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下,各種“管理大師”層出不窮,從大學課堂到機場書攤,到處都充斥著他們激昂的聲音和夸張的動作。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不過是曇花一現,鼓吹的理論也很快被人們忘記。但有一個人對這個頭銜當之無愧,他撰寫的管理學著作已經賣出了700多萬冊,他的作品調研充分扎實,字字珠璣,揭示了許多大公司成功的真諦,因而被經理人奉為“管理寶典”。他就是曾風靡中國的《從優(yōu)秀到卓越》和《基業(yè)長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最近,他的新書《選擇卓越》在中國大陸上市,再次受到熱捧。
靠兩本書確立大師地位
柯林斯的祖父吉米·柯林斯曾經是美國著名軍用飛機制造商格魯曼公司的首席試飛員,上世紀30年代曾風光一時,不幸的是,1935年,他在一次試飛F3雙翼飛機時墜機身亡。后來,他的自傳被改編成電影《試飛員》,著名影星克拉克·蓋博擔任主角,向觀眾展現了吉米精彩的一生。為了紀念祖父,柯林斯出生后,父親給他取名吉姆。
柯林斯1958年出生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后來考入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畢業(yè)后留校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他一直致力于管理理論的研究與實踐,曾在麥肯錫、惠普和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等大公司擔任過管理職務,還在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美國女童子軍、教堂領導人網絡以及海軍陸戰(zhàn)隊等機構實踐自己的管理理論。1992年,他獲得了“杰出教育獎”。
1994年,柯林斯和同為斯坦福教授的杰里·波勒斯聯手撰寫了《基業(yè)長青》一書。該書在《商業(yè)周刊》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了6年之久,并被譯成29種語言。這本書選取了18個卓越非凡、長盛不衰的公司的成功經驗,向人們揭示了基業(yè)長青的秘訣??铝炙乖跁刑岢隽撕芏囝嵏残缘墓芾砝砟睢TS多人認為一家公司的持續(xù)成長依賴于幾位優(yōu)秀CEO的運作,但柯林斯告訴人們,企業(yè)里有一群聰明人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敢于進行新嘗試,比擁有一個有魅力的領袖更重要;而擁有一個核心的理念并為之奮斗,則是企業(yè)持續(xù)成長的關鍵所在。書中還寫道:“利潤是生存的必要條件,而且是達成更重要目的的手段,但對很多高瞻遠矚的公司而言,利潤不是目的。它就像人體需要的氧氣、食物、水和血液一樣,這些東西不是生命的目的,但沒有它們,就沒有生命。”偉大的公司應該有“利潤之上的追求”,如價值觀、社會責任等,而且必須具體可行。在《哈佛商業(yè)評論》評選出的20世紀90年代兩本最重要的管理書籍中,《基業(yè)長青》就是其一,因為“它超越了連篇累牘的專業(yè)術語,拒絕追逐時尚,發(fā)現了使杰出公司出類拔萃的永恒品質”。
1995年,柯林斯回到博爾德市,成立了一個“管理實驗室”,專心從事研究、出書和教學工作。他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又出版了5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從優(yōu)秀到卓越》。該書出版于2001年,柯林斯選取了1965年以來《財富》雜志500強的1400多家公司作為研究對象,發(fā)現其中只有11家公司實現了從優(yōu)秀到卓越的跨越,他在書中揭示了跨越成功的秘訣。
柯林斯在書中提出的“五級領導力”理論最受企業(yè)管理者歡迎,他把優(yōu)秀領導者的領導力分為5級:第一級指個人能力,第二級是團隊技巧,第三級是管理能力,第四級是傳統觀念上的領導能力,第五級則是一種“超常能力”,是謙遜的品質與堅定的職業(yè)意志的結合。企業(yè)要走向卓越,管理者應該時刻追求擁有第五級領導力,成為企業(yè)的精神和道德領袖。
