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琪 李 清 魯瓊芬 張明聰 釧金良 趙巖再
(1.昆明市獸藥飼料監(jiān)察所,云南昆明 650223;2.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科院,云南昆明 650201;3.云南家云農(nóng)牧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2;4.西盟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云南西盟 657004)
《飼料工業(yè)標準匯編》2002版(上冊)GB/T 6434—1994仲裁法中對粗纖維含量的測定中規(guī)定:酸煮后過濾,“用沸蒸餾水洗至中性”;再用堿煮后過濾,“先用25 ml硫酸溶液洗滌,再用沸蒸餾水洗滌至中性”……。測定中兩次過濾都用沸蒸餾水進行洗滌,然而實際工作中過高的溫度持續(xù)操作是很不方便的。若改用室溫蒸餾水洗滌,對測定結(jié)果是否有影響?可否采用室溫的試液洗滌?為此設(shè)計了如下對比實驗:用室溫蒸餾水洗滌及國標法規(guī)定的沸蒸餾水洗滌,分別測定飼料原料及飼料產(chǎn)品中的粗纖維含量,擬為方便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論數(shù)據(jù)。
用濃度準確的酸和堿,在特定條件下消煮樣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經(jīng)高溫灼燒扣除礦物質(zhì)含量,所余量為粗纖維。其中以纖維素為主,還有少量的半纖維素和木質(zhì)素。
實驗采用單因子設(shè)計,分為A處理(洗滌用蒸餾水為沸騰水)、B處理(洗滌用蒸餾水為室溫水)兩種洗滌溫度,分別對不同來源、不同系列的6種飼料共計24個樣品(包括飼料原料及飼料成品,粉碎過1 mm篩)中的粗纖維含量進行測定,除玉米脫脂外,其它樣品因含脂量小于5%按規(guī)定未進行脫脂處理。其中:濃縮飼料、配合飼料、馬鈴薯蛋白粉采自云南某科技有限公司;豆粕、麥麩4采自云南某飼料公司;玉米、麥麩(1~3)采于云南飼料獸藥檢測中心。
1.3.1 按照GB/T 6434—1994仲裁法,分別稱取飼料樣品約1.5 g(W,準確至0.000 2 g),分別無損失置入高形燒杯(消煮器)中,加入0.128 mol/l的沸硫酸溶液200 ml和1滴正辛醇,于2 min內(nèi)沸騰并保持微沸30 min。在此過程中保持硫酸的濃度不變。
1.3.2 將消煮器取下,分別在布氏漏斗上抽濾。A組:用沸蒸餾水洗至中性抽干;B組:用室溫蒸餾水(15℃左右)洗至中性抽干。
1.3.3 分別取下不溶物,用0.313 mol/l的沸氫氧化鈉溶液將殘渣轉(zhuǎn)移至各自的原消煮器中,加至200 m1,于2 min內(nèi)沸騰并保持30 min微沸。
1.3.4 將消煮器取下,分別于鋪有石棉的古氏坩堝上抽濾。
A組:先用硫酸溶液25 m1洗滌,再用沸蒸餾水洗至中性;B組:先用硫酸溶液25 ml洗滌,再用室溫蒸餾水洗至中性。
1.3.5 用95%乙醇15 ml洗滌坩堝中的殘渣抽干。將坩堝及殘渣放入烘箱,于(130±2)℃下烘干2 h,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重得W’(g)。再于(550±25)℃的高溫爐中灼燒30 min,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稱重得 W”(g)。
采用dps6.85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統(tǒng)計。
每組試驗的兩個平行樣,取其算術(shù)平均值為本組結(jié)果;粗纖維含量在10%以下,允許絕對值相差為0.4;粗纖維含量在10%以上,允許相對偏差為4%。
表1 飼料中粗纖維含量(%)
表2 A、B試驗組測定粗纖維值的比較(%)
從表2來看,A、B兩組測定結(jié)果相近,組間絕對值相差為0~0.3%,均小于0.4%的要求,平均相差為0.1%;組間各指標差異均不顯著,說明測定過程中的洗滌溫度對結(jié)果的影響不大,可用室溫的蒸餾水進行洗滌。
實驗表明,在測定飼料中粗纖維含量時,可采用室溫蒸餾水進行洗滌,方便操作,簡化程序。
GB/T 6434—1994雖已不用,而改用2008版《飼料工業(yè)標準》(下冊)的GB/T 6434—2006,但在洗滌試劑的溫度上未作改動,故此對比實驗對新標準仍有探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