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運洪 羅三明
(中國地震局第一監(jiān)測中心,天津 300180)
理論和觀測實踐表明,斷層位錯滑動會引起斷層周圍的局部重力場變化,利用局部重力異??梢苑囱輸鄬拥刭|活動參數(shù)。重復重力測量能獲取局部重力場的動態(tài)變化,利用其測量結果反演斷層的活動參數(shù)(走滑、傾滑、引張),定量化研究斷層的現(xiàn)今運動過程,為強震孕育過程、機理研究探尋新的理論依據(jù)。
斷層位錯模型的反演問題是非線性問題,可用線性擾動理論和線性反演理論來處理。目前常用的兩種線性化方法是阻尼最小二乘和貝葉斯最小二乘。阻尼最小二乘通過調節(jié)阻尼因子來控制解的逼近步長,獲得非線性問題的最佳擬合解;貝葉斯最小二乘通過給定初始模型的先驗方差和直接調節(jié)解的逼近步長,獲得非線性問題的最佳擬合解。在利用局部重力異常反演斷層活動參數(shù)時,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重力數(shù)據(jù)受污染的問題,因為與斷層運動無關的局部密度異常源都將對數(shù)據(jù)施加污染。穩(wěn)健估計著力于估值的實際抗污染性和可靠性,所以采用穩(wěn)健-貝葉斯最小二乘方法進行反演。利用首都圈重力測網(wǎng) 1991—1999年的重復重力測量數(shù)據(jù),用穩(wěn)?。惾~斯最小二乘方法反演了南口-孫河斷裂、南口山前斷裂北段的活動參數(shù)(走滑、傾滑、引張)。
收集了1991—1999年首都圈地區(qū)8期流動重力測量資料。資料觀測時間分別是:1991年5月,1992年4月,1993年2月,1995年5月,1996年5月,1997年5月,1998年4月和1999年5月。
利用地質和地球物理的成果,形成了南口-孫河斷層和南口山前斷層北段簡化的初始模型和運動參數(shù)(表1)。
表1 活動斷層模型及初始運動參數(shù)
從南口-孫河斷層和南口山前斷層北段運動的時間滑動變化反演結果分析,南口-孫河斷層和南口山前斷層北段的運動性質均以垂直升降和走滑為主,兼有伸展特征,但運動速率都不大,約為 1.75 mm/a。南口-孫河斷層反演的結果為左旋走滑正斷層,南口山前反演的結果為右旋走滑正斷層。
利用首都圈重力測網(wǎng)的重復重力觀測數(shù)據(jù),結合地質調查結果確定斷層運動模型的初值,初步反演獲得了首都圈具有代表意義的北東向斷層(南口山前斷層北段)和北西向斷層(南口-孫河斷層)的活動參數(shù)的時間變化分布。主要結論有:
(1)反演結果顯示的斷層的運動性質與北京地區(qū)北東東向區(qū)域應力場作用效果一致,即北東向斷層(南口山前斷層北段)為右旋走滑、正斷運動,北西向斷層(南口-孫河斷層)為左旋走滑、正斷運動。
(2)用重力數(shù)據(jù)結合地質調查資料,利用穩(wěn)?。惾~斯最小二乘方法是反演斷層活動參數(shù)的有效途徑之一。利用此方法,可以研究斷層的運動特征,定量研究斷層現(xiàn)今運動過程,研究斷裂帶構造運動特征及其對區(qū)域構造運動、強震孕育發(fā)生的影響,可望為強震孕育過程、機理研究提供新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