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民辦高校一個重要工作環(huán)節(jié),肩負著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的重大任務。全面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要從分析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入手,依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在反映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形成新的切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培養(yǎng)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新一代合格人才。
關鍵詞:民辦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10-083-02
自1982年我國《憲法》第十九條以法律形式肯定民辦高校的合法性地位后,民辦高校至今已存在和發(fā)展了20多年,從曾經的“無資金、無師資、無校舍”的“三無”狀態(tài)發(fā)展到可以培養(yǎng)研究生學歷的具有相當資質的高等學府,民辦高校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進民辦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要求,也是民辦高校學生特殊性決定的,它對于民辦高校的長遠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加強和改進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發(fā)表《進一步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自此,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高度的重視;然而,由于民辦高校有著區(qū)別于公辦大學的自身特點,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舊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因此,加強和改進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民辦高校結合自身特點,完善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實效性。
第二,有利于民辦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正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建設在取得成果的同時也帶來了隱憂,特別是不同價值取向的涌入導致人們的思想混亂。民辦高校大學生正處于正確價值觀念沒有完全形成的時期,因此必須以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對他們進行引導,使他們盡快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自覺抵制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蝕,成為德才兼?zhèn)涞男聲r期人才。
第三,有利于推動和促進我國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指出“任何人的職責、使命、任務就是全面地發(fā)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維的能力。”所謂全面發(fā)展,就是使人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并自由發(fā)展,在這個提升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擁有首要地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德育為首”。這一主體地位的確立,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固步自封的,而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性以及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自身規(guī)律所決定的。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過對在校大學生的教育、感化,使其加速自身社會化、政治化進程,尋找符合自身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方法;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將學習由被動地任務潛移默化為一種主動地習慣,以一種自律、自覺的心態(tài)去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從而進一步推動和促進民辦高校大學生自我完善和發(fā)展。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存問題
?。ㄒ唬└咝9芾碚邔λ枷胝谓逃ぷ髦匾暡粔?br/> 我國民辦高校采用自主籌措經費的辦學方式,而經費的主要來源就是學費。因此,學校必須依據社會用工要求培養(yǎng)更多實用性人才,保證學生就業(yè)率,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入學。在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因素的雙重影響下,民辦高校的管理者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到實用性學科建設,無法加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資金投入,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難以開展;一些管理者甚至認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過是形式工作,對“兩課”的教學課時安排更是能減則減,能刪則刪,對輔導員老師的要求僅僅局限在管好學生、不出問題即可。這些現象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氛圍缺失、思想政治教育課時比例失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實效,導致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民辦高校發(fā)展受阻。
?。ǘ┙處熽犖榻Y構不合理
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體,主要是指高校輔導員和“兩課”教師組成的教師隊伍,分別負責學生的日常教育與課堂教育。民辦高校為在短期內求發(fā)展,大多選擇招納年輕的碩、博畢業(yè)生,使得民辦高校的教師隊伍呈現年輕化的發(fā)展趨勢。教師隊伍的年輕化雖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意,但年輕教師缺乏教育教學經驗,導致“兩課”教師無法及時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問題,輔導員老師面對學生的各種突發(fā)狀況也顯得無所適從。此外,民辦院校教師是所謂的“合同工”,不享有公辦院校的優(yōu)厚待遇,教師歸屬感不強,后顧之憂較多,使得教師工作動力不足,教育教學效果欠佳;很多教師也把民辦高校當做自己的職業(yè)跳板,一旦有機會就會另謀高就,教師隊伍的流動性明顯增強,這不僅會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的連續(xù)性,甚至也會抵消原有的教育成果。
?。ㄈW生素質良莠不齊
民辦高校學生來源廣泛,結構復雜,文化課水平較公辦院校學生稍差,導致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較之公辦院校大學生呈現出以下特點:學生素質普遍不高,自學能力差。學生自卑心理明顯,心理壓力大。實用主義學習動機凸顯,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學習。自我約束力較差,管理困難加大。民辦高校大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突破,要實事求是分析學生的特點,反映學生的需求,解決學生的困難,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三、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途徑
(一)提高民辦高校管理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
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重大問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民辦高校的特殊性要求管理者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要鞏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基礎性地位,合理安排課時、加強課堂管理、嚴格考察制度;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資金投入;開展全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傊獙⑺枷胝谓逃ぷ魅谌雽W生的日常生活,將民辦高校的辦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日常行為,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加強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第一,提高教師待遇,改善教師從業(yè)環(huán)境。民辦高校應該實行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的分類管理辦法,針對教師特點有區(qū)別的提高他們的待遇。對于專職教師,應該在住房、保險、福利、職稱等方面提高他們的待遇,盡可能的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專心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的連貫性。對于兼職教師,要在保證他們底薪的基礎上,按照他們的工作態(tài)度、教學水平和教育效果,給予不同的獎勵,實行“按優(yōu)獎勵”的原則。
第二,組建專業(yè)輔導員隊伍,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層領導者,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最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他們既是教師又是管理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軍。面對學生的復雜性,民辦高校必須組建一支專業(yè)性較強的輔導員隊伍。民辦高校要嚴格把好輔導員隊伍的入門關,堅持進行輔導員隊伍的專業(yè)培訓,提升輔導員的自身素質;要求輔導員實行“以生為本”的管理原則,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區(qū)別管理,切實解決學生困難,疏導他們心理困惑;要充分發(fā)揮輔導員“上傳下達”的功能,使他們及時向學生傳達學校的各項方針政策,同時也及時向學校反映學生的訴求。
第三,提高“兩課”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保證教學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皟烧n”教師是引導學生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引導者,是學生德育教育的實施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開展的基本保障。民辦高校應聘請公辦院校優(yōu)秀教師到學校交流經驗,及時吸收有益的教育經驗;要組建自己的“兩課”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待遇,盡量減少教師隊伍的流動性,形成連續(xù)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四、豐富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首先,提高學生與人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人與人的交往,我們在交往中吸取別人的智慧和經驗,在交往中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并不斷完善自我,在交往中形成團隊精神共創(chuàng)輝煌。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提高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幫助他們融入集體、展現自我;使他們在交往中坦誠表達自己的意愿,體現自主意識;使他們在維護自己正當利益時,又不損害他人利益。要通過這種德育教育方式提升學生的交往的認知力、控制力,最終讓學生畢業(yè)后順利融入社會。
其次,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由于學習、生活、就業(yè)等壓力,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凸顯,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趨勢。高校要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并通過個別咨詢、團體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形式,為有心理困擾的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通過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分析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為其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再次,完善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工作,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擇業(yè)觀念。就業(yè),是大學生最關心的現實問題,也是民辦高校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命線,德育教育不能忽視畢業(yè)生就業(yè)問題。要將對畢業(yè)生進行擇業(yè)、就業(yè)、職業(yè)道德的教育,通過教育引導,使他們樹立就業(yè)信心、轉變就業(yè)觀念,找到理想工作。同時,學校要積極發(fā)揮作用,創(chuàng)造條件、開辟門路,解決學生就業(yè)之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工作,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民辦高校的實效性,需要各方面因素的積極配合,要在教育教學中積累實踐經驗,要在不斷的研究和分析中總結教訓,要在不懈的創(chuàng)新和實驗中形成新的工作方法,使得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統(tǒng)化,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書臣.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2.鄭永扣.大學發(fā)展戰(zhàn)略:理念、目標與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關于其起源及其本質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滕建勇.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5.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M].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
6.李海峰.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理論觀察,2011(4)
7.周更生.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中國成人教育,2007(1)
8.徐左平.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10(11)
9.章建華,焦扣云.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9(2)
(責編: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