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耀
你見過不讓主人進門的鎖嗎?你見過把自己鎖在家里出不去的鎖嗎?我們教室的門鎖,就是這樣一個“調皮搗蛋” 的鎖。
有一次早上我們到校,老師用鑰匙開教室門,左開右開,這個鎖就是不聽話。已經折騰十多分鐘,眼看上課時間快到了,老師急得頭上直冒汗,手里拿著鑰匙不停地轉動。好不容易聽到“咔嗒” 一聲,門開了,大家才深深地舒了一口氣。這個“淘小子” 終于讓我們進去了。
還有一次,數(shù)學老師來上課,她隨手把門一關。到了下課時間,鎖突然“罷工” 。老師將門把手轉來轉去,就是打不開門。于是,大家扯開嗓門,喊教室外面的人幫忙,想請人轉動外面的把手開門??墒瞧粶惽桑傲税胩煲矝]有人過來。老師只好讓我從窗戶上爬出去,把門打開,你說這個鎖調皮不調皮?
它就像一個喜歡耍“小性子”的頑童,高興的時候就讓你快點進門,不高興的時候就讓你慢點進門,一旦發(fā)脾氣就不讓你進門。真是一個叫人頭疼的“搗蛋鬼” 呀!
我想,我將來要發(fā)明一個十分聽話的鎖。主人叫開門,門就自動打開;主人叫鎖門,門就自動鎖好;如果有小偷來開門的話,還會自動報警。讓所有的鎖都不再“調皮”!
【作家點評】
這篇習作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原本極其普通的事物人格化。且看,這個“調皮搗蛋”的鎖給我們制造了多少麻煩呀——上課的時候不讓進門,下課的時候不讓出門。當然,“調皮搗蛋”是作者賦予鎖的性格特征。其實如果換個角度,以鎖為第一人稱運用擬人的手法來寫,也許文章就更有味道了。本文還有一點值得關注,即由這把鎖引發(fā)聯(lián)想——“發(fā)明一個十分聽話的鎖”,這種對比的手法,不僅使文章內容更為完整,也使文章的立意提升了。這篇習作還提示我們,作文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就在于你是否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