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基于動態(tài)面板數(shù)據模型的經驗研究

      2012-11-27 05:27:58陳銀娥刑乃千師文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農民收入促進作用基礎設施

      陳銀娥 刑乃千 師文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430073)

      農村基礎設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農村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國內外大量研究都表明,基礎設施投資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提高。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相對不足。雖然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絕對額從改革開放初期1981年的29.2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5 064.5億元,增加了172倍多,但是占全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比重卻一直處于較低水平,直到2008年該比重也沒有突破3%。農村基礎設施投資所占比重過低不僅導致投入總量相對不足,而且還使得城鄉(xiāng)基礎設施發(fā)展的差距越來越大[1]。雖然新農村建設中已經明確提出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但目前國家仍缺少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長遠規(guī)劃,農村基礎設施發(fā)展依然緩慢,已經不能滿足我國農村經濟發(fā)展和農民生活質量水平提高的要求。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考慮,運用我國省級面板數(shù)據來研究農村地區(qū)的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同時還將分析不同類型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以找出目前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短板”,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一、文獻回顧

      在宏觀層面上,農村基礎設施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主要通過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改變收入分配狀況兩條途徑來實現(xiàn)。

      (一)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經濟增長效應

      對于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學術界已經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Straub對其進行了專門總結,在所有引用率較高的文獻中,有56%的檢驗結果認為基礎設施對經濟增長具有正向作用[2]。在對農村基礎設施投資與農村經濟增長的研究中,Antle最早根據47個發(fā)展中國家和19個發(fā)達國家1965年的農業(yè)總產出數(shù)據,采用總量生產函數(shù)法研究了交通運輸和通訊基礎設施對農業(yè)總產出的影響,得到基礎設施的農業(yè)產出彈性為0.248[3]。Fan和Hazel,F(xiàn)an、Hazell和Thorat對中國和印度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對基礎設施尤其是灌溉、道路、電力和通訊等的投資對促進農業(yè)產出增長影響非常顯著,并且這些投資對農業(yè)生產的邊際收益隨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較落后地區(qū)的投資邊際收益更高[4][5]。他們的結論也暗示了農村基礎設施投資不僅能促進農村經濟增長,還可以影響農村的收入分配狀況,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國內學者李銳、鞠晴江和龐敏、劉倫武等人,運用C-D生產函數(shù)、生產函數(shù)模型、脈沖響應函數(shù)等不同的分析工具,均發(fā)現(xiàn)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在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上具有正外部性。

      (二)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收入分配效應

      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收入分配效應主要體現(xiàn)在降低收入差距和減少貧困上。在降低收入差距方面,Johnson關于中國的實證研究表明,中國農村基礎設施在發(fā)展農村非農產業(yè)、吸納剩余勞動力、消除城鄉(xiāng)差距中起著關鍵作用[6](P23-51)。國內學者關于中國的研究也大多表明農村基礎設施能夠促進農民增收。比如,彭代彥對湖北省的時間序列數(shù)據進行分析表明,鄉(xiāng)村道路建設和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在降低農民生產支出和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具有顯著作用[7]。方鴻和曹明華、王瑜和應瑞瑤、張亦工和胡振虎以及閆俊強和李大勝等采用不同數(shù)據和方法都發(fā)現(xiàn),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具有顯著正效應。在減少貧困方面,Jahan和McCleery分析了基礎設施對貧困減少的直接渠道和間接渠道:通過直接渠道,窮人可以從基礎設施投資中獲得更好的醫(yī)療和教育服務、更清潔的能源以及政府提供的保護;間接渠道包括生產率的提高、交通成本的下降和就業(yè)的上升[8]。Fan、Zhang和Zhang關于中國的實證研究也表明,通訊、水利、電力、農業(yè)科研投入和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投資有助于緩解農村貧困[9]。劉曉昀等通過分析貴州農戶的調查數(shù)據得出,貧困地區(qū)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戶人均收入和家庭消費支出有著積極作用[10]。

