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美文學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是英美國家文化的知識瑰寶,是英語語言的精粹和重要載體。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充分利用英美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體現(xiàn)其獨特的教育價值,提高外事人員的綜合英語能力。
關鍵詞:英美文學;文學作品;閱讀
一、英美文學作品的價值
英美文學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是英語語言的精粹和重要載體,是英美國家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英美國家文化的知識瑰寶,諸如莎士比亞、歌德、狄更斯、培根、哈代、愛默生、海明威、馬克·吐溫等文學大家的作品,它的語言光輝、文學魅力、哲學思想、思想教育性是全人類不可多得的財富。
在認識到英美文學作品的價值的基礎上,外事工作人員有必要主動加強對這些作品的閱讀與賞析,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了解英美文化的知識背景、民族特點、精神思潮、科技發(fā)展等;與此同時,利用這些作品裝備自己的頭腦,擴大知識范圍,接受情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熏陶。從而體現(xiàn)其獨特的教育價值,提高外事人員在工作中利用英語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自我教育功能。
二、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
(一)針對不同的文學形式,用不同的欣賞方法和角度全面把握作品的意義
以小說為例,《牛虻》是一部經(jīng)典的革命作品。作者通過主人公牛虻、神父蒙泰尼里與教會三者之間復雜的“三角”關系,成功地塑造了人性“兩難”的藝術張力。塑造了主人公牛虻在面對革命理想與骨肉人倫之間相沖突時的思想掙扎與斗爭;蒙泰尼里——作為神父也作為父親的他,在面臨信仰與親情之間難以選擇的痛苦,使讀者深刻感受到小說中強烈的情感沖突和震撼力,揭露基督教會對人們思想戕害罪行。又如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中塑造的簡愛的形象是多面性的,簡愛的形象有助于我們解讀作家本人的生活,這部自傳體小說并非完全虛構,它凝聚著作者本人豐富的人生體驗。此外,作品可以幫助了解作家所處時代的社會面貌以及所反映的社會矛盾主題。充分反應了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的等級森嚴、勢利傲慢的貴族和鄙陋習氣。通過對她們作品中女主人簡愛的分析,透視了在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受男性社會壓迫和歧視的狀況,作為一名覺醒了的簡愛,簡愛向往自由、追求平等和獨立的成為其性格中的特質(zhì),對現(xiàn)實和命運作出勇敢的斗爭,這些寶貴的品質(zhì)對讀者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對當代女性尋求自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細讀完整的文學作品,從整體上去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義
所有真正的文學欣賞活動都從文本的精讀開始。不同的人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進行精讀,在精讀過程中對作品進行認真思考,或者與他人進行交流與溝通,再通過自己的總結和反思,從整體上去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義,認識到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從而更透徹地理解問題。作品選讀雖說是經(jīng)典作品精華章節(jié)部分,例如如果只是讀了莎翁的《哈姆雷特》中的一些片段,是無法對哈姆雷特本人和莎士比亞做出全面的評價和判斷的,如同西方格言所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三)梳理英美文學作品之中的脈絡,加深理解作品的意義
英美文學作品之中的脈絡,是對作品體現(xiàn)的民族思想及其演變的系統(tǒng)梳理和歸類,它成為打破文學史限制和年代界限,灌注整個文學作品之中的動脈。閱讀之前最好能夠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和安排,主動搜集與作品相關的諸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乃至宗教的背景知識,這樣有助于將文學作品放在特定的思想范疇和格局中進行,才能開放地、辯證地、批判地理解其內(nèi)容,在充分了解民族思想的演變的基礎上,又對文學作品有完整的解讀和欣賞。具體地說,辯證地了解某種在英美文化中至關重要的思想理念在不同時代文學作品中的展現(xiàn)、認識不同時期作家對某種思想的不同解讀和反應、探索該民族思想對現(xiàn)今英美人文化、思想觀念 。經(jīng)驗證明,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可以很好的發(fā)展學生批判性思維、提高審美閱讀能力和了解英美國家文化及思想,便于讀者形成一套獨特的學習方式和對重要的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文學思潮的掌握。
三、討論
在對閱讀與鑒賞時,讀者一旦養(yǎng)成寫兩個好習慣會收到極佳的讀書效果。一是書寫閱讀心得和讀書筆記,有助于讀者及時總結自己的思考。二是堅持不懈讀下去。讀者通過閱讀,受到作品的熏陶,有利于不斷提升讀者自身素質(zhì)和英語水平,提升讀者的人文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殷小敏,辜慶華.淺析英美文學的教育價值[J].科教文匯,201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