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珍
宮頸為婦科疾病中發(fā)病率較高的部位,最嚴重的病癥為宮頸癌,屬于漸變性病癥[1],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能夠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陰道鏡能夠清晰的顯示微小的異常改變,適用于早期病變的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是一種重要的初步排除手段,有利于確定組織來源,使用優(yōu)勢在于鑒別鱗癌和腺癌。
1.1 臨床資料 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共對713例宮頸疾病疑似病例及普查病例實施了排查診斷,均有性生活史,年齡23~71歲,均有宮頸糜爛,選擇陰道鏡和液基細胞學聯(lián)合使用,50例陽性患者給予陰道鏡活檢(多點定位)。
1.2 方法 (1)陰道鏡檢查:陰道鏡型號為SLC2100(金科威生產(chǎn)),首先進行形態(tài)觀察,然后進行碘試驗(濃度2%)和冰醋酸試驗(濃度3%),注意血管有無異常,分析鱗柱狀上皮是否出現(xiàn)改變,并給予活檢(多點定位)。(2)液基細胞學檢查:首先用宮頸管刷收集宮頸脫落細胞,薄層、均勻涂片,固定、染色后觀察。參照病理檢查統(tǒng)計一致百分比進行應用評價。
1.3 標準依據(jù) (1)病理檢查:診斷依據(jù)為細胞異型情況,結果可反映出SCC(鱗狀細胞癌)、BCC(良性病變)、GCC(腺癌)、CIN(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將CIN分為Ⅰ、Ⅱ、Ⅲ級。(2)細胞學檢查:診斷依據(jù)為TBS標準,結果可反映N1LM(正常反應或炎癥反應)、ASCUS(非診斷性鱗細胞)、AGE(非診斷性腺細胞)、AGC(非診斷性管腺細胞)、SCC(鱗狀細胞癌)、AIS(原位腺癌)、HSIL(鱗狀上皮高度異常)、LSIL(鱗狀上皮低度異常),其中最后一種變異包括CINⅠ及以下級別,而倒數(shù)第二種包括CINⅡ及以上級別。
2.1 陰道鏡檢查結果 93.3%(665/713)屬于潰爛性變異或無變異,3.9%(28/713)屬于慢性宮頸炎,1.9%(13/713)屬于LSIL,0.4%(3/713)屬于HSIL,0.4%(3/713)屬于尖銳濕疣,0.1%(1/713)屬于宮頸癌。
2.2 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 93.3%(665/713)屬于N1LM,1.4%(10/713)屬于LSIL,0.8%(6/713)屬于HSIL,3.7%(26/713)屬于ASCUS,0.3%(2/713)屬于AGC,0.6%(4/713)屬于SCC。
2.3 病理檢查結果 病理檢查中52%(26/50)屬于慢性宮頸炎,24%(12/50)屬于LSIL,12%(6/50)屬于HSIL,6%(3/50)屬于尖銳濕疣,4%(2/50)屬于宮頸癌,2%(1/50)屬于GCC。
2.4 一致百分比統(tǒng)計 以病理檢查作為參照標準,陰道鏡的一致百分比為96%(48/50),液基細胞學的一致百分比為84%(42/50),詳見表1。
表1 病理檢查、陰道鏡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的結果統(tǒng)計(例)
陰道鏡檢查適用于早期病變的檢查,操作中以鱗柱狀上皮為重點檢查部位,尤其是轉化區(qū),此區(qū)域發(fā)生病變的幾率較高[2],針對臨床癥狀疑似為慢性宮頸炎的病例應著重觀察,同時宮頸異?;庥^也可作為宮頸癌的診斷表現(xiàn)[3]。陰道鏡中能清晰地展示微小的異常改變,尤其肉眼難以辨別的血管改變等。
目前陰道鏡檢查已經(jīng)成為癌前病變早期診斷的重要方法之一[4],陰道鏡檢查后給予活檢可降低漏診率,確定活檢位置,按照多點定位原則操作,減輕患者大范圍檢查承受的痛苦。不過,此方法存在局限性,不適宮頸管檢查。本次實驗中,陰道鏡與病理檢查的一致率為96%,陰道鏡檢查中有2例慢性宮頸炎假陽性,1例宮頸癌未檢出,3例鱗狀上皮高度異常未檢出,1例鱗狀上皮低度異常假陽性,1例腺癌未檢出。
液基細胞學檢查是一種重要的初步排除手段,使用優(yōu)勢在于鑒別鱗癌和腺癌,有助于進一步的確定組織來源[5]。但其本身有出現(xiàn)假陰性的可能,所以臨床將其作為聯(lián)合檢查的第一項操作,通過此方法可以將可疑患者選出,然后給予陰道鏡活檢,最后進行病理檢查。本次實驗中,液基細胞學的一致百分比為84%,其中包括2例宮頸癌未檢出,3例尖銳濕疣未檢出,2例鱗狀上皮低度異常未檢出,1例腺癌未檢出。而慢性宮頸炎100%符合,鱗狀上皮高度異常100%符合。
從本次實驗結果,我們認為,聯(lián)合方案(陰道鏡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聯(lián)合病理檢查)的實施能夠避免出現(xiàn)漏診,且能將多種有效的診斷手段結合使用,避免單一方法檢查的缺點。
[1]紀燕琴,黃鳳英.宮頸細胞學涂片配合陰道鏡檢查對子宮頸病變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9,20(7):419-420.
[2]李虹.電了陰道鏡下活檢診斷宮頸病變268例[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2):104-105.
[3]梅平.1747例宮頸陰道病變篩查結果分析[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9,21(11):70-72.
[4]黃曼妮.應用改良Reid陰道鏡評分診斷宮頸病變164例初步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10,18(9):495.
[5]張強,岳嵩.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及陰道鏡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5(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