部分大學生在思想觀念上對孝道認識膚淺和偏頗,致使盡孝道被理解為與養(yǎng)育相對的返還養(yǎng)育——贍養(yǎng)的機械模式,把孝道當作自然的對等交換去對待,缺少了孝心的實質(zhì)是 “愛”的參與。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7]部分大學生甚至不知孝悌為何物,認為對父母只要做到衣食無憂就算盡孝了,不斷給父母金錢和物質(zhì)就算是極大的孝順了。

      四 導致當代大學生孝道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孝文化不斷邊緣化

      由于傳統(tǒng)文化中確實有些 “過時”的成分,由于在較長時間內(nèi)對孝文化歷史價值缺乏客觀公正的認識,因而孝文化長期被排除在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主流文化之外,甚至淪為被批判、打打壓的對象。中國近代后受 “左”的思潮影響,人們對孝文化里的封建保守成分夸張擴大,所以在很長時期內(nèi),孝文化被認為是封建社會的產(chǎn)物。

      (二)受西方思潮影響頗深

      改革開放后,在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使中國傳統(tǒng)思想受到巨大沖擊和挑戰(zhàn)。西方的自由、平等、個性解放等思想成為新一代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主流。效仿西方,“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追求個性的思想風靡盛行,這使中國傳統(tǒng) “中規(guī)中矩”的孝道思想的地位大為削弱。

      (三)家庭道德教育薄弱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對人的道德觀念和規(guī)范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少兒時期親近父母、家人,家庭成員的言行對青少年發(fā)揮著耳濡目染的作用。有些家長成天沉醉于娛樂和生意場,無暇顧及子女教育,致使一些青少年道德發(fā)生畸形。例如有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使他們自小就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認識偏激、貪圖享樂、意志薄弱等特點。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過失進行粗暴教育,對之責罵和體罰,對孩子缺少應有的關愛,使幼小、稚嫩的心靈受到壓抑,為以后精神上的負面成長埋下了陰影。

      (四)學校教育的缺失

      自小學到大學,我們的大學生受到的孝道教育極為有限,孝道教育成為學校德育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尤其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校重視智育,輕視德育。由于應試教育的強大慣性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滯后,即使是在 “高唱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學生進入大學最終仍然只靠標準單一的考試成績決定。這種單一的評估模式讓學校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識灌輸而忽視道德培養(yǎng)。“五德并舉,道德為首”成為一句口號。在評價學生時,“往往只注重所謂的主科的成績”,學生道德教育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標準[8]。

      五 當代大學生孝道教育的構建

      (一)強化孝道意識,更新孝道觀念

      從孝道的認知教育推進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是切實可行的。只有認知,才能篤行。盡快彌補和改善由于家庭、中小學關于孝道思想教育的缺失而造成的大學生對孝道內(nèi)容在認知上的偏激和膚淺,只有讓大學生對孝道思想有了知性認知,在思想上形成孝敬父母、尊師敬長是大學生乃至為人所必備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才能樹立正確的孝道倫理觀念。另外,孝道思想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由于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不同,其中必然存在一些消極、保守的成分。對此,應當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選擇地集成發(fā)展,推陳出新,把傳統(tǒng)孝道思想與現(xiàn)代環(huán)境良好地結合起來。

      (二)從孝德情感入手,培養(yǎng)孝親之情

      以情育人,良好的教育都是 “以情動人”的。要注重學生的情感基礎,了解他們的心理動向,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在親情的基礎上啟發(fā)大學生教育,引發(fā)其內(nèi)心自覺,讓他們真正地感受到父母親情的恩重,并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和震撼。靈魂上的觸動是強烈而深入牢固的。比如樹立孝道典型教育,古往今來的孝道案例比比皆是,無不從內(nèi)心深處喚起人們對于親情的感恩和愛戴。

      (三)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

      發(fā)揮家庭在孝道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課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應忽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正如杜威所說:“學校教育具有簡化社會生活、凈化社會生活和平衡社會生活的功能,經(jīng)過了簡化、凈化和平衡社會生活就能改造社會生活?!币囵B(yǎng)學生的孝道意識,讓他們有更多的孝行,學校是起主要作用的。社會環(huán)境,整個社會對一個人的多方面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力量也是無窮的。社會中的文化輿論導向、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等都會對大學生的審美和道德觀念產(chǎn)生影響,孝道觀念亦不例外。例如當今世界,媒體和網(wǎng)絡的飛速發(fā)展,對人們各種觀念的形成和塑造產(chǎn)生的影響更加明顯,作為孝道教育的一種途徑,不得不被重視。

      總之,誠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強調(diào)教育與生活的關系,生活決定教育,為生活而教育,通過生活而教育。所以每個大學生的孝道教育都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多方參與,并任重而道遠。

      [1]爾雅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漢]賈 誼.新書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0.

      [3][漢]許 慎.說文解字[M].長沙:岳麓書社,2006.

      [4]王洪軍.談孝道教育與當代高校德育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7,(9).

      [5]白精衛(wèi).傳統(tǒng)孝道的現(xiàn)代轉化及在大學生德育中的應用[D].首都師范大學,2007.

      [6]胡平生.孝經(jīng)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7][春秋]孔子.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9.

      [8]何 芳.感恩教育:道德教育應有之義[J].中國教育學刊,2005,(7).

      猜你喜歡
      思想大學生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誰遠誰近?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阜新市| 宁都县| 阜阳市| 张家界市| 临洮县| 如皋市| 大悟县| 新兴县| 金山区| 东乡族自治县| 定西市| 社旗县| 博客| 会同县| 镇巴县| 临沧市| 康保县| 宝清县| 乌恰县| 泗阳县| 榆林市| 黄骅市| 云霄县| 怀安县| 泰来县| 修水县| 西藏| 延吉市| 仁寿县| 遂川县| 龙口市| 正定县| 塔城市| 新沂市| 中江县| 合山市| 凤冈县| 齐齐哈尔市| 丹江口市| 安仁县|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