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濤 朱建春
(新疆巴音郭楞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新疆 庫爾勒市 841000)
黃水溝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境內(nèi),發(fā)源于中天山的天格爾山南坡,屬雨雪混合補給河流,其地理位置處于東徑 85°55'~ 86°54',北緯 42°12'~ 43°09'。流域東西最寬處相距80.1 km,南北最長處相距106.1 km,黃水溝出山口以上地勢由北向南傾斜,海拔最高4 398 m,出山口以上河道河床水流集中。出山口以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低1 047 m,河道河床自出山口處的粗大的卵礫石組成向下游逐漸演變?yōu)樯暗[石組成,出山口后山前洪積扇區(qū)域,河道變寬流速變緩,洪水攜帶的泥沙在此大量堆積,為河流洪水、徑流的散失區(qū)。黃水溝出山口上下游河道兩岸沿線分布著公路和鐵路,是南北疆交通運輸?shù)闹匾ǖ馈?/p>
流域中部巴侖臺鎮(zhèn)以上有兩條支流,西支巴音溝,東支為烏拉斯臺溝,后者為黃水溝的主流。巴侖臺以下還有老巴侖臺及哈布其干郭楞等支流匯入,全流域呈扇狀。流域面上的降水,經(jīng)過10余條一級支流,10余條二級支流及若干條三級支流的匯集調(diào)蓄,自北向南匯集于山口(即黃水溝水文站位置)。水文站黃?;娓叱虨?1 313.504 m,集水面積4 311 km2,至河源河道長度為110 km。水文站下游約12 km至黃水溝防洪分水閘,此處黃水溝河道分為東西兩條支流。東支沿途地主要用于工、農(nóng)業(yè)用水,最后注入博斯騰湖大湖。西支在黃水溝防洪分水閘下游2.5 km處又分為兩支,西支的兩支支流流經(jīng)和先公路后在開都河入河口處匯合,是匯入開都河下游河段最大的一條支流。
在黃水溝山口水文站以及下游河段上選擇控制條件較好的觀測斷面,黃水溝水文站的測流斷面簡稱斷面1。黃水溝防洪閘東支和西支閘口處斷面分為兩處,東支河道簡稱斷面2-1,西支河道簡稱斷面2-2,斷面河道距離距黃水溝水文站斷面11.82 km。黃水溝在靜縣至先行鄉(xiāng)公路處,河道分成三支,防洪分水閘以下東支河道在公路橋處簡稱斷面3-1,此斷面距離距黃水溝水文站斷面18.2 km;防洪分水閘以下西支河道在和靜縣至先行鄉(xiāng)公路處分為兩支,西支靜先公路東側公路橋處簡稱斷面3-2,此斷面距離黃水溝水文站18.7 km;和西支靜先公路西支西側公路橋處簡稱斷面3-3,此斷面河道距離黃水溝水文站19.3 km。
當發(fā)生洪水時,各斷面進行流速儀法流量測驗,在流速儀法測流的同時進行比降面積法的試驗觀測。每次流速儀法測流時均進行過水斷面面積的測量,垂線布置的原則是主河槽加密布設,測深及測速垂線間距一般不大于4 m,當河道有汊溝時各股水流均要布設測深及測速垂線。每條測速垂線的測點位置,盡可能采用相對水深0.6處測量垂線平均流速。每次流量測驗前后都要觀測基本斷面及上下比降斷面的水位。
河道比降觀測和糙率分析,用流速儀法施測河道流量,同時觀測測驗河段比降斷面的上下水位,試驗河段的糙率用曼寧公式推算。
其中:n為河道糙率、A為過水斷面面積、Q為河道中的流量、R為河段平均水力半徑、I河道比降。
