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河南省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地區(qū)評價與探討

      2012-11-14 08:49:53陳忠暖蘇躍恒
      關鍵詞:農用地集約河南省

      古 杰,陳忠暖,李 倩,蘇躍恒

      (1.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廣東廣州 510631; 2.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廣東廣州 510275; 3.永城高級中學,河南永城 476600)

      河南省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地區(qū)評價與探討

      古 杰1,2,陳忠暖1*,李 倩1,蘇躍恒3

      (1.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廣東廣州 510631; 2.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廣東廣州 510275; 3.永城高級中學,河南永城 476600)

      以2007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作為基礎,通過建立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評價體系,探討河南省農用地保護水平的地域差異.結果表明:河南省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地區(qū)差異明顯;東部平原區(qū)普遍高于西部山區(qū);影響河南省各區(qū)域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因子也是不同的.最后,分析了河南省各個區(qū)域農用地集約利用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善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措施.

      農用地; 集約利用; 地區(qū)差異; 河南省

      早在建國之前,費孝通在《祿村農田》中就曾指出,土地制度的形態(tài)可以反映一個地區(qū)農村整個經(jīng)濟狀況和處境[1-2].現(xiàn)階段,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了工業(yè)化和城市化快速發(fā)展的時期,需要大量的建設用地,導致我國的人地關系更加緊張[3].與此同時,我國人口也突破了13億人,到本世紀中葉將達到16億人,2006年底我國擁有耕地面積1.218億hm2,其中以中低產田居多,而每年新增建設用地的需求量達到26多萬hm2[4].節(jié)約、集約利用土地,對農用地進行保護是緩解我國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5].盡管對農用地集約利用的研究成果較多,然而學者們并沒有明確提出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概念.由于城市化的快速發(fā)展,學者對土地集約、節(jié)約利用研究的關注點多集中在城市,宋戈等[6-7]分別對黑龍江伊春市和安徽省銅陵市土地集約利用的探索,范輝等[8]對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差異的時空特征的研究等,王楊等[9]對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土地可持續(xù)利用的動因進行了分析,這些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但為本文開展農用地集約利用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的借鑒.

      河南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qū),人多地少,農用地資源尤為緊張,在“中部崛起”的戰(zhàn)略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緩解人地矛盾,對農用地進行保護,提高利用水平是解決河南省土地供需矛盾的一種重要途徑.本文以河南省18個地市作為研究的基本單元,探討2007年農用地保護水平地區(qū)差異規(guī)律,討論影響各區(qū)域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因素,為提高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和保護國家的耕地資源服務.

      1 指標體系的構建和研究方法

      1.1指標設計

      在參照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概念的基礎上,遵循科學性、系統(tǒng)性、可比性、數(shù)據(jù)易得性等原則,結合河南省的實際情況,提出農用地保護水平的3個評價指標.同時,為了提高不同研究單元的數(shù)據(jù)可比性,采用了強度指標和相對指標2種指標數(shù)據(jù).

      (1)農用地投入水平.選取地均固定資產投資、地均農業(yè)勞動力和地均農用機械總動力3項評價因子.對農業(yè)的地均固定資產投資量越大,說明對單位面積的農用地投入水平越高,農用地的集約利用水平和程度越高,屬于正相關指標.地均農業(yè)勞動力的數(shù)量和農用機械總動力的投入量越大,表示對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高,也屬于正相關指標.

      (2)農用地產出水平.選擇地均糧食產量、地均蔬菜產量、地均水果產量、其它農作物的地均產量4項評價因子.地均糧食產量、地均蔬菜產量和地均水果產量越大,說明單位面積產出率高,農用地集約利用的程度也越高.由于河南省所跨越的范圍較大,各地的種植結構差異也較大,本文所指的地均糧食產量包括谷物、豆類和紅薯.考慮到河南省地處亞熱帶

      表1河南省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評價的指標的體系

      Table 1 Index system of intensive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Henan province

      準則層評價因子評價指標指標屬性投入水平x1地均固定資產投資(萬元/km2)↑x2地均農業(yè)勞動力(人/km2)↑x3地均農用機械總動力(kW/km2)↑產出水平x4地均糧食產量(t/km2)↑x5地均蔬菜產量(t/km2)↑x6地均水果產量(t/km2)↑x7其它農作物地均產量(t/km2)↑承載水平x8人口密度(人/km2)↑x9人均耕地面積(hm2/萬人)↓

      注:↑表示正相關指標,↓表示負相關指標

      北部邊緣向溫帶過渡地帶,南北氣候差異大,地貌類型多樣,種植結構復雜,因此本文在地均糧食產量、地均蔬菜產量和地均水果產量3項指標的基礎上增添了其它農產品的地均產量,包括油料、棉花和煙葉.不同農作物同等重量所含的能量差異較大,給單位土地帶來的收益也不一樣,這里處理的辦法是分指標計算.比如把糧食產量單獨作為1個指標來考慮,然后對指標進行地區(qū)間的極差標準化處理,這樣既避免了不同農產品之間的換算問題,又考慮到各個地區(qū)農業(yè)種植結構的差異.