在柯林斯的觀念中,備受業(yè)界推崇的喬布斯并非一個好的領導者,蘋果也算不上卓越的公司。他在2008年的一次采訪中說:“貝多芬從沒有領導過什么,他寫了9部美麗的交響曲。喬布斯把蘋果公司作為他的交響樂隊,用來創(chuàng)造偉大的事物。他把公司作為實現他創(chuàng)造力的工具,而不是為了打造卓越的公司。如果喬布斯消失了而蘋果公司作為卓越的公司繼續(xù)存在,那時你才可以說他打造了卓越的公司。那些卓越公司的締造者,最終的遺產是公司。喬布斯最終的遺產,在我個人看來,會是那些令人驚嘆的個體創(chuàng)造。我像景仰貝多芬一樣景仰喬布斯,但我不把他看作領導者,我把他看作創(chuàng)造者?!?011年喬布斯逝世后蘋果的表現,讓人不得不佩服柯林斯的預見性。
《從優(yōu)秀到卓越》一出版就受到熱捧,被譽為是“上億美元也買不來”的研究成果,登上《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商業(yè)周刊》等媒體的暢銷書排行榜,并先后被翻譯成35種語言,全球銷量400多萬冊。
《選擇卓越》是柯林斯和莫滕·漢森合著的新作,2011年在美國出版。他們在全美國2萬多家公司中,從領導力、公司愿景、組織架構、運營模式等11個維度進行了篩選,找出了西南航空、英特爾等7家安然度過產業(yè)逆境與動蕩并保持高速增長的企業(yè),對其進行研究。他們發(fā)現,最優(yōu)秀的領導者并不比其他領導者更具有冒險精神、遠見或創(chuàng)造性,反而更恪守紀律,更注重實踐驗證,更為焦慮。在此基礎上,柯林斯對《基業(yè)長青》和《從優(yōu)秀到卓越》中的管理思想進行了補充和發(fā)展,指出:在一個混亂的、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創(chuàng)新本身并不是一張王牌,更重要的是適度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將創(chuàng)造性與紀律相結合的能力。
柯林斯的作品和理論不僅吸引了眾多公司經理,連球隊教練、學校校長和牧師等需要領導能力的人群也成為他的“粉絲”。目前,他是《哈佛商業(yè)評論》、《商業(yè)周刊》、《財富》等頂級商業(yè)媒體的固定撰稿人,擁有一大批忠實讀者。
苦行僧式的創(chuàng)作方式
柯林斯的“管理實驗室”看起來和別的公司沒什么區(qū)別,只不過門口有一個不大的標志,上面寫著“猩猩工廠”,旁邊的皮沙發(fā)上還坐著玩具猩猩“好奇的喬治”——這是一個誕生于1941年的卡通形象,最大的特點是喜歡問問題??铝炙狗钚械氖恰靶〖词敲馈钡慕洜I理念,公司只有5名正式雇員。這種理念來自他與導師、已故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的一次對話。后者告誡他說:“如果你的目標是生產思想,就一定不要建一個龐大的機構,否則你會因為疲于管理一個大機構而無暇創(chuàng)造思想?!?/p>
柯林斯的研究都是圍繞某個問題展開的。例如“為什么有些公司能夠一直成功”、“為什么有的公司能夠從優(yōu)秀邁向卓越”、“為什么有些公司能夠在動蕩時期照樣繁榮”等。在柯林斯看來,“這些問題像狼一樣緊緊抓住我的喉嚨,讓我欲罷不能”。他的著作《大公司是如何倒下的》就是2004年秋天在西點軍校的一次研討會上產生的點子。參加研討的有12位將軍、12位高級經理人和12位非營利機構的負責人。討論間歇,一位CEO問了柯林斯這樣一個問題:“你是怎么判斷一家成功的公司開始走下坡路呢?”這個問題讓他深思。此后不久,他寫了一篇文章想闡述這個問題,但總覺得沒有說透。經過近5年的研究準備,2009年他出版了《大公司是如何倒下的》一書。
一旦確定了一本書的選題,柯林斯就著手進行資料搜集與初步分析研究,這個階段他主要借助大學生研究團隊。這個團隊最多時有12人,通常在暑期工作。雖然研究團隊只從事輔助性的工作,但柯林斯對隊員的選拔標準極其苛刻。這些助手通常來自斯坦福大學或科羅拉多大學,面試前,柯林斯會盡可能多地了解應聘學生的情況并做出評估,“如果他們在過去一年的學業(yè)記錄中有一點瑕疵,我都不會考慮他們,因為我需要那些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的人”。
