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的學生正值生理與心理發(fā)育的階段,同時亦是逆反現(xiàn)象頻發(fā)的時期。本文立足于正視中職學生逆反心理的目標,分析了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并依此結合案例,探討如何開展逆反心理的轉化教育。
關鍵詞:中職學生 逆反心理 青春期 自尊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4(a)-0160-01
逆反心理指的是比較穩(wěn)定的,對客觀事物表現(xiàn)與一般人對立的相反的情緒體驗和行為傾向。逆反心理過重或者不注意調節(jié)和處理,會給學生帶來壓力等障礙,造成感情失控,感情疏遠,關系僵化,形成對立,甚至可能釀成錯誤。我們首先來分析逆反心理的心理成因,并依此探討如何進行中職學生逆反心理的轉化教育工作,鼓勵學生學會調節(jié),鑄造完善的性格心理特征。
1 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1.1 青春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造成的
例如,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向往獨立,對待緊張的學習生活,面對升學的壓力,遇到復雜的人際關系處理問題,隨著活動區(qū)域的不斷擴大,交際面的不斷拓寬,感覺到自己已經是大人了。這時候他們希望得到成人般的尊重,自尊自立心理加強,對待教師管理就不再完全服從,而表現(xiàn)出逆反心理。
1.2 家庭教育的影響
學生在家庭中活動時間占據三分之二,有的父母給予的心理和物質照顧多,對教育也多,造成學生難以容忍承受的壓力,抑制了學生獨立性和人格的成長,家長的粗暴、命令、居高臨下又會給學生帶來不屈服,學生開始尋求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形成學生的反感和抵觸情緒,讓學生逆反。另外,家長的分歧、敵對、爭吵等,又會讓自己矛盾、多疑、神經質,形成逆反心理,造成學生個性不健全,甚至反社會的行為。
1.3 學校教育的影響
教師在教學中不公正,偏愛成績好的或者聽話的學生,對這些學生和風細雨地教育,對成績不好,調皮搗蛋的學生,則是大聲訓斥。這樣,學生會恨老師,上課不聽講,故意搗亂,與教師作對,感情上不接受。教師要創(chuàng)造以社會化學習為中心的活動,并形成各種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占據重要地位,扮演好在集體中自己的地位和角色,學生想要在集體中找到自己滿意的地位,如果不能實現(xiàn),就會形成社會和自己的個性沖突。
例如,有位學生在集體中沒有知心朋友,他向往過好集體生活,實現(xiàn)和睦的交往,他就會用一些手段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形成逆反心理,對學生成長有害,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化教育,激發(fā)轉化。
2 逆反心理的轉化教育
2.1 教育者教育觀念要更新
教師要對學生講清楚逆反心理的轉化的方法,讓學生明白道理,告訴學生逆反心理是學生萌發(fā)獨立意識的表現(xiàn)。逆反心理往往表現(xiàn)出不分是非、不分善惡、一味排斥、一味反對等,也是不成熟,心理簡單的表現(xiàn)。教師經驗豐富,要順從學生的良好愿望,教育關懷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學生進行教育。當然,逆反心理也有積極作用,能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例如,一個中職的學生總是和我調皮,上課的時候,教育他別講話的時候,他會說某某班級干部帶頭講話,讓他別打架,他不服,往往會沖撞教師。教師在班會課的時候夸他個性獨立,讓他當班級紀律委員,并在學生面前夸他個性獨立,能力強,要發(fā)揮優(yōu)點對班級作出貢獻,課后,我多次找他談話,實現(xiàn)溝通,建立朋友般的關懷,這個同學很快轉化,還為班集體建設出力量,幫助管理班級,遇到煩惱也會主動向我請教,心理行為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和學生一起認真分析,做出理性的選擇,發(fā)展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教師教會學生批判地思考問題,客觀地解決問題,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
2.2 教師尊重重視學生
逆反心理的學生常常受到教師的斥責和懲罰,會對教師有敵意,敏感,但更需要教師的諒解和信任。教師要解除顧慮,擺正積極的態(tài)度,調整師生關系,真心地幫助學生。教師要對學生和藹可親、態(tài)度誠懇,多與學生交流溝通,讓學生感受到真誠的友好,消除敵意和戒備心理,多鼓勵學生,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表揚能最有效地教育學生,教師要觀察學生,尊重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讓學生樂于表現(xiàn)自己,改變學生在教師心中的形象。
2.3 創(chuàng)造和諧的氛圍
學生在班級中形成心理活動的空間,教師要重視學生在班級中的心理氛圍,形成民主、寬容、善意的氛圍,改變學生的逆反心理和攻擊性心理和行為。教師組織學生形成良好的教育形式,建立交往范圍,建立生活中經常聯(lián)系,有責任感的教育手段,形成各種各樣的條件,逐步創(chuàng)造好的氛圍,來改進人際關系,讓學生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充實而美好,并在學習上、生活上、行為習慣上給予學生關心和幫助,讓學生消除對立情緒,激勵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接受大家,并受到教益。教師開展教育情境,發(fā)揮教育功能,改進人際關系,消除人際關系的副面影響,改進班級環(huán)境,讓學生熱愛集體交往,改進學生的整體心理面貌。
2.4 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調控學生的情感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調控學生的情感。
例如,班級有個學生,感情豐富,好勝心強,容易好動,急躁,重義氣,但是好感情用事。我制定了這位學生的改進和完善心理人格特征的計劃,平時上課的時候,我端正他的學習態(tài)度,重視感情教育,用智慧來培育他的情感,提高他明辨是非的能力,并重視引導他,改進他的情緒特點,感染學生,用感情讓學生感動,重視實踐行為對學生的教育,重視對這個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的選擇。我還注意在班級給他過生日,用好的集體氛圍感動他,教育他學會控制自己,善于遺忘不滿和副面情緒,給予調控,宣泄,疏通,溝通的渠道,還幫助給他提升境界,通過教師的真誠暗示和激勵教育,幫助學生改變逆反心理,形成積極的特征。
教師要轉變學生心理,控制學生心理,轉化學生心理特點,疏導學生,對學生進行逆反心理的控制和轉化,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參考文獻
[1]何杰.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班主任工作對策分析[J].西部教育研究,2011,11(2):21~23.
[2]李榮華.青春期學生逆反心理的調查與對策—— 以某中學為例[J].廣東科技,2011,20(16):42~43.
[3]潘美云.走進學生心靈,化解學生的逆反情緒—— 小學高年級階段管理中的心理教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26):15.
[4]李紅玲.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處理中學生的逆反心理[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47):27.
[5]王超.以遼西地區(qū)為例探討中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