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紅宇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皮膚科,四川成都610017)
丹毒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癥,多見于夏秋季節(jié),好發(fā)于顏面和小腿部,多為一側(cè),發(fā)病前常有畏寒、發(fā)熱、頭痛、肢酸、惡心等全身癥狀。近幾年來,我們用冷噴治療儀輔助治療丹毒取得較好療效,報告如下。
共66例,均為我院住院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20~75歲。對照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齡21~76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為皮疹局部呈片狀紅斑,鮮紅色,壓之退色,略高于皮膚,燒灼樣疼痛。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嗜中性白細胞增高。
兩組均用青霉素480萬U、1日2次,靜脈滴注。觀察組加冷噴治療10min,1日2次,連續(xù)10天。冷噴治療方法為讓患者處于舒適體位,暴露皮損處,墊治療巾于頭頸部或患側(cè)肢體下,將冷噴治療儀置于床頭或椅上,調(diào)節(jié)噴頭距離患處20cm,打開冷噴治療儀開關(guān),調(diào)節(jié)噴霧大小至適宜。
痊愈:皮損消失,癥狀消失。顯效:皮損消失70%以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好轉(zhuǎn):皮損消失30% ~10%,癥狀有所好轉(zhuǎn)。無效:皮損消退30%以下,癥狀無改善。
兩組療效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丹毒以皮膚紅腫熱痛為主要特征,皮疹略高于皮面的水腫性鮮紅斑,表面緊張發(fā)亮,境界清楚,有時可有水皰,灼熱疼痛,觸痛明顯。治療以消炎止痛為原則。
冷噴治療是利用人體對冷的生理反應(yīng),使毛細血管收縮,微血管通透性降低,從而減輕局部充血腫脹。并減慢神經(jīng)傳導(dǎo)速度,麻痹局部末梢神經(jīng),使末梢神經(jīng)敏感性降低而疼痛減輕。另外,毛細血管收縮可使血流減慢,降低組織的細胞代謝,從而抑制炎癥的擴散。冷噴方法治療丹毒有效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