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翔
(常州工學院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2)
“通信電子線路”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yè)的一門重要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通過教師講解,教授學生理性知識后,再讓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實踐動手驗證與探討,以獲得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這種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缺乏理性與感性認識之間的必要銜接,許多學生在進入實驗室時,對實驗器材、目的和操作認識不清,對實驗結果未能準確預知,實驗輔助教學實踐達不到預期效果。將EDA工具Multisim軟件引入“通信電子線路”課程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在獲得書本上的理性知識后,及時通過虛擬實驗室環(huán)境鞏固和熟悉原理,選擇元件、設計電路、計算與調整參數(shù)以及觀測仿真結果,及時獲得感性認識。[1-2]在此基礎上,學生進入現(xiàn)實實驗室后,既不會對實驗器材和電路感到陌生,也不會對實驗目的、操作和結果未有預知,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轉化知識的效率。
Multisim是一種交互式電路仿真和分析軟件,主要具有以下功能:為課堂教學提供虛擬實驗室環(huán)境;使學生熟悉儀器和元器件的使用;其易用性使學生能夠將精力集中在電路的理解與學習上;能夠更為有效地排除教學故障。該軟件易于使用,其中的儀器和元器件與實際器件極為相似。利用Multisim建立通信電子線路的虛擬實驗室,學生通過虛擬儀器可以理解實際操作過程,不必顧慮元器件和儀器的損壞,節(jié)省了時間和成本,為真實環(huán)境下的實驗操作打下了基礎。[3-7]
“通信電子線路”是電路分析、模擬電子線路等的后續(xù)課程,是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技術基礎課程,理論性與實踐性極強。課程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由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與基本電路組成,使學生了解通信系統(tǒng)的功能和應用,掌握通信電路中各個功能模塊的工作原理與分析方法,初步具備通信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能力。
在通信電子線路虛擬實驗室的架構中(如圖1所示),從系統(tǒng)的角度充分考慮,將其分為通信發(fā)射機和接收機兩大功能模塊,并分別在通信發(fā)射機模塊中建立正弦波振蕩器、調制器、高頻功率放大器功能子模塊,在通信接收機模塊中建立高頻小信號放大器、混頻器、本地振蕩器、檢波器功能子模塊,各功能子模塊兼有多種電路實現(xiàn)形式(可選、可調)。根據(jù)教學內容和需求,學生逐步從功能子模塊的學習過渡到發(fā)射/接收功能模塊的學習,并最終建立通信電子線路的系統(tǒng)概念。
圖1 通信系統(tǒng)發(fā)射機/接收機模塊及其功能子模塊
在課程中應用 Multisim軟件的輔助教學步驟如圖2所示。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Multisim虛擬實驗室,首先進行功能子模塊的功能驗證試驗,通過固定參數(shù)電路的仿真與觀測,完善對理論的理解;隨后改變功能子模塊的電路參數(shù),通過仿真與觀測,進行深入的理論學習和探討。[2]
在通信電子電路課程中,按發(fā)射到接收的因果順序,分別以正弦波振蕩器、調制器、高頻功率放大器、高頻小信號放大器、混頻器、檢波器6個功能子模塊為例,闡述Multisim對各功能電路工作原理的理論分析、功能驗證和探討。[3-7]
圖2 Multisim虛擬實驗室輔助實踐教學流程
以電感三點式振蕩器為例,其電路圖如圖3(a)所示,其反饋信號取自電感兩端,由于互感的作用,振蕩器很容易起振,且頻率調整方便,只需調整振蕩電容就可得到線性的振蕩頻率,但由于電感對高頻分量的高阻抗,使振蕩器輸出的諧波成分多,波形不好。另外,由于電感L1、L2分別與管子的結電容并聯(lián),構成并聯(lián)諧振回路,當振蕩頻率過高時,將產生容性失諧,輸出的波形如圖3(b)所示。
圖3電感三點式振蕩器