在經過了前期的重重篩選之后,柯林斯才會與應聘者見面?!拔易羁粗?個品質,分別是聰明、好奇、追求完美和勇于挑戰(zhàn)權威。我要找的是那種不唯上、有獨立思考精神的人。我最喜歡的一個研究人員就是這樣,他上過普林斯頓大學,主修中世紀文學,后來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這就叫獨立思考,他參加我的團隊,是因為他不會在乎我想什么?!痹诖_定研究團隊后,柯林斯就會給他們布置研究任務,通常要求團隊成員梳理成百上千家公司過去幾十年的數據,以期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或趨勢。有時一本書的研究成本,可能會高達數十萬美元。
研究結束后,柯林斯開始把自己關在書房里撰寫初稿。“我把它稱為‘洞穴模式’或‘和尚模式’,因為這是長達數月的苦行僧式的生活。寫作過程沒什么樂趣可言,可以用痛苦、折磨或殘忍等詞來形容。”讀者會發(fā)現柯林斯的作品語言平實,但絕對稱得上字斟句酌,“每句話都通過了壓力測試”。他的寫作速度很慢,“每天寫一頁對我來說已經是飛快了”。一本36頁的小冊子《從優(yōu)秀到卓越(社會機構版)》花了他近兩年時間,結果取得了40萬冊的不俗銷量。
一本書的初稿完成后,柯林斯會把它分別送給朋友和同事閱讀,要求他們提意見。為了鼓勵大家暢所欲言,他會在初稿封面打上“糟糕的初稿”幾個大字,“這會讓大家打消顧慮——既然吉姆都知道它不怎么樣了,不如我們來告訴他它哪里差勁兒”。與柯林斯合作《基業(yè)長青》的波勒斯也是他的老師,曾教給他許多研究方法。他這樣評價柯林斯:“吉姆是個非常有趣的綜合體,他具有令人吃驚的創(chuàng)造性、紀律性和徹底性。”
嚴苛的個人生活
作為管理大師,柯林斯的個人生活中也充滿了嚴謹的管理與規(guī)劃。他與妻子瓊妮·厄恩斯特相識于1980年春天,當時兩人都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一起參加了一場8英里長跑。4天后兩人就訂了婚,當年下半年舉行了婚禮。一天吃早飯時,瓊妮流露出想參加鐵人三項比賽的想法,并表示自己有實力奪冠。當時已經在惠普公司工作的柯林斯很快辭了職,全心幫助她訓練,并與包括耐克和百威在內的公司洽談贊助合同。瓊妮沒有讓他失望,贏得了1985年夏威夷鐵人三項比賽的冠軍。當時兩人中妻子的名氣更大些,以至于許多人都以為柯林斯的名字是“吉姆·厄恩斯特”。時至今日,他在談到妻子時還戲稱:“我們家是股份制,每人50%的股份,不過她擁有所有的表決權!”
攀巖是柯林斯最熱愛的運動?!皩ξ襾碚f,攀巖是終極的教室,在里面可以找到人生每個層面的啟示,包括企業(yè)、管理、領導和科學研究。這種運動通常不給犯錯的人第二次機會——死亡終結一切學習。但我很幸運,能從錯誤中存活,而且學到了對生活與工作都非常有用的啟示?!?0歲生日前,柯林斯決定送給自己一份禮物:攀登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里的酋長峰。這是一塊3000英尺(約合914米)高的陡峭巖石,大多數攀登者會花上一兩天來登頂,柯林斯則希望在24小時內搞定,為此他提前18個月開始訓練。他找了一位年輕力壯的搭檔,研究了約塞米蒂過去100年來的天氣模式,以此確定最佳攀登時間。最終,他只用了19個小時就登上了山頂。
多年前,柯林斯就給自己的時間做出了嚴格規(guī)劃:要把一半以上時間花在創(chuàng)造性活動,如研究和寫書上,另外30%的時間花在教學上,剩下的20%安排其它。為此,他隨身帶著一塊有3個計時器的秒表,每轉換一項活動就摁下計時器,然后定期把每天做各項活動的時長錄入到電子表格里,以嚴格管理自己的時間??铝炙箤ψ约旱木毠芾砩踔裂由斓搅舜采?,他認為一個人在10天內的睡眠時間要達到70—75小時,否則會影響工作效率。為此,柯林斯專門到睡眠實驗室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并將在枕頭上度過的時間都記錄下來。
作為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師,柯林斯接到的演講邀請絕對稱得上絡繹不絕。他的出場費高達每場6.5萬美元。但他從不貪多,每年控制在20場左右,其中1/3還是給非營利組織所做的無償演講。他從來不為自己的作品做推廣活動,花錢也不大手大腳,夫妻倆仍住在16年前買的老房子里。
由于柯林斯在管理方面的獨到見解,許多公司還想請他做咨詢,但他盡量推辭,只有在對該公司確實感興趣并且其經理人愿意親自上門時他才答應,兩個半天的咨詢收費6萬美元。其間他會問一些非常尖銳的問題,卻很少提供答案?!拔沂翘K格拉底式的。我的問題咄咄逼人,挑戰(zhàn)他們的底線,但我只會讓他們自己拿出解決方案,我不會替他們想出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