      還有一部分學者認為,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增收和減貧效應是有條件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人力資本水平。Datt和Ravallion運用印度農村數(shù)據研究發(fā)現(xiàn),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影響與家庭的初始條件密切相關,其中人力資本水平越高(例如更高的文化程度、更低的嬰兒死亡率等)的家庭具有更高的長期消費增長率和更快的脫貧速度[11]。劉曉昀等、胡振虎和傅愛民關于中國的研究也證實,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對農村經濟發(fā)展和農民增收的促進是有條件的,農戶的人力資本狀況不同會對這種促進作用產生顯著差異[12]。也有部分學者不認同上述觀點,比如Krongkaew和Kakwani認為,如果沒有和其他公共投資充分結合,那么農村基礎設施投資有可能對收入分配產生負面影響,因為農村中少數(shù)擁有更高私人稟賦的勞動力能夠從這種投資中獲取更大收益[13]。Van de Walle運用越南農村數(shù)據發(fā)現(xiàn),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貧困人口將會從基礎設施投資(以灌溉為例)中獲得較低的投資收益率,因而更加貧困[14]。Castro-Leal等對非洲國家的實證研究指出,醫(yī)療健康方面的基礎設施投資很難使貧困農戶受益[15]。Calderón和Chong提供了總量層次上的證據,他們通過多個國家的動態(tài)面板數(shù)據研究發(fā)現(xiàn),基礎設施的數(shù)量和質量都可能和收入不平等負相關[16]。

      目前關于中國的研究基本上都只是從總體上分析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影響,沒有考慮不同類型基礎設施投資的功能差異以及地區(qū)差異可能對農民收入產生的影響。因此,學者們除了建議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投資之外,很難提出更多的具體政策建議。而本文的研究則是從基礎設施投資的不同功能入手,同時還考慮地區(qū)差異因素,分區(qū)域研究了不同類型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以確定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優(yōu)先發(fā)展順序,使有限的投資產生最大的福利效應。

      二、計量模型的設定與數(shù)據說明

      (一)計量模型的設定

      參考前人的研究,本文將檢驗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影響的計量模型設定為如式(1)所示的動態(tài)面板回歸形式:

      其中,rin表示農民人均純收入,tinv表示農村人均基礎設施投資,為防止異方差均取了自然對數(shù)值。X表示影響農民收入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農村經濟增長(Growth)、農民人力資本水平(Edu)、農產品價格水平(Price)、城市化水平(Urban)、產業(yè)結構(Stru)、開放程度(Open)、非國有化程度(Nonsta)以及金融發(fā)展水平(Fd)。下標i和t表示第i個省份的第t年,ηi表示地區(qū)效應,εi,t為隨機擾動項。Datt和Ravallion、劉曉昀等及胡振虎等的研究均表明,人力資本水平的差異會顯著影響農村基礎設施投資與農民收入增長之間的關系。因此,我們加入人力資本水平與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交叉項進一步來檢驗,見式(2):

      其中,μi表示地區(qū)效應,ξi,t是隨機擾動項。如果人力資本會影響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和農民收入之間的關系,那么式(2)中b2會小于0,而b3會大于0,即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促進作用是有條件的,只有當人力資本水平超過某個門檻值時,農村基礎設施投資才會促進農民收入增長,并且農民的人力資本水平越高,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促進作用越顯著。

      為了進一步分析不同類型的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影響,我們結合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并綜合考慮數(shù)據的可得性以及基礎設施的功能,將農村基礎設施分為三大類,即能源基礎設施、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①。我們建立計量模型式(3):

      其中,ωi表示地區(qū)效應,ζi,t是隨機擾動項;nyinv表示農村人均能源基礎設施投資,jtinv表示農村人均交通通訊基礎設施投資,shinv表示農村人均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為防止異方差,上述變量均取自然對數(shù)值。

      (二)變量解釋與數(shù)據來源

      在本文所涉及的變量中,農村經濟增長(Growth)用人均農林牧漁業(yè)GDP表示,并取自然對數(shù)值;農民人力資本水平(Edu)用農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農產品價格水平(Price)用農產品價格指數(shù)表示;城市化水平(Urban)用非農人口比重表示;產業(yè)結構(Stru)用第三產業(yè)所占的比重表示;開放程度(Open)用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表示;非國有化程度(Nonsta)用非國有企業(yè)職工數(shù)占總職工數(shù)的比重來表示;金融發(fā)展水平(Fd)用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占GDP比重來表示。

