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幾種河南小吃的制作方法

      2012-12-31 00:00:00廣農(nóng)
      農(nóng)村百事通 2012年18期

      ●小籠灌湯包

      小籠灌湯包的主料為精制面粉1000克和精選豬后腿肉1000克。配料為:精鹽20克、味精10克、白糖7克、生抽80克、香油250克。

      做餡兒:將豬后腿肉放入冷柜中凍5個小時后取出,投入鉸餡機,再加入糖、鹽、味精和生抽,之后開動鉸餡機。待餡上筋后,兌入500克清水(兌水時,要關閉機器),繼續(xù)攪拌。根據(jù)肉餡的吃水狀況,需反復加5~6次水,直到肉餡攪拌成不稀不稠,再淋入小磨香油,攪勻。

      和面:以1000克面粉為例,兌入300克清水(分多次倒入),和成面穂,將面穂揉成面團,揉面時,可用手蘸上清水反復揉,使面團逐漸變軟。面團過軟時,停止蘸水,繼續(xù)揉,直到面團恢復適當?shù)挠捕取_@種和面方法俗稱“三軟三硬”,以此法和好的面筋道十足。用濕布將面團遮嚴,餳10分鐘。

      包餡:將面團切塊,再將小塊搓成長條,抓住面的兩頭在面案上用力摔打,然后抖成麻花狀,再搓成長條,繼續(xù)摔打,如此反復多次即可。把面揪成重15克左右的劑子。按扁劑子,用兩頭尖中間粗的搟面杖將劑子搟成四周薄中間厚的面皮,包入20克左右的餡,再捏18~22個褶子。

      蒸包子:蒸灌湯包,需用直徑32~35厘米的竹籠,先在竹籠內(nèi)鋪上消過毒的籠布,然后碼放10個包子,蓋上籠頭,放在蒸汽爐上蒸5分鐘左右,即可就籠上桌。

      注意,吃灌湯包一定不要獅子大開口,否則容易被包子內(nèi)的熱湯燙到,應先咬個小口,待包子內(nèi)的熱氣散出后,再仔細品嘗。

      ●胡辣湯

      胡辣湯的主料為精制面粉2500克、熟羊肉500克和鮮羊肉湯1000克。配料為胡椒面20克、辣椒20克、蔥50克、姜50克、花椒10克、茴香8克、肉桂8克、粉條500克、碘鹽200克、味精8克,香菜、醋適量。

      洗面筋:先將面粉放入盆中,用溫水調(diào)成軟面團,用手蘸上水反復搓揉面團,揉好后要餳3~5分鐘,然后再揉、再餳,反復進行,直到面團上筋為止。之后在面盆內(nèi)兌入溫水,水量以漫過面團為宜,輕輕壓揉面團,將其中的淀粉洗出,洗到面盆內(nèi)的水呈稠狀時,換成清水繼續(xù)洗。注意,換水時洗過面筋的水不要倒掉,可舀出保存在容器內(nèi)以備制湯時使用。如此反復3~4次,直到面團中的淀粉全部洗出,就可將面筋用手攏起取出,浸泡在清水盆中。

      配料加工:將熟羊肉切成小方丁,粉條浸泡在溫水中,蔥切碎,洗凈的鮮姜剁成米粒狀,花椒、茴香、肉桂等調(diào)料磨成粉。

      制湯:在鍋內(nèi)加入3000克清水煮沸,將洗好的面筋抖成大薄片,慢慢地在盆內(nèi)涮成面筋穂,大片的面筋用筷子攪散。待鍋內(nèi)的水再次煮沸時,加入鮮羊肉湯,來回攪動勺子。待水再煮沸后依次放入老抽、蔥姜、配好的各種調(diào)料粉、胡椒、粉條等,繼續(xù)攪動,并放入熟羊肉丁。再次煮沸后,將洗面筋時沉淀的面芡攪成稀糊,徐徐勾入鍋內(nèi),邊勾邊不停地用勺子攪動,待其稀稠均勻,燒開后即成。

      胡辣湯的特點是酸辣鮮香,風味濃郁,回味悠長。食用時如果再淋入香醋和味精,口感更好。

      ●炒紅薯泥

      炒紅薯泥的主料為紅心紅薯1000克。配料為植物油300克、糖350克、山楂丁適量。

      加工紅薯:將紅薯洗凈、削皮、切成片,放入蒸箱中蒸1個小時左右即可取出。

      捺泥過濾:將蒸熟的紅薯片碼放在案板上,一手持刀柄,一手按住刀背,將紅薯片捺成泥狀,再用濕紗布過濾掉紅薯泥中的粗纖維。

      炒紅薯泥:將鍋加熱,倒入植物油,燒至五六成熱時放入糖炒化,再倒入紅薯泥,用勺子按同一方向不停地用力攪動,炒10分鐘左右,當紅薯泥的顏色呈柿紅狀時即可出鍋裝盤。炒好的紅薯泥要“三不粘”,即不粘鍋、不粘勺、不粘盤。裝盤后,若點綴些山楂丁則更能增添幾分美觀。炒紅薯泥的特點是味道甘甜,爽口開胃,色澤鮮艷,營養(yǎng)豐富。