      (3)農用地承載水平.選取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積的比例2項因子衡量.人口密度越大,表明單位面積負載的人口規(guī)模越大,農用地集約利用程度高.反之,人均耕地面積越高,則表明農用地集約利用程度越低.

      1.2數(shù)據(jù)來源

      以地級市作為基本的地域研究單元,研究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2008年河南省統(tǒng)計年鑒》,其中有部分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該年鑒的數(shù)據(jù)計算處理的.

      1.3評價方法與過程

      第1步,利用極差標準化方法對各評價指標進行量化處理.用于衡量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指標可以分為正相關的指標和負相關2種.處理的方法如下:

      第2步,計算各評價指標的得分和綜合得分.綜合得分采用各指標的算術平均值,公式為:

      第3步,計算各地級市各評價指標的平均得分,并根據(jù)得分情況進行分類.

      2 評價結果

      根據(jù)上述測算方法,分別測出河南省18個地市的農用地的投入水平、農用地產出水平和農用地的承載水平及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綜合得分(圖1).

      (1)農用地的投入水平較高的地區(qū)有漯河、焦作、鄭州、開封、商丘、周口以及北部的安陽和濮陽,約占河南省全部國土面積的36%.投入水平居中的有許昌、新鄉(xiāng)和鶴壁.投入水平較低的地級市有平頂山和駐馬店,投入水平低的地區(qū)為濟源、三門峽、洛陽、南陽和信陽,約占河南省國土面積的43%.

      (2)農用地的產出水平以開封、商丘、周口、漯河、安陽、濮陽和焦作的產出水平較高.鶴壁、新鄉(xiāng)、和許昌產出水平中等.濟源和洛陽產出水平最低,其它地市產出水平次低.

      (3)從農用地的承載水平來看,焦作和鄭州得分最高,許昌、漯河、周口和濮陽次之.平頂山、安陽和鶴壁農用地承載水平居中等.濟源、洛陽、新鄉(xiāng)、開封和商丘土地承載水平較低.三門峽、南陽、駐馬店和信陽的土地承載水平最低.

      (4)從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綜合得分來看,焦作和漯河集約利用水平最高,安陽、濮陽、鄭州、開封、商丘和周口的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較高.新鄉(xiāng)、鶴壁和許昌的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居中等水平.洛陽、平頂山和駐馬店的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最低.濟源、三門峽、南陽和信陽的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最低.

      河南省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呈現(xiàn)出如下特點:豫東地區(qū)高于豫西地區(qū),豫北地區(qū)高于豫南地區(qū),平原地區(qū)高于山區(qū),中部城市群地區(qū)與豫東北水平相當,高于豫西南地區(qū).從具體指標來看,濟源、三門峽、洛陽、南陽、駐馬店和信陽農用地的3項指標均偏低,與此相反的是豫東平原區(qū)3項指標普遍偏高,而中部城市群地區(qū)和豫北地區(qū)的農用地集約利用程度整體水平較高,個別指標較低.

      圖1 2007年河南省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空間差異

      3 評價結果分析

      (1)濟源、焦作、新鄉(xiāng)東部和安陽東部,除濟源外本區(qū)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普遍較高.本區(qū)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東麓,地貌有由山地丘陵、山間盆地和平原,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影響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主要問題是土地破壞,農用地較多受到工礦業(yè)的破壞,同時由于處于太行山邊緣,水土流水等農用地退化問題也較為嚴重.

      (2)安陽東部、濮陽、鶴壁、新鄉(xiāng)東部、開封大部分地區(qū)的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高,本區(qū)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地勢平坦,有多條黃河故道.影響該區(qū)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農用地的退化,土地沙化、鹽堿化是該區(qū)長期存在的土地問題,由于一些低洼處引黃河水灌溉,土地潛育化及次生潛育化在一些地區(qū)普遍存在.該區(qū)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在開發(fā)過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破壞與土地污染.

