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中立足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個別的需要,以促進小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更切實地貫徹和落實“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關鍵詞:差異;彈性目標;共同進步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老師把個性差異認為是差距,為了縮短差距,總用一樣的方法教,這樣就造成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讓學困生對學習喪失信心和興趣,自暴自棄;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可能因簡單而不想深究。這樣就與素質(zhì)教育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承認學生的差異,適應學生的差異,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并關注差異,合理照顧和運用差異,把學生的差異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新的增長點,實施差異教學,以實現(xiàn)“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發(fā)展”的目標。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從以下幾點感受較深:
一、尊重差異、關注個體發(fā)展
尊重需求,營造和諧學習環(huán)境。教師在課堂中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讓學生的思考和情緒只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才能夠盡情地流露,同時他們的思維和情感才能得到發(fā)展。如在教學閩教版BOOK6 Unit7 Jobs中,我沒馬上揭題,而是以Free talk 形式進行與學生聊天,并記下每個學生的理想。當然從中不忘教學新的句型:“ What do you want to be?I want to be a…”可是就此句子可能學生就會有太簡單或者出現(xiàn)人云亦云之現(xiàn)象。于是我又增添了讓生說出自己的有此理想的原因。這下全班議論開了,還有人搶道:‘I want to be a cook. Because I like the food. 特別是Chinese food. So I want to be a famous cook.” “Great . The best wishes for you.” 我也及時地給予鼓勵。
二、充分預設,制定彈性目標
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要充分預設,只有這樣,才會有精彩的生成,面對生不同的“現(xiàn)實起點” ,教師在備課時,應建立多重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一堂課達到相同的結果,是不現(xiàn)實的。面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應制訂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如在教學閩教版小學英語第四冊Toys 中,我們的教學目標可以這樣設計:
A:通過模仿和練習,能與同伴一起朗讀對話;
B:通過模仿和練習,能與同伴有感情地讀、演對話;
C:通過學習,能夠自己設計出一次購買玩具過程,注意一些禮貌用語。
目標A為保底目標,達成這些目標就完成了基本的教學任務,而目標B為提高目標,它在基礎目標上有所發(fā)展。目標C最高目標,能夠?qū)W以馬上致以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足這些目標,用這些目標來指導自己的“教”,服務學生的“學”。
三、通過差異,設計不同地教學手段與活動
每個人的智商各不相同,有的同學傾向于聽講,有的則傾向于動手操作,有的需要多種感官的刺激結合才能鞏固。為此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不同智能活動在教學中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