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是一名中學教師,退休后他患上了神經衰弱,容易疲勞,睡眠質量不好,還常常頭痛。我從報刊上看到放風箏是一項融健身與娛樂為一體的活動。秋季,人們放風箏能夠盡情地呼吸新鮮空氣,吐故納新、舒展筋骨、暢通氣血、健腦益智,近年來國內外不少醫(yī)院采用“風箏療法”治療神經衰弱,功效神奇,于是我建議老爸也來放風箏。
老爸先找來有關風箏的書籍閱讀,開始學習風箏的制作方法和放飛技術。自從迷上風箏,老爸書房的桌子上就擺滿了竹篾、薄紙、綢布、糨糊、剪刀等,老爸制作起風箏來一絲不茍,扎架子、糊紙面、繪圖案等步驟中規(guī)中矩。老爸做的風箏形狀各異、造型優(yōu)美、栩栩如生,嬉戲的彩蝶風箏、威風的雄鷹風箏、輕盈的燕子風箏都是老爸的得意作品。
每當春日融融或秋高氣爽的時候,都是放風箏的絕好季節(jié)。每天早上只要天氣晴朗,老爸矯健的身影就會出現在我家附近的公園里。老爸每次出門放風箏至少要帶上三到五個不同類別的風箏,根據風力挑選最適合放飛的。老爸自豪地說:“雖然放風箏只有拉線、放線、壓線幾個基本動作,看似簡單,其實里邊學問很大呢!同樣一個風箏,遇到會放風箏的人,它可以自由地在藍天翱翔,如果遇到不會放風箏的人,風箏即使上了天,也免不了要栽跟頭?!蹦隄M七旬的老爸在公園里放風箏時一會兒來回奔跑,一會兒收線放線,一會兒仰起身子,一會兒俯下身軀,老爸的風箏成了人們矚目的焦點,他似乎忘記了自己是一個老人,他的心隨著風箏飛翔。
屈指算來老爸放風箏已經8年了,老爸說放風箏時需要手、腕、肘、臂、腰、腿等各個部位協調運動,手、腦、眼并用,放風箏是最好的保健方式?,F在老爸耳不聾眼不花,精神矍鑠面色紅潤,神經衰弱也基本痊愈了。老爸信心十足地表示,等他活到一百歲,他要親自把自己做的仙鶴風箏送上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