      (3)鄭州、許昌、開封西部、洛陽東部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呈中等水平.本區(qū)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的黃河兩岸及渭河流域一帶,該區(qū)域內城市集中,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范圍所在.本區(qū)的突出特點是土地開發(fā)利用程度高,國土資源的供需矛盾尖銳,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多表現(xiàn)為占多用少、占而不用,或者土地利用的集約程度不高,產業(yè)或居民點布局無序的現(xiàn)象也在一定的區(qū)域內存在.

      (4)三門峽、洛陽西部、南陽西北部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較低.本區(qū)位于黃河南岸,隴海鐵路兩側,因為處于耳山和崤山緩坡地帶,大部分又屬于黃土丘陵區(qū),氣候干旱,土壤肥力低下,水土流失嚴重.另外,居民點規(guī)模過大,布局混亂等現(xiàn)象也普遍存在,是影響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

      (5)南陽、洛陽南北、平頂山等區(qū)域的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也較低,本區(qū)位于伏牛山及山前丘陵區(qū),自然環(huán)境復雜,地貌多樣化顯著,交通閉塞,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低,低山丘陵區(qū)水土流失嚴重,人地矛盾尖銳,導致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不高.

      (6)許昌、漯河、駐馬店北部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較高.本區(qū)地處于中原腹地,西部丘陵,東部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較好,是本區(qū)域小麥、玉米、煙葉、芝麻的主產區(qū),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耕地資源緊缺,果園的面積過大,各類開發(fā)區(qū)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在農用地上進行非農建設,對未利用的土地及工礦業(yè)廢棄的土地復墾程度不足,成為影響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

      (7)周口、商丘、開封東部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在全省較高.本區(qū)位于河南省東部,黃河沖擊平原,區(qū)內受到風沙、旱澇、堿等自然災害的威脅,地下(除永城市)缺乏礦產資源,工業(yè)發(fā)展水平不高.由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有機農藥及塑料薄膜的污染,經(jīng)濟作物的種植比例較低,影響土地利用的經(jīng)濟效益;由于本區(qū)域人口稠密,農村居民點用地過大,村子中空外新,居民點占用基本農田,沿公路布局等現(xiàn)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影響農用地的集約利用水平的提高.

      (8)信陽北部、駐馬店大部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最低.本區(qū)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屬淮河流域,農業(yè)生產條件較好,無礦藏,缺乏中心城市,工業(yè)化水平低,防洪排澇設施有待于進一步建設,有秸稈污染河道及焚燒秸稈破壞基本農田的現(xiàn)象,農田與村莊布局不合理,而淮河以南的信陽地區(qū),土地資源相對豐富,水熱條件好.但是對荒山、荒地和現(xiàn)有耕地的綜合治理與改造不夠,居民點分散,浪費土地資源,村鎮(zhèn)基礎設施布局不足,是影響北區(qū)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

      以上結果說明,河南省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地區(qū)差異明顯,豫東平原區(qū)、豫東北和中部城市群地區(qū)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高.豫西和豫西南及豫南的信陽地區(qū)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相對較低

      4 對策

      河南省農用地在集約利用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問題:農用地破壞;土地不合理利用;農用地的退化;土地破壞現(xiàn)象.盡管從總體影響河南省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方面,但經(jīng)濟社會等方面的因素也較強.

      對于焦作、漯河和鄭州等城市化速度較快且土地集約利用程度較高的地區(qū)一方面要加大對基本農田保護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健全基本農田保護的各項措施.加強基本農田保護的制度建設,特別是建立監(jiān)管和處罰制度,保證基本農田保護的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同時提高監(jiān)管的技術水平,擴大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范圍和精度,提高對基本農田的監(jiān)測能力,嚴格限制非農建設占用,防止農業(yè)結構調整對基本農田的破壞.另一方面應增加對基本農田資金投入,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建設力度.目前,河南省基本農田總體質量還不高,為切實提高農用地的集約利用水平,要逐步提高質量,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對基本農田實施優(yōu)先保護.

      對于商丘、周口、安陽和濮陽等城市化速度相對較慢同時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較高的地區(qū)要著力加強對農用地進行合理的利用.各區(qū)域應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對農用地的進行利用.一方面要避免在質量較好的農用地上進行粗放經(jīng)營,杜絕農用地的拋荒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避免對農用地的過度利用.從政府的層面來講一方面要保護農產品的價格,同時建立合理的農用地使用權的轉讓制度,保證外出務工農民所承包的土地得到合理墾殖.