以基極調幅電路為例,其電路如圖4(a)所示,基極調幅電路的調制信號和載波信號均加在基極回路,直流偏壓和電阻確保三極管在非線性區(qū)工作,負載由LC并聯(lián)諧振電路組成,諧振頻率等于載波頻率。用示波器觀察輸出電壓波形,如圖4(b)所示,可以體會理論分析的結果,并根據(jù)示波器的刻度算出調制系數(shù)。隨后,學生可以改變載波信號和調制信號的幅度的比例,即改變振幅調制系數(shù),觀察不同ma時的輸出波形,進行進一步探討。
圖4 基極調幅調制器
高頻功率放大器通常用在發(fā)射機末級功率放大器和末前級功率放大器中,主要對高頻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使其達到發(fā)射功率的要求。一個典型的高頻功率放大器電路如圖5(a)所示,其電路特點是:晶體管工作在丙類,負載為并聯(lián)諧振回路,調諧在輸入信號的頻率上,起濾波和阻抗匹配的作用。
圖5 高頻功率放大器
學生在完成功能驗證后,可以改變輸入信號和諧振負載,瞬態(tài)可見集電極電流為一串尖脈沖,進行進一步探討與思考。(由于示波器只能觀察到電壓波形,因此,減小負載電阻,通過觀察電阻上電壓顯示電流情況。)
高頻小信號放大電路主要由晶體管、負載、輸入信號和饋電電路等部分組成。以圖6(a)所示電路為例,晶體管基極為正偏,工作在甲類,負載為LC并聯(lián)諧振電路,調諧在輸入信號的頻率上,該電路能夠對輸入的高頻信號進行放大。從示波器中觀察到相關波形如圖6(b)所示。由圖形可見,高頻小信號諧振放大電路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反相,且輸出信號比輸入信號的幅度大許多。
如圖6(c)所示,通過波特儀可方便地觀察到該放大器的選頻特性和通頻帶。
圖6 高頻小信號放大器
用乘法器實現(xiàn)的混頻電路如圖7(a)所示,圖中L1、C1、R2構成中頻濾波器,諧振頻率為60 kHz。模擬乘法器對AM 信號與160 kHz的本振信號進行差頻,通過濾波器將差頻信號輸出(圖中調幅信號取ma為0.8)
圖7 混頻器
包絡檢波器只能解調已調信號包絡隨調制信號規(guī)律變化的普通調幅波,而DSB和SSB信號的包絡不直接反映調制信號的變化規(guī)律,只能用同步解調的辦法解調。圖8(a)所示為用乘法器實現(xiàn)的同步檢波電路。電路中第1個乘法器用來實現(xiàn)DSB信號,該信號作為第2個乘法器的輸入信號,與插入載頻(與載頻同頻同相)相乘。然后經低通濾波器輸出,即可得解調信號,如圖8(b)所示。
圖8 同步檢波器
利用Multisim軟件,建立“通信電子線路”課程的虛擬實驗室,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良好過渡與結合,使學生的學習遵循從理論到建模、從仿真到動手的獲取及探討知識的科學過程,從而使教學流程更加合理和完整。學生直觀地看到電路的構成、信號的產生和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還可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未來的教學改革中,一方面將繼續(xù)完善Multisim虛擬實驗室,突出其功能性與交互性,一方面更加突出主體,促進學生利用實驗室進行課程設計、課外科技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
[1]周凱.EWB虛擬電子實驗室[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
[2]W H Tranter,K S Shanmugan,T S Rappaport,et al.通信系統(tǒng)仿真原理與無線應用[M].肖明波,楊光松,許芳,等,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6.
[3]侯麗敏,閆健.“通信電子線路”課程中集成電路的仿真與教學[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2):79-81.
[4]陳冬梅,周勝源.Multisim8軟件在通信電子電路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9(4):317-320.
[5]崔文華.Multisim10在高頻電子電路實驗中的應用[J].實驗室科學,2009(6):92-94.
[6]于波,呂秀麗,李玉爽.Multisim11在高頻電子線路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1(10):193-196.
[7]辛修芳,史會.基于Multisim高頻電子線路虛擬實驗室的探討[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0(12):1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