      本文采用1999~2008年的中國大陸省級面板數(shù)據進行相關計量分析。由于京津滬渝四個直轄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與其他省份差異較大,而西藏自治區(qū)的數(shù)據缺失嚴重,所以本文的研究樣本剔除上述五個省級區(qū)域。各地區(qū)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相關數(shù)據、農村人均純收入和農產品價格指數(shù)均來自《中國農村統(tǒng)計年鑒》(2000~2009);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計算數(shù)據來自2000~2009年的《中國人口統(tǒng)計年鑒》和《中國統(tǒng)計年鑒》,其中,2000年采用人口普查數(shù)據,其他年份采用1%的抽樣調查數(shù)據,并進行了相應的換算。本文涉及的未作特別說明的其他數(shù)據來源于《新中國60年統(tǒng)計資料匯編》、《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0~2009)和《中國金融年鑒》(2003~2009)。本文采用的數(shù)據均以1999年的價格水平為基期直接剔除了價格水平變動因素的影響。

      (三)估計方法

      本文建立的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農村經濟增長(Growth)、農民人力資本水平(Edu)、城市化水平(Urban)、產業(yè)結構(Stru)與農民收入(Lnrin)之間可能存在內生性,并且還含有不可觀測的地區(qū)效應和滯后期的被解釋變量,因此本文采用Arellano和Bover以及Blundell和Bond提出的系統(tǒng)廣義矩估計法(System GMM)對設定的計量模型進行回歸。由于GMM估計量的一致性依賴于工具變量的有效性,所以我們還需要檢驗工具變量的選擇是否滿足過度識別的約束條件以及誤差項是否序列相關。前者采用Sargan檢驗來判定,而后者采用AR(2)檢驗來判定。本文所有的計量分析均采用Stata 10.0軟件。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總體影響

      首先分析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總體影響,考慮到我國東中西部經濟差異較大,我們還將26個省級區(qū)域分為東、中、西部三個區(qū)域分別進行估計②。對式(1)和式(2)的估計結果見表1。

      表1 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總體影響結果

      由表1可知,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系數(shù)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就全國整體而言,該系數(shù)為正但絕對值較小,即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具有正向促進作用,但促進作用有限。這與當前我國的農村基礎設施投資渠道單一,過于依賴政府財政投入有關。而國家財力有限,因而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的發(fā)展緩慢,從而導致當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促進作用不明顯。加入農村基礎設施投資與人力資本的交叉項之后,交叉項系數(shù)為正且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系數(shù)為負,這表明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促進作用的確存在著人力資本“門檻”,但通過估算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資本水平都越過了該門檻值。交叉項系數(shù)為正還表明,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能夠進一步增強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增長的正向影響作用。

      分區(qū)域來看,東部和中部地區(qū)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具有促進作用,并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西部地區(qū)的系數(shù)卻顯著為負,即農村基礎設施投資不能促進農民收入增長,這主要是由西部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嚴重不足造成的。雖然國家在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以來加大了對西部地區(qū)的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但是農村地區(qū)的基礎設施投資一直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增長率偏低,所占的比重也一直很低(20%以下),并且近年來還出現(xiàn)逐漸下降的趨勢。因此,西部農村基礎設施投資與東中部相比差距還在不斷擴大,不能滿足西部農村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從而制約了西部地區(qū)農民收入的增長。

      關于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其他因素,無論是全國還是分區(qū)域,農民的人力資本水平、農村經濟增長、農產品價格水平以及非國有化程度都對農民收入增長具有正向促進作用。農民人力資本與農村經濟增長對農民收入具有促進作用,這與大多數(shù)學者的研究結論一致。由于目前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農業(yè)收入,所以農產品價格水平的提高自然會提高農民收入,這也與當前國家適當提高農產品價格,尤其是糧食價格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相一致。非國有化程度提高能夠促進農民收入增長主要是因為非國有部門更有利于接納農村勞動力,而且其經濟效益也更高,因此,政府應積極鼓勵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非國有經濟在調節(jié)收入分配中的積極作用。

      城市化(西部地區(qū)除外)和產業(yè)結構調整不利于農民收入增長。在城市化初期,城市化會促使農村勞動力向外流動,有助于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西部地區(qū)城市化系數(shù)顯著為正也說明了這一點。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樣的經濟效應會逐漸減弱,而且在現(xiàn)行的戶籍“準入政策”下,城市化實際上使得農村人口中高收入人群流入城市③,從而在統(tǒng)計上顯示為對農民收入沒有產生促進作用。產業(yè)結構調整沒有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農民從事的第三產業(yè)大多是低附加值的,沒有從中得到實惠;其次,利潤最大化會驅使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和就業(yè)均傾向于投資收益和報酬高的城鎮(zhèn)地區(qū),對農村的就業(yè)帶動明顯不夠。

