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4/1230/Eh4TBgWb8GdbSVoyS8NpeV.webp)
近年來,美國黑人明星在國際舞臺上閃爍不斷: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巴馬、前美國參謀長聯(lián)系會議主席鮑威爾、美國第一位女黑人國務卿賴斯、球星喬丹、歌星杰克遜及影星珍尼佛等。所有這些給人感覺,美國黑人的人氣很旺。可是,一場“白房與黑車”風波的發(fā)生,令人慨嘆種族的和諧相處問題在美國依然存在。
我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工作。期間,居住在市中心西三街Park La Brea Apartment,與一幢醒目的白房子相鄰。白房子之所以醒目,是因為在它的前院總停放著一輛黑色的轎車,還因為它是我開車上下班必經(jīng)之處。日復一日,年又一年,“白房與黑車”成為我心中一道難忘的風景。
一年的圣誕前夕,我發(fā)現(xiàn)白房子突然改變了平實的風格:白房子外墻被重新粉刷;白房子頂上多了三座白色的“維納斯”半身雕像;院子中央多了若干座白色的“大衛(wèi)”全身雕像,它們圍成一圈,圈里有泉水向上噴流;白房子前院四季常綠的草坪上多了一層人造雪花……總之,白房子煥然一新。對此,我的同事常開玩笑地說:“也不知道白房子的主人是怎么想的,‘維納斯’本來就斷臂,現(xiàn)又雪上加霜地成了屋頂半身人,且眼睜睜地看著一群“男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洗澡,真夠……?!钡易⒁獾剑谶@白茫茫的天地里,黑車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在眾多白色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奪目。
我很想知道白房子的主人是個什么樣的人,但一時找不到適當?shù)睦碛珊蜋C會。一天,我與往常一樣邊吃晚飯邊瀏覽社區(qū)贈閱報紙。沒想到,“白房與黑車”這道風景居然變成新聞圖片出現(xiàn)在我眼前。我仔細一看,圖片中還有它們的主人,是個黑人帥哥。原來,這個白房子的黑主人在通過媒體向大眾講述著一個“黑白分明”的故事。
白房子的黑主人是在影城好萊塢工作的一名年輕歌手,為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他選擇在近處購買了這幢臨街的白房子,鄰居都是白人。自從黑主人進住白房子之后,白人鄰居們沒有一個人愿意跟他打招呼。對此,白房子的黑主人的回應是,把家用轎車從“紅色”換為“黑色”。
接著,白人鄰居們給黑主人寫恐嚇信,要求他盡快搬離這幢白房子并遠離這個社區(qū),稱“因為你的到來,本社區(qū)的房價已開始下跌”,表示愿意湊出8萬美元作為他的搬家費。受到如此“優(yōu)待”,白房子的黑主人不僅沒有搬走的打算,反而計劃重新裝飾白房子。時值圣誕節(jié)來臨之際,白房子的黑主人對裝飾房子的基本設想是:使黑白對比更加分明,讓力量沖破傳統(tǒng)牢籠。結(jié)果,“白房與黑車”展示出如前所述的畫面。
這時,白人鄰居們?nèi)f分焦急,他們紛紛向社區(qū)主管部門投訴白房子的黑主人“違規(guī)建筑,傷風敗俗”。白房子的黑主人在接到“限期恢復白房子原樣”的通知后,要求社區(qū)主管部門依法前來測量驗證。結(jié)果表明,白房子的屋頂三座白色的“維納斯”半身雕像及其院子中央若干座白色的“大衛(wèi)”全身雕像的高度,均符合“一旦倒塌,不會殃及路人或阻礙公共交通”的基本法則。為此,“白房與黑車”風景不僅沒有因白人的不滿而消失,反而合法地顯示其獨特的魅力。
讀完“白房與黑車”的故事后,我想,報紙上的陳述將只是這場風波中的一個片段,現(xiàn)實中的故事可能尚未完結(jié)。這使我感慨萬千。
美國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開始向北美洲移民。至1773年,英國在北美洲建立了13個殖民地。1775年,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通過,美利堅合眾國即美國正式宣布獨立。同年,憲法性文件《聯(lián)邦條例》問世。1787年,美國聯(lián)邦憲法草案出臺。1789年,美國第一屆國會宣布憲法生效,國家的憲政文明從此開始。從國家文明的角度講,年輕的美國是世界上第一部作為獨立、統(tǒng)一國家的成文憲法的誕生地,它標志著人類社會新文明的開始。
但是,由于殖民統(tǒng)治者在建立殖民地的同時,殘暴地屠殺土著居民,使印第安人瀕臨絕種。于是,他們從非洲擄掠大批黑人充當奴隸,類似“白房與黑車”的問題便日益成了美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1862年9月22日,美國第十六屆總統(tǒng)林肯發(fā)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黑人奴隸從此獲得了人身自由。然而,自由之后的黑人沒有土地,沒有參加選舉、集會和接受教育的權利,種族偏見依然根深蒂固。為此,美國廣大黑人注定必需進行長期不懈的斗爭。
當然,從人性本善的角度講,美國可稱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絕大多數(shù)美國人民是友好善良的人民。就人口位居全美第一的加利福尼亞州(亦稱“黃金州”)而言,充足的陽光、多晴的天空與藍色的海洋,吸引著世界各種族裔的人聚居一處。雖然發(fā)生過“白房與黑車”或類似的故事,但這里存有的寬容與包容卻相當實在。我曾在與一些居住在洛杉磯市的華僑華人朋友聊天時,聽他們戲說自己之所以不會講英語或講得不夠地道,是因為在當?shù)丶词勾蝈e電話而接聽的人也會盡可能地給你講中國話。
對我而言,美國是我第一個從東走向西的國家。在洛杉磯市工作和生活期間,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給予了我許多的友好與關照。如,每當我清晨在二層樓洗手間打噴嚏時,總會聽到在樓下草坪散步的老人傳來的問候“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每當我的車在高速公路出現(xiàn)故障時,總會聽到互不相識的人們關切地呼喚“What can I do for you(需要幫助嗎)?”
總之,“善良友好”與“種族歧視”在美國同時存在。我希望并相信,隨著東西方文明的不斷融合,類似“白房與黑車”的現(xiàn)象將慢慢消逝,“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理念將漸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