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幼時,國內(nèi)的軍事刊物還不多,1979年,繼長期以來唯一面向公眾的《航空知識》后,以海軍為主的《艦船知識》問世了,這對自幼喜歡船舶和海軍的筆者而言,是個天大的喜訊。但由于當時《艦船知識》剛剛起步,依然存在很多稚嫩之處。比較突出的,便是雜志的外觀還缺乏扣動讀者心弦的因素,這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
不過,當我拿到1984年第4期《艦船知識》時,翻到封底,眼前只感到一亮,映入眼簾的,是兩幅描繪二戰(zhàn)時代驅(qū)逐艦的畫作。這兩幅作品與當時見過的其他船舶畫作相比,是那么令人面目一新。其艦艇的刻畫細膩得一絲不茍,更為重要的是,艦艇與作為背景的大海、天空渾然一體,整個畫面充滿了美感與動感。畫頁下方介紹,兩者分別是法國的“可怖”號(當時印作“可畏”號)與英國的“哥薩克”號驅(qū)逐艦,并簡要列舉了其性能,還特別注明了:“選自日本《野上隼夫軍艦畫作選》”。
這便是我和《野上隼夫軍艦畫作選》的初次見面,雖然當時我還沒有機會欣賞到他更多的艦船畫作,但是野上隼夫先生的名字卻已經(jīng)刻在了我尚未成年的心中。
轉(zhuǎn)眼五年過去了,我離開故里,踏上東瀛的土地,開始了長達十四年多的東渡歷程。在日本東京,有個名叫神保町的地方,可能是距離東京大學(xué)不遠,整條大街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書店,形成了日本著名的神保町書店一條街。在一家名叫“書泉”的大型書店中,我在六樓看到,幾乎有一個書架全被早已耳聞的《世界艦船》雜志占據(jù)。除了通常號外,還有大量的增刊,基本上每種增刊都有一個專門的主題。我隨手取出增刊17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法國艦艇》,翻開封面,便可見一幅從艦艏左舷的上空描繪的法國戰(zhàn)列艦“黎歇留”號的鳥瞰圖,圖上有一條深藍的色帶,上面一個個白色方框內(nèi)寫著《彩色版法國軍艦畫集》的紅色粗體字。其后還有三張絕美的畫作,描繪了二戰(zhàn)期間法國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艦艇。其中第三幅是那樣熟悉,就是幾年前在《艦船知識》封底見過的“可怖”號劈波斬浪的矯健身姿。果然,翻回最初一頁,在白框紅字下的藍底色上,還印著四個小小的白色文字:野上隼夫!一旁的增刊20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意大利艦艇》,也同樣以野上隼夫的4幅《彩色版意大利軍艦畫集》開始,這又讓我大飽了眼福。
而在那些直排版的《世界艦船》旁邊,還放著一種橫排版的白色書刊,出版社同樣也是海人社,書脊上標著《野上隼夫軍艦畫作選》的字樣!而當我從書架上取出這本畫集之時,心不覺地涼了半截。這本書被塑料薄膜包了個嚴嚴實實,我能夠看到的只是封面上的那艘夕陽下的郵輪。而若要買回去看,當時的經(jīng)濟條件又不答應(yīng),我只能悻悻地將其放回了原處。
這就是我第一次同這本畫集邂逅卻又失之交臂的過程。
以后在其他書店也有看見這本《野上隼夫軍艦畫作選》,但不論哪家書店中,這本畫集都無不例外,羞澀地躲在塑料膜后,根本沒有機會讓我窺見尊容。
直到數(shù)年后,我終于有了機會看到廬山真面目。那是在我一位日本朋友家里,他的書櫥中居然有《野上隼夫軍艦畫作選》。我當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請求他給我一睹為快。他從書櫥中一邊取出這本畫集,一邊和我說,還有一本剛剛出的姊妹作是否也有興趣。隨后,他從書桌上拿過來另一本相同大小的。我看了看封面,上面印著的是《柚木武士軍艦畫作選》。
我怎么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一個意外收獲,于是幾乎整整一個下午,我都陶醉其間。打開《柚木武士軍艦畫作選》后,我發(fā)現(xiàn)其中的畫作也并非我首次所見,我曾經(jīng)在舊書店購買過一些《世界艦船》的過刊,其中就有登載過,當時留下較深印象的,便是一幅描繪航空巡洋艦“最上”號的。這幅畫完全再現(xiàn)了“最上”號隨著“扶?!碧枒?zhàn)列艦,駛向蘇里高海峽這個鬼門關(guān)的場景,艦艇的隊列,改裝后艦上增設(shè)的高射機關(guān)炮、雷達等細節(jié)都幾乎完全忠于史實。由于首次得以完整地欣賞這部畫作,我這才感受到,柚木先生所有的畫作都經(jīng)過了悉心的考證,力圖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如果說,觀看《野上隼夫軍艦畫作選》是體會天空、大海、艦船渾然一體的美感的話,那么欣賞《柚木武士軍艦畫作選》則仿佛是閱讀一篇由圖畫來構(gòu)成的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