      金融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系數(shù)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金融發(fā)展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作用不顯著,主要與金融資本配置在農村的效率低下有關,這一觀點被學術界所廣泛接受。對外開放程度的系數(shù)除東部之外都為負,這主要是因為貿易開放惡化了我國農產品的整體競爭力,導致農民收入的降低。但對于東部地區(qū)而言,農業(yè)收入在農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低,對外貿易的快速發(fā)展會刺激經濟高速增長,推動當?shù)胤諛I(yè)和涉及加工貿易的制造業(yè)發(fā)展,這些產業(yè)對勞動力質量的要求一般都不高,可以吸收大量農村非熟練勞動力就業(yè),從而提高當?shù)剞r民的整體收入水平。

      (二)不同類型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考察不同類型的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以確定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優(yōu)先序,使有限的投資對農民收入增長產生更大的促進作用。對式(3)的估計結果見表2。

      從表2來看,無論是全國還是分區(qū)域,能源基礎設施投資都對農民收入具有正向促進作用,而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卻抑制農民收入增長。能源基礎設施的發(fā)展可以直接改善農村的生產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降低農民生產和生活成本,并且近年來能源基礎設施投資無論是絕對量還是所占比重都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因此會對農民收入增長具有正向促進作用。而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產生抑制作用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相對不足,在總投資中所占的比重不論是全國還是分區(qū)域都呈現(xiàn)出明顯下降趨勢;二是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主要是通過提升教育、健康等人力資本水平來提高農民收入,產生影響的周期較長,短期內很難有明顯效果。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農民的人力資本等軟實力,而人力資本的提升除了對農民收入直接產生正向促進作用之外,還會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正向促進作用,從而形成基礎設施投資與收入增長的良性循環(huán)。因此從長遠考慮,政府應將其作為優(yōu)先投資的方向。

      交通通訊基礎設施投資在全國、東部和中部都會促進農民收入增長,這與大多數(shù)學者的研究結論一致,但在西部地區(qū)卻抑制農民收入增長,這主要與西部地區(qū)交通通訊基礎設施落后有關。雖然近幾年來西部農村交通通訊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很快,但與東部和中部相比,西部所占的比重并沒有太大變化。因此,西部農村交通通訊基礎設施發(fā)展仍與東部和中部存在較大差距,應該作為優(yōu)先發(fā)展的方向??紤]到交通通訊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見效較快,所以在西部地區(qū)交通通訊基礎設施投資應優(yōu)先于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

      表2 不同類型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采用1999~2008年中國大陸省級動態(tài)面板數(shù)據研究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1)除西部地區(qū)外,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總體上對農民收入具有促進作用,但作用有限;(2)能源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具有正向促進作用,而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卻存在抑制作用,交通通訊基礎設施投資除西部外也對農民收入具有正向促進作用;(3)在影響農民收入的其他因素中,農民人力資本水平、農村經濟增長、農產品價格水平以及非國有化程度都有利于促進農民收入增長,而城市化和產業(yè)結構卻不利于農民收入增長,金融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程度的影響則不顯著。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第一,消除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在促進農民收入增長中的瓶頸效應。除了要增加國家財政投入之外,還要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市場投融資模式,吸引外資和民間資本參與,解決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資金缺乏問題。此外,政府還應重視農村基礎設施融資環(huán)境的建設,搭建商業(yè)銀行、資本市場(債券、股票等)、保險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等多元化融資平臺,保證市場融資渠道暢通,市場風險能夠得到有效分散以及投資收益得到公平分配。

      第二,盡快改善西部農村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的現(xiàn)狀??紤]到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市場環(huán)境不健全,在促進西部農村基礎設施投資方面,應以政府投資為主導,充分發(fā)揮政府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主要作用,同時也要積極引入國家的政策性金融投資、發(fā)達地區(qū)的財政投資和民間資金以及世界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的貸款,形成以政府力量為主導的多元化融資體系。

      第三,做好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在不同類型的農村基礎設施投資中選擇優(yōu)先發(fā)展順序。根據我們分析的結果,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是目前投資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且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對促進農民人力資本積累具有重要作用,而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又能夠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因此,目前政府應將農村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作為優(yōu)先發(fā)展的方向。但是對于西部地區(qū)而言,考慮到農村基礎設施的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時效性,政府應將交通通訊基礎設施投資作為優(yōu)先發(fā)展的方向,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資金效益,促進這些地區(qū)的農民收入增長。

      注釋:

