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美術教育由于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美術教育思想的影響,幼兒教師們對新的幼兒美術教育理念認識欠缺,因此幼兒美術教育還存在一些誤區(qū)。本文全面分析了目前幼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走出幼兒美術教育誤區(qū)。
關鍵字:幼兒;美術教育;問題
幼兒的美術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提高孩子自信心,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途徑。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該根據幼兒興趣不同、現有水平不同,所提供材料的不同,充分而合理安排幼兒學習與活動時間。幼兒美術教育對于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動手能力,以及開發(fā)幼兒的大腦思維和想象力具有很大的幫助。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地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地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 美術活動作為開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活動形式之一,幼兒教師不應該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 應根據幼兒實際年齡和心理特點,恰當應用,創(chuàng)造出一種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氣氛和情景,放開孩子的想象力,為孩子提供合適的動手操作的機會,真正做到寓教于樂。雖然我國的幼兒的美術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受傳統(tǒng)思維的影響,幼兒美術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于解決。
一、準確把握幼兒美術教育的目標定位
幼兒的繪畫活動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等,但很多老師在實踐過程中太注重對孩子技能的培養(yǎng),而缺少了最可貴的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在無形當中壓抑了兒童學習繪畫的興趣。其實,繪畫活動不僅僅是兒童對一種技能的練習,更重要的是兒童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兒童的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正是兒童對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并通過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出來的過程。孩子通過用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畫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大膽的表現,每一幅作品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想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眼光總是盯在孩子應當是怎樣的,而不注意孩子實際是怎樣的,如:小班幼兒在作畫選用顏色時,只能是紅、黃、藍、綠,如果有幼兒提出選用其他顏色作畫,多數老師會說這些顏色我們以后再用,缺乏鼓勵孩子的探索意識,抑制幼兒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先示范畫,然后用較長的時間講解畫面的內容、布局、畫法,最后才讓幼兒繪畫,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了,有的教師巡回看幼兒作畫,有的教師則干脆看著幼兒作畫,這種只重視知識技能傳授,忽視能力培養(yǎng)的幼兒美術教育,不符合未來社會人才的需要。
二、準確把握“教”與“學”的關系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完成“作品”的愿望非常迫切,會用較長的時間一遍又一遍地講解、示范,而幼兒則坐著聽老師講,看老師畫,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不假思索模仿,而自己則袖手旁觀,在“教”與“學”的關系處理上,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另一方面,家長和教師往往容易只看繪畫成績,兒童畫的好就有天賦,畫得不好就訓斥,具體地說,在幼兒美術教育中要從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中了解“學”,在引導孩子的發(fā)展中把握“教”,讓幼兒在感受體驗、操作、嘗試中理解知識學習技能。
三、正確處理“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的關系
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往往十分重視作品的效果,而很少去考慮如何幫助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其實幼兒美術活動的意義在于活動的過程,至于結果,無論成功與否,在幼兒看來都是“最好”的,繪畫可以培養(yǎng)人的堅韌精神;使人有追求的目標;使人有上進心和對事業(yè)的自信心;畫畫可以培養(yǎng)人的耐心、毅力和做事專注的習慣,培養(yǎng)兒童不怕苦不怕累,不受成功和失敗的干擾,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應重視過程評價,兒童在美術活動中應接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內容和形式,教學中不應把畫種形式分得過細,經常是混在一起或穿插進行的,應該看到,每個孩子的作品都有其自身發(fā)展的特點,這樣,我們的評價對孩子的發(fā)展才是有意義的,也只有抓住主要的造型手段才能見實效。
四、結語
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又高于生活。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杰出的藝術家本身就是想象家?!彼悦佬g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好孩子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yǎng),是一件很重大的事。 羅丹也曾經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币囵B(yǎng)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讓孩子盡可能多地親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中去感受美、發(fā)現美,從而萌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所以幼兒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更新理念,培養(yǎng)幼兒的美術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和興趣,應改變以往“統(tǒng)一教材、統(tǒng)一要求”的做法,我們應對不同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指導。即教師在指導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個幼兒在指導中都有所得。當然注重培養(yǎng)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力,并不意味著我們不用去教,而是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目標放在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上,充分發(fā)揮幼兒繪畫活動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孔起英.幼兒園美術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ㄗ髡吆喗椋好蟻喞颍?973-),女, 河北人, 小學高級教師, 大學本科畢業(yè),現任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水電幼兒園副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