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鑄
(新疆水利廳頭屯河流域管理處,新疆昌吉831100)
頭屯河是新疆天山北麓的一條河流,干流源出于天山山脈哈拉烏成山北坡的吾魯特達板,河水大體流向東北,經烏魯木齊市與昌吉市的接壤地帶后,注入準葛爾盆地,全長190 km。流域面積2 885 km2。頭屯河水庫位于干流出山口的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417 km2。流域內較大支流來自頭屯河水庫的上游,右岸支流較多,左岸支流較少。見圖1:
圖1 頭屯河流域水系圖
頭屯河上游存在著幾條較大的匯流,如東南溝、廟爾溝、謝家溝、小渠子、黑家溝、淺水河等。其中制材廠水文站設在廟爾溝制材廠附近,海拔高程1 430 m,集水面積840 km2,1955年設立。哈地坡水文站設在河流出山口,位于頭屯河水庫下游,距頭屯河水庫約800 m遠,海拔高程966 m,集水面積1 562 km2,1957年設立。兩站相距約為38.2 km。
2.2.1 河流坡降
頭屯河上游的河床比降較大,達11%。中下游的坡降較小,約2%,廟爾溝以上,坡降較大,河流深切谷地,而廟爾溝以下,河谷變寬,坡降銳減。
2.2.2 不良地質地貌現象
頭屯河流域山體破碎,切割強烈,山峰河谷高差較大,且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物理風化剝蝕強烈,巖屑錐、倒石堆隨處可見。沿頭屯河兩岸,可見有許多風化、崩塌形成的巨大的碎石堆,呈三角錐狀,高達十幾米。在暴雨作用下,泥石流活動頻繁,泥石流堆積體隨時可見。這些不良地質現象常常危及公路的安全,并向河道輸入大量泥砂石塊,加速了不良地質現象的生成和發(fā)育。
頭屯河水庫以上河長82.5 km,流域面積1 562 km2,其東西分別為烏魯木齊河和三屯河,其河道形態(tài)主要有以下2方面特征。
2.3.1 河流兩岸不對稱
頭屯河水庫以上河段為山區(qū)性河道,河床較穩(wěn)定。河流階地發(fā)育有明顯的三級階地。河流兩岸階地性質及物質組成明顯不同,左岸多為基巖,且坡度陡峭,為侵蝕性階地;右岸階地多由松散堆積物組成,坡度緩,為河流堆積階地。由于左岸基巖較堅硬,不易侵蝕,右岸為松散第四紀堆積物,易侵蝕,因此河床多偏向于右岸,右岸的階地大多都保存不完整。
2.3.2 河道寬窄沿程不一
頭屯河中游河床,大多為礫石河床和堅硬的基巖,坡度較緩,而且兩岸組成物質相對較疏松,因此河道大多都寬淺,寬深比(Σ =B/h)約3.5左右。但河道在兩岸皆基巖的磯頭處寬深比<3.0;在兩岸皆松散堆積的河段,寬深比>5。河道的平面形態(tài),受地質地貌和水力兩種因素的控制,但局部河段水力因素對其形態(tài)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河道呈現很自然的彎曲形態(tài),接近正弦曲線。
頭屯河水庫是一座山區(qū)攔河水庫,水庫工程等別為三等中型水庫,工程主要建筑物3級,次要建筑物4級,設計洪水標準P=1%,校核洪水標準P=0.1%。水庫最大壩高51 m,壩型為黏土心墻、土石混合壩。原設計庫容2 030萬m3,設計水位991.2 m時最大泄量384.6 m3/s。頭屯河水庫在整個流域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擔負著下游2.67萬hm2農田灌溉及工礦企業(yè)和生活用水,年用水量超過2.0億m3,占多年平均徑流量的85%以上,反映了頭屯河水庫水資源利用率已相當高。同時,頭屯河水庫也是全流域內現有的唯一一座調蓄型工程,對全流域的灌溉、供水、防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首先必須保證水庫大壩的絕對安全,在此前提下保證下游渠首的防洪度汛安全及河道行洪安全。
2)汛期調度一致服從區(qū)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指揮和監(jiān)督,不擅自更改調度方案、提高汛限水位和加大下泄流量,特別要及時了解和掌握下游猛進水庫的水情態(tài)勢,以保證頭屯河水庫和猛進水庫的安全運行,保證兩個水庫嚴格按照批準的度汛方案進行控制運行。
3)進入主汛期后,八鋼供水調節(jié)池水位要控制在995.0~996.0 m,浮船泵站進入待工作狀態(tài),保證隨時能夠啟用。在保證工業(yè)供水的前提下,結合農業(yè)用水及河道來水情況多排泥砂減少庫區(qū)泥砂淤積,逐步擴大有效庫容。
4)猛進水庫汛期調節(jié)與頭屯河水庫調控同步進行,樹立“一盤棋”的思想,統一調度指揮,且應提前2~3 d騰出猛進水庫庫容調節(jié)頭屯河洪水。
5)猛進水庫2002年汛期運用計劃報送頭屯河管理處,以頭屯河水庫汛期調控運用方案為主導,發(fā)揮上下游水庫聯調作用。
6)汛末要抓緊時機適時多蓄水量,解決下游灌區(qū)秋季供水不足問題和冬季工業(yè)供水對水質水量的需求問題。