      ①能源基礎設施投資主要包括農村電力、燃氣及供水設施投資,水利、環(huán)境公共服務設施投資;交通通訊基礎設施投資主要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設施投資和信息傳遞、計算機服務及軟件設施投資;社會事業(yè)基礎設施投資主要包括教育設施投資和科技服務、地質勘查設施投資,衛(wèi)生、社會保障與福利業(yè)設施投資。

      ②除去京津滬渝四個直轄市和西藏自治區(qū),中國大陸其他26個省級區(qū)域的東、中、西部劃分情況如下:東部包括河北、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共8個省份;中部包括黑龍江、安徽、吉林、江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共8個省份;西部包括貴州、廣西、云南、內蒙古、四川、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共10個省份。

      ③陸銘和陳釗分析了農村居民轉為城鎮(zhèn)居民的四種渠道,即戶籍買賣、城市化征地、孩子上大學以及城鄉(xiāng)聯(lián)姻,但每一種渠道都意味著農村居民中較為富裕的居民有更大的可能性轉為城鎮(zhèn)居民。

      [1]駱永民.中國城鄉(xiāng)基礎設施差距的經濟效應分析——基于空間面板計量模型[J].中國農村經濟,2010,(3):60—72.

      [2]Straub,S.Infra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Macro Level Literature[Z].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4590,2008.

      [3]John M.Antle.Infrastructure and Aggregate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International Evidence[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83,31(3):609—619.

      [4]Fan,S.,Hazell,P.Are Returns to Public Investment Lower in Less-favored Rural Area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dia[Z].EPTD Discussion Papers 43,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1999.

      [5]Fan,S.,P.Hazell,S.Thorat.Government Spending,Growth and Poverty in Rural India[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0,82(4):1038—1051.

      [6]Johnson D.Gale.經濟發(fā)展中的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M].林毅夫,趙耀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7]彭代彥.農村基礎設施投資與農業(yè)解困[J].經濟學家,2002,(5):79—82.

      [8]Jahan,S.,R.McCleery.Making Infrastructure Work for the Poor[EB/OL].www.undp.org/poverty/docs/fpage/Synthesisreport.pdf,2005.

      [9]Fan,S.,L.X.Zhang,X.B.Zhang.Growth,Inequality,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The Role of Public Investments[Z].IFPR Research Report 125,2002.

      [10]劉曉昀,辛賢,毛學峰.貧困地區(qū)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對農戶收入和支出的影響[J].中國農村觀察,2003,(1):31—36.

      [11]Datt,G.,M.Ravallion.Why Have Some Indian States Done Better than Others at Reducing Rural Poverty[Z].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1594,1996.

      [12]胡振虎,傅愛民.農村公共投資、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一個博弈論的分析框架[J].南方經濟,2007,(5):3-11.

      [13]Krongkaew,M.,N.Kakwani.The Growth-equity Trade-off in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hailand[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3,14(5):735—757.

      [14]Van De Walle.Are Returns to Investment Lower for the Poor?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 Interactions in Rural Vietnam[Z].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2425,2000.

      [15]Castro-Leal,F(xiàn).,J.Dayton,L.Demery,K.Mehra.Public Spending on Health Care in Africa:Do the Poor Benefit?[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0,78(1):66—74.

      [16]Calderón César,Chong Alberto.Volume and Quality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4,50(1):87—106.

      猜你喜歡
      農民收入促進作用基礎設施
      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速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陜西農民收入:一路爬坡過坎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2
      農村土地流轉如何增加農民收入
      論工商管理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工程財務管理中會計審計的促進作用探討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30
      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我國金融業(yè)的促進作用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振動攪拌,基礎設施耐久性的保障
      中國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3
      “十三五”期間中國農民收入年均增長6.5%
      中亞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6
      農民收入增長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华坪县| 绥中县| 上思县| 霍林郭勒市| 江北区| 乐陵市| 高州市| 东阿县| 平利县| 昌邑市| 九龙城区| 抚顺市| 东明县| 衡山县| 舞钢市| 读书| 红桥区| 五寨县| 剑河县| 阜平县| 麦盖提县| 泉州市| 桐梓县| 临武县| 新野县| 毕节市| 鄂尔多斯市| 乐业县| 崇阳县| 江北区| 平顺县| 永泰县| 陇南市| 鄂伦春自治旗| 津南区| 达孜县| 息烽县| 滨海县| 花莲县| 灵璧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