在2007~2010年4年的洪水監(jiān)測測量過程中,斷面2-1、斷面2-2、斷面3-1、斷面3-2和斷面 3-3分別對黃水溝2007年7月10日、7月15日、2008年7月 20日、2009年 6月14日、7月5日和2010年6月23日的洪水過程進行實測,各次洪水過程觀測項目有過水斷面出大斷面測量、水位觀測、流速儀法實測流量以及比降水位、流量的觀測。在以上7場洪水觀測過程中,在2-1、2-2斷面分別觀測水位 179次,3-1、3-2、3-3斷面分別觀測水位136余次,各觀測斷面測到了各次洪水變化的完整過程。7場洪水觀測過程中,在2-1、2-2斷面分別用流速儀法實測流量26份,其中,在2-1斷面測到最大洪峰流量68.7 m3/s,測到最小流量7.30 m3/s;在2-2斷面測到最大洪峰流量67.9 m3/s,測到最小流量0.553 m3/s。在3-1、3-2、3-3斷面分別用流速儀法實測流量19份,其中,在3-1斷面測到最大洪峰流量68.1 m3/s,測到最小流量 4.54 m3/s;在3-2斷面測到最大洪峰流量16.5 m3/s,測到最小流量 0.261 m3/s,在 3 -3 斷面測到最大洪峰流量 27.4 m3/s,測到最小流量 0.905 m3/s。
在2007年~2010年4年的洪水試驗測量過程中,斷面1進行了18次比降水位、流量的觀測;斷面2-1進行了14次比降水位、流量的觀測;斷面2-2進行了16次比降水位、流量的觀測;斷面3-1進行了14次比降水位、流量的觀測;斷面3-2進行了13次比降水位、流量的觀測;斷面3-3進行了12次比降水位、流量的觀測,各斷面比測試驗成果見表1~表 3。
表1 黃水溝水文站測驗斷面糙率分析計算成果
斷面糙率成果分析,黃水溝水文站測驗斷面的糙率比較穩(wěn)定,測流斷面水位與流量關系比較穩(wěn)定,同時斷面水位與糙率相關關系呈帶狀分布,隨著水位和斷面流量的變化,斷面糙率的取值在0.013~0.036之間。黃水溝防洪閘處東支河道測驗斷面,由于洪水前后斷面整體性沖淤變化較大,造成斷面水位與糙率關系點據(jù)分布散亂,斷面糙率的取值在0.018~0.063之間。黃水溝防洪閘處西支河道測驗斷面的糙率極較穩(wěn)定,測流斷面水位與流量關系比較穩(wěn)定,同時斷面水位與糙率相關關系呈帶狀分布,隨著水位和斷面流量的變化,斷面糙率的取值在0.022~0.049之間。黃水溝在靜縣至先行鄉(xiāng)公路的三處公路橋3-1、3-2和3-3河道測驗斷面的河床沖淤影響較大,但斷面河床為經(jīng)常性的局部性沖淤變化,由于過水斷面面積的沖淤互補,斷面糙率相對較穩(wěn)定,斷面水位與糙率相關關系也呈帶狀分布,斷面3-1的糙率取值在 0.026~0.047之間,斷面 3-2的糙率取值在0.023~0.045之間,斷面 3-3的糙率取值在 0.028~0.060之間。
表2 黃水溝防洪閘處東支和西支河道測驗斷面糙率分析計算成果
由于黃水溝特殊的地理位置,肩負著和靜縣的鄉(xiāng)、農(nóng)場和農(nóng)二師團場的工農(nóng)業(yè)用水及人蓄飲水的重任,同時沿河道兩岸還修建有公路、鐵路和工業(yè)園區(qū)等,從它的洪水沿程斷面變化特征來看,黃水溝出山口由于河道縱坡坡降較大,洪水主流左右擺動沖刷成幾條較大的支溝,同時從斷面河床的穩(wěn)定性來講,河道河床組成向下游由卵石河床逐漸演變?yōu)樯呈哟玻樗畬ο掠魏拥罃嗝娴暮哟矝_淤影響較大,在每次洪水時斷面河床整體性沖淤變化較大,是造成斷面水位與糙率關系點據(jù)分布散亂的主要原因。
表3 黃水溝在靜縣至先行鄉(xiāng)公路處各測驗斷面糙率分析計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