由于沒有整個流域內的總體防洪規(guī)劃,防洪工程建設盲目性大,往往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常出現治了左岸沖了右岸,或治了上游,損害了下游,防止措施缺乏整體性。
頭屯河河道上游人口較為集中的地段主要有硫磺溝鎮(zhèn)、廟兒溝鎮(zhèn)(小渠子)以及金澇壩等幾個地方。硫磺溝鎮(zhèn)地段由于地處各家煤礦較為集中的地帶,現已由各受益單位開始在河道兩岸修筑防洪堤壩。金澇壩由于地處制材廠水文站以上,區(qū)域內下墊面因素較好,并且,居民住宅區(qū)高程相對河床較高,也不需要進行單獨的工程措施進行處理。而廟兒溝鎮(zhèn)由于地處流域中上游位置,作為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帶之一,是中上游區(qū)域的重要經濟集中地帶(制材廠水文站也在該區(qū)域內),但該區(qū)尚沒有較為完整的防洪工程措施,嚴重影響城市及沿河各生產單位的防洪安全。
頭屯河上游兩岸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由于多年的非正常采用,不僅使資源無法正常發(fā)揮效益,還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由于流域上游單位眾多,各種煤礦林立(尤以硫磺溝鎮(zhèn)附近的河段較為明顯),廢水、廢液、廢渣等廢棄物的治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旦發(fā)生不可預計的洪水,這些企業(yè)、工廠將成為下游防洪安全的極大隱患。
1964年始,頭屯河有了較為完整的灌溉引水系統,水的利用率得到了較大的保證,流域內各單位也獲得了較為穩(wěn)妥的水的利益,開始在沿河各段河道內修筑一定的防洪工程。這些工程對流域的防洪安全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工程已經沖毀,部分工程還在帶病運行。
頭屯河水庫自1971年工程未竣工時即蓄水,供應八鋼用水,起調水位965 m。以后,為滿足生活、工業(yè)供水對水質的要求(含沙量<5 kg/m3),水庫被迫高水位蓄渾排清運行,改變了原設計規(guī)定的蓄清排渾運行方式,造成水庫泥砂淤積十分嚴重,防洪庫容被大幅度削減,導致防洪能力嚴重不足,不僅危及水庫本身防洪安全,而且興利能力也日益降低。
山區(qū)林區(qū)過度采伐,更新緩慢,水源涵養(yǎng)遭到一定破壞,并且上游草場長期超載放牧,導致退化,產草量下降,有沙化現象,淺山丘陵因開荒造田,水土流失加劇,使原本脆弱的生態(tài)進一步惡化。在頭屯河制材廠水文站以下至水庫實驗站的中游地帶,由于植被覆蓋率低,河道兩側山體破碎,支溝縱橫,邊坡穩(wěn)定性較差,且覆蓋著較厚的松散堆積物。此間降水較少,又多是暴雨形式,因此環(huán)境質量較差,尤其是樓莊子以下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更為脆弱,河谷兩側坡體上,植被無幾。
頭屯河下游的河道受到魚塘、耕地的侵占,河道斷面狹窄,無法滿足正常的安全行洪要求。六工鎮(zhèn)頭屯河河道兩岸有諸多當地群眾自行修建的魚塘,大大小小共約100多個。這些魚塘有些修建在河岸上,但大部分修建在河道內,在局部地段,兩岸的魚塘相距不足50 m,這些都成為了河道安全行洪的障礙。
下游水庫調節(jié)能力對頭屯河水庫汛期調控有直接影響,下游猛進水庫為一平原水庫,壩高10 m,原設計庫容6000×104m3,現根據“2000年猛進水庫春汛工程管理及搶險預案”,猛進水庫設計水位487.23 m時,相應庫容為3749.5×104m3,僅為原設計庫容的62.5%,涵洞安全泄量為20 m3/s,沒有溢洪道,僅3月份頭屯河、烏河、老龍河匯集河道,來水總量(P=2%)就達到4557.4×104m3,可見其防洪標準較低,泄洪能力不足。猛進水庫汛期調節(jié)與頭屯河水庫的調控各自獨立,配合不密切,沒有充分發(fā)揮上下游水庫聯調作用,影響頭屯河水庫汛期調控運用方案的實施。
1.胡四一,高波,等.海河流域洪水資源安全利用[J].中國水利,2002(10):108.
2.丘瑞田,王本德,周惠城.水庫汛期限制水位控制理論與觀念更新探討[J],水科學進展,2004(1):68-72.
3.大連理工大學,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辦公室.水庫防洪預報調度方法及應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6.
4.孫富行.資源水利與水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J].水利水電工程設計,2000,1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