      對于南陽、三門峽、平頂山和信陽等地區(qū)應尤其注重對農用地進行復墾.對農用地的復墾在加強制度假設和資金投入的前提下.還應加強對農用地復墾技術的研發(fā)和推廣,降低復墾的難度和成本,提高復墾的可行性.同時要加大對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河南省地處亞熱帶北部邊緣向北溫帶過度的區(qū)域,屬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年際變化大,季節(jié)分配不均,洪澇災害頻繁.提高對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的首要措施是加強對防洪排澇和灌溉設施的建設.同時還要在蟲災、旱災、農作物病害等方面的預警及防治措施加大投入,繼續(xù)加大對農業(yè)機械和能源的補助水平.各個區(qū)域還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適合本區(qū)與的政策和措施,提高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北部各地市應采取措施保護現(xiàn)有耕地,整治丘陵區(qū)坡地耕地,適度開發(fā)耕地后備資源,積極復墾工礦廢棄地,嚴格控制城鄉(xiāng)居民點用地規(guī)模.中部和東部各區(qū)應在土地開發(fā)利用上應優(yōu)化農業(yè)種植結構,增加土地效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田水利排灌系統(tǒng)和農田林網(wǎng)體系,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建立旱澇保收田,增施有機肥料,改造風沙、鹽堿地,挖掘土地生產潛力.西北部各區(qū)應在土地開發(fā)利用上加強對黃土丘陵地的綜合治理,大力發(fā)展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yǎng)林,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逐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業(yè)生產條件,盡快提高農業(yè)生產水平.西南部和南部在土地開發(fā)利用上應大力整治淮河等河道,完善農田排灌體系,提高防洪除澇標準,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

      [1] 費孝通.費孝通選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36-45.

      [2] 費孝通.祿村農田[M].重慶:重慶商務印書館,1943:12-24.

      [3] 朱紅梅,王小偉,譚潔.長沙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J].經(jīng)濟地理,2008,28(3):442-444.

      [4] 陳錫文.走中國特色的農業(yè)現(xiàn)代化道路[J].農村工作通訊,2007(12):1-4.

      [5] 王靜,邵曉梅.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技術方法研究:現(xiàn)狀、問題和趨勢[J].地理科學進展,2008,27(3):68-74.

      [6] 宋戈,張文雅,馬和. 森工城市轉型期土地集約利用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以黑龍江省伊春市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8,22(10):31-38.

      [7] 宋戈,崔登攀,陳紅霞.有色金屬資源城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以安徽省銅陵市為例[J]經(jīng)濟地理,2009,29(2):280-283.

      [8] 范輝,馮德顯,余國忠.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差異的時空特征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9,28(5):113-118.

      [9] 王楊,雷國平,兆軍,等. 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土地可持續(xù)利用動因分析[J].經(jīng)濟地理,2010,30(7):1185-1188.

      Keywords: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Henan Province

      StudyonIntensiveUtilizationLevelsofRegionalAgriculturalLandandProblemsinHenanProvince

      GU Jie1,2, CHEN Zhongnuan1*, LI Qian1, SU Yueheng3

      (1.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2.Geography and Planning Schoo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3.Yongcheng City Middle School,Yongcheng 476600, China)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 especially high quality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rural development. Using statistical data in 2007 as the basic statistics,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on level,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stablished Indicators for the study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se level of Henan Province is very clear;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eastern plain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estern mountain area; the problem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18 regions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Finally, the paper analyses reason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agricultural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n future.

      2011-06-21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2006BAJ05A09)

      *通訊作者,chenzhn@scnu.edu.cn

      1000-5463(2012)01-0129-05

      TU984

      A

      【責任編輯 成 文】

      猜你喜歡
      農用地集約河南省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牢筑節(jié)約集約“高壓線” 嚴守國土資源“生命線”——玉環(huán)縣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國土資源節(jié)約集約模范縣
      住建部:城市大數(shù)據(jù)已覆蓋400個城市
      精品(2015年10期)2015-11-01 02:14:08
      集約轉型 小城鎮(zhèn)發(fā)展之路
      蘭州市土地集約利用評價
      龍海市縣域農用地整理規(guī)劃
      農用地自然質量分等與耕地地力評級結果的對比銜接
      资阳市| 礼泉县| 开远市| 镇赉县| 洮南市| 弋阳县| 云安县| 淮滨县| 邛崃市| 巩留县| 萨嘎县| 德兴市| 壤塘县| 花莲市| 德钦县| 苗栗市| 清原| 鄱阳县| 屯留县| 志丹县| 离岛区| 彰化县| 阳春市| 施秉县| 临武县| 襄城县| 团风县| 宁陕县| 资中县| 邢台县| 章丘市| 大荔县| 武夷山市| 罗江县| 灵宝市| 西充县| 明溪县| 卢龙县| 叙永县| 垣曲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