      ●炒涼粉

      炒涼粉以紅薯淀粉或綠豆淀粉為主料,佐以各種配料,用植物油炒制而成。入口熱鮮香嫩,涼粉滑嫩不碎,素有“涼粉管炒”之美譽。

      制作炒涼粉的主料為紅薯淀粉或綠豆淀粉500克。配料為植物油100克、西瓜豆醬50克、蔥15克、姜15克、大蒜15克、鹽3克,味精、雞精適量。

      制作涼粉:將紅薯淀粉用清水攪成紅薯芡。然后在鍋內(nèi)加入清水用大火燒開,再倒入紅薯芡,按同一方向不停地攪動。注意,攪動時要將大火逐漸改為小火,以防燒焦。當鍋內(nèi)的紅薯芡煮成糊狀時,倒入容器內(nèi)自然冷卻。一般10多個小時后就可凝固成涼粉。

      原料加工:將涼粉切成0.5厘米厚的小片,蔥、姜剁成末,大蒜切成片。

      炒制:炒涼粉要用平底鍋。先將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五六成熱時,倒入涼粉片,用鏟子翻動,當涼粉快炒熟時,用盤子扣在涼粉上燜一下,大約3分鐘后掀開盤子,將西瓜豆醬、姜末、蒜片等配料加入,翻炒,然后用盤子扣燜3分鐘左右,掀開盤子,加入少許蔥花末,翻動幾次后,加入適量的味精、雞精,即可出鍋。

      ●羊肉燴面

      開封的“包子”,鄭州的“面”。在鄭州,羊肉燴面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jīng)濟實惠而享譽中原。羊肉燴面的主料為優(yōu)質(zhì)小麥面粉2500克和精選羊肉1000克。配料為色拉油500克、豆腐皮200克、水發(fā)粉條200克、水發(fā)黃花50克、水發(fā)木耳50克、青菜50克、蔥15克、姜15克、鹽50克、堿面20克、味精20克,糖蒜、油炸辣椒、香菜各適量。

      熬羊肉湯:首先將羊肉切成大塊,生姜拍破,大蔥挽結,將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丁香等調(diào)料制成香料包。然后將羊肉塊放進加入清水的鍋中,用大火燒沸后,撇凈浮沫,再加入生姜、大蔥,用中火煮約2個小時后,放入香料包,并用羊肉塊將其壓住,續(xù)煮約1小時至香味溢出時,改用小火煮約5個小時,至羊肉塊變軟后,調(diào)入精鹽,將羊肉塊撈出晾涼,另將湯面上的浮油撇凈,羊肉湯就做好了。

      制作面坯:首先將面粉與精鹽、堿面和勻,再加入清水,揉成稍硬的面團后,蓋上保鮮膜餳約10分鐘,然后揭開保鮮膜,將面團反復揉搓后,再蓋上保鮮膜餳10分鐘左右。當面團餳至用手按下不彈起時,就餳好了。將面團切開,搓成直徑約6厘米的長條,揪成小劑子,每個面劑子重約125克。將面劑子碼放在面案上,在其表面均勻地刷少量的色拉油,然后將每個面劑子搓成長15厘米、直徑約3厘米的圓條,蓋上保鮮膜餳約5分鐘后,再用搟面杖搟成15厘米長、8厘米寬、中間厚兩邊薄的長面片,并在面片上均勻地抹上少許色拉油,即成燴面面坯。將面坯整齊地擺入托盤內(nèi),注意,托盤要先用色拉油涂抹一遍,以防止其粘住面坯。最后用保鮮膜蓋嚴,約20分鐘后即可進行抻拉。

      配料加工:將煮熟的羊肉切成丁,豆腐皮洗凈切成絲,水發(fā)粉條切長節(jié),水發(fā)黃花切成細絲,水發(fā)木耳撕成小塊兒,青菜洗凈切段,之后將這些配料裝入配料盤中備用。

      拉面煮面:首先將兩個小鍋上火,一個鍋內(nèi)注入熬好的羊肉湯,另一個鍋內(nèi)注入清水。湯鍋燒開后,將配料盤中的配料下入鍋中,小火慢煮;待水鍋燒開后取一塊燴面面坯,兩只手掌向上托住面坯的兩頭,再用兩只手的拇指按住面片兩頭的邊緣,然后兩只手掌上下晃動,手臂均勻用力,將面片繼續(xù)抻拉成約3米長的面片,最后用左手夾住面片的兩頭,將面片橫著撕成約3厘米寬的面條,下入水鍋煮3分鐘左右,再用漏勺將其從水鍋中撈出,放入湯鍋中,小火煮2分鐘后,起鍋裝入淋有少許香油的大碗內(nèi),再將鍋中的湯汁澆上,一碗熱騰騰的羊肉燴面就做成了。做好的羊肉燴面湯美面香,色彩豐富,再搭配上糖蒜、油炸辣椒、香菜等就可以品嘗了。 (北京 廣農(nóng))

      滦平县| 曲阳县| 云林县| 霞浦县| 甘肃省| 上犹县| 冕宁县| 历史| 海门市| 东源县| 林西县| 万载县| 达孜县| 平泉县| 延边| 长子县| 白银市| 武冈市| 宜兰县| 洛隆县| 唐河县| 高安市| 通河县| 周宁县| 上蔡县| 永靖县| 河源市| 新乡县| 阿尔山市| 新田县| 百色市| 四子王旗| 鄱阳县| 安义县| 鄂尔多斯市| 仁怀市| 大田县| 邵东县| 富阳市| 兴山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