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永
(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北保定071051)
太寧寺水庫位于北易水河支流上,地理位置位于易縣西陵鎮(zhèn)太寧寺村。流域形狀為長條形,上游大,下游狹窄,植被良好。該水庫1957年動工興建1958年竣工運行,控制流域面積8.1 km2,總庫容102萬 m3,興利庫容(正常庫容)37.6萬 m3,是座以防洪灌溉為主,以水庫養(yǎng)殖、水上娛樂為輔的小(一)型水庫。主壩為均質土壩,壩高19 m,壩長84 m正常水深11 m,水面面積156畝。
1975年實測該庫水位—庫容曲線,1976年在水庫設立委托水位站,1978年在壩址上游1 300 m處,設立入庫控制站,控制流域面積 5.85 km2。
入庫上游設有:雙塔、南水塔、北水峪、老奎溝四處雨量站,區(qū)間設有入庫站、小胡家溝、水庫三處雨量站,全部為自記觀測。
入庫洪水過程按水量平衡方程式采用下式計算。
式中:Q入為計算時取平均入庫流量,單位以m3/s計;Q出為計算時取平均出庫流量,單位以m3/s計;ΔW為計算時取始末蓄水變量,單位以萬m3計;ΔT為計算時段長,以萬m3計;Q蒸Q滲為庫區(qū)蒸、滲量,考慮一次洪水時間不長,可不予考慮。
反推入庫流,點繪入庫過程線,根據所選時段,從過程線上查讀入流。本文計算考慮時段小,用柱狀圖表示,以開始時間作為入庫流量發(fā)生時間,不再予以平均。
2.2.1 馬司京干法參數k、x的推求
根據馬司京干法槽蓄方程;W=KQ'和水量平衡方程
Q'=Q下+X(Q上-Q下);試算 K、X值。X值一般在0~0.5區(qū)間,個別也有出現負值的情況。根據假定X值,按照Q'=Q下+X(Q上-Q下)求得 Q';以 Q'為縱坐標,W/ΔT 為橫坐標,根據為橫坐標,點繪Q'~W/ΔT關系曲線,如為直線,其斜率即為K值。如不為直線,呈逆時針變化,說明X值假設的小,需重新假設X值。見表1。
表1 X值試算表(1982年8月3日洪水)
用入庫站洪峰流量和K、X值建立關系,根據點群分布基 本符合規(guī)律。見表2。
表2 太寧寺水庫K、X參數計算表
2.2.2 區(qū)間洪水,因為流域面積小,故假定區(qū)間和入庫站以上產流規(guī)律基本相同。則區(qū)間來水量只與降水有關,它等于入庫流量過程乘以系數α。稱入庫系數法。
式中:Q庫為反推入庫流量之和;Q入為上游入庫站流量之和。
2.2.3 洪水演算
用入庫站的洪峰流量求得K、X值,用馬司京干法演算河道洪水。
先求 C0、C1、C2值;見表3。
表3 馬司京干流量演算法(1982年8月3日)
河、庫洪水變形分析:建庫后,壩址以上回水區(qū)內的原來河道被淹沒,形成了人工湖,水深和水面面積增加。徑流也形成兩部分;一部分通過匯流斷面進入水庫,一部分直接以降水形式進入水庫。另外由于回水區(qū)面面積和水深增加,糙率和比降減少,庫區(qū)的波速加快,縮短了洪水傳播時間。
1)從洪峰流量分析,將所求入庫洪水過程和河道洪水過程對比分析,一般入庫洪水漲水值偏大,落水值偏小。洪峰稍有增加,點繪河庫洪水峰值關系圖,入庫洪水峰值增加3%。Q河=0.97Q庫。
α值是個變值,降雨中心在上游α值小,雨量偏于下游α值也就增大。
2)從洪峰總量分析,洪峰總量上看沒什么變化,點繪河、庫洪水總量相關圖,點群分布基本為一45°的直線。也就是總量大小基本不變。
3)漲洪歷時的變化關系,建庫后,洪水波在庫內傳播,較天然河道水深劇增,壓力增大,波速加快,漲洪歷時縮短。從過程線還可以看出入庫洪水漲洪面偏大,落洪面偏小,洪峰出現時間提前。
表4 太寧寺河、庫洪水推算成果及變形要素分析成果表
小水庫站能否作為區(qū)域代表站,通過太寧寺水庫資料分析,無論是峰值還是總量雖有變化,從誤差上講完全符合要求。因此,建議水文站網可在小水庫上做文章。
[1]包為民.水文預報(第三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劉俊民,余新曉.水文與水資源學.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水文年鑒(1978—1983年).
[4]李家星,趙振興.水力學.河海大學出版社.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SL247:1999水文資料整編規(guī)范.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6]岳利軍,趙彥增.水文測驗學.黃河出版社.
[7]陳德亮.水工建筑物.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8]劉俊民.水文水資源.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9]水利部水文局.水文情報預報手冊.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0]張立忠.水資源管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