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英
[摘 要] 隨著特色農業(yè)種植的快速發(fā)展,農業(yè)種植中出現一些問題制約著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本文中主要介紹了茶樹的種植過程中防止干旱,減少災害,促進增產增收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茶樹 抗旱減災 技術 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11-0137-01
今年以來,我省降水持續(xù)偏少、時空分布不均,干旱造成的影響逐步蔓延,給需水較多的茶樹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對新植幼齡茶園形成了巨大威脅,應采取綜合措施抗旱減災,確保茶葉正常生產。
一、現狀
由于受干旱影響,成齡茶樹生長滯緩,部分老葉逐漸變成黃綠色或褐紅色,加上部分茶園受小綠葉蟬等病蟲危害,嚴重者干焦脫落。茶樹的發(fā)芽期推遲,發(fā)芽率降低,芽葉瘦弱、嫩度差、苦味重,夏、秋茶的產量和品質都受到重大影響。幼齡茶樹受旱害尤為嚴重,其原因是幼齡茶樹的根系欠發(fā)達、分布較淺,抗干旱能力差,特別2010年秋季以來新植的茶園,在早春遭受低溫雪凝凍害后,尚在恢復中,抗逆能力較差,在持續(xù)干旱天氣影響下,容易造成幼齡茶樹芽葉枯萎、脫落,甚至干枯死亡。
二、對策
1.補救措施
1.1茶園灌溉。當茶園土壤含水量降到田間持水量的60~70%時,茶樹生長發(fā)育受阻,低于60%時,旱象明顯。因此,有條件的地區(qū)應及時利用山塘、水窖蓄水進行灌溉。灌溉宜采用噴灌、溝灌、澆灌等方法進行,以噴灌效果較好。對新栽幼苗、苗圃地茶苗灌溉時,務必灌足澆透,若只是表面澆濕,不但收不到效果,反而會引起死苗。旱情嚴重時,應連續(xù)澆灌,不可中斷。
1.2覆蓋保濕。利用作物桔桿、山草、綠肥、薄膜等材料覆蓋茶園行間土壤,減少水分蒸發(fā),保持土壤濕度。在茶樹行間空隙地均勻鋪草,以鋪草后不見土為原則,鋪草厚度為8~10厘米之間,每畝鋪草1000~1500公斤。鋪草后,最好用土再覆蓋,預防火災。有條件的茶園,可在培植茶樹時試用土壤保濕劑(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保持土壤水分。幼齡茶樹,宜覆蓋地膜,一般為白色聚乙烯薄膜,厚度約0.015毫米,薄膜寬度根據茶行寬度選擇相應規(guī)格。地膜覆蓋前,澆足底水。單條栽茶樹,可將薄膜裁成兩半,從茶行兩側對向鋪膜,使茶苗地上部露出薄膜,對接處用土壓實;多條植茶樹,一般采取從茶行的一端鋪向另一端,需要在薄膜覆蓋到茶苗的位置上戳開無數小口,讓茶苗從薄膜中鉆出來,鋪好地膜后兩側用土壓實,在膜上再蓋一層土,防止地膜破損。
細心操作,避免損傷茶苗。
1.3松土保墑,培土護苗。茶園行間淺耕松土,切斷表土毛細管,可直接減小水分蒸發(fā),保持土壤含水量;茶苗根腳培土,加厚根部土層,可降低熱輻射,減少水分蒸騰。培土應從茶苗50厘米外的行間挖取,培土厚6~7厘米,寬15~20厘米。必要時將茶園周邊、背溝、水溝的泥土或枯枝落葉壘到茶樹腳下,改善水熱條件,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
1.4合理施肥。旱害期間,暫停施用固體肥料,改用兌水澆施,葉面噴施,或施用液體農家肥料(清糞水、沼液肥等);旱后及時追肥,掌握數量由少到多,濃度由小到大的原則。
旱害后,茶園選擇雨后增施速效氮肥和鉀肥,補給養(yǎng)分,促進茶樹修復生理機能。畝施15~25公斤尿素加適量鉀肥,并采用挖溝一施肥一覆土的辦法施肥。建議用0.5%尿素或0.5%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根外追肥,或采用成都廣地綠色工程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想不到”SOD有機生物微肥50毫升+7克磷酸二氫鉀(98%KH2 P04),兌水15公斤混合噴施于茶樹蓬面,以盡快修復樹勢,提高產量。
此外,可結合中耕除草追施糞肥,在幼年茶樹旁邊開6—7厘米深的溝澆施稀薄人畜糞尿(糞液約含10%),既可壯苗,增強茶樹抗旱能力。
1.5施用葉片保護劑。干旱時期葉面噴施1/200~1/5000阿司匹林(復方阿司匹林為1/5000),能有效提高茶樹的生理抗旱能力。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是一種可用于保護植物葉片的制劑,它可以阻止病原菌對植物的入侵擴散,殺死和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并可改變葉片氣孔的開閉時間,有效保持葉片水分不受損失。用3WBJ多功能靜電噴霧器可實現噴灑面積廣、霧滴均勻,相對省工省時。
1.6適度修剪。旱災嚴重的茶樹,及時剪掉枯黃或干焦的枝葉,減少水分蒸發(fā)和壞死組織向下漫延;早后應對干死茶株及時進行補植,確保茶園全苗整齊。修剪時刀具應鋒利,幼齡茶樹修剪時避免引起根系松動。
1.7做好補植。今年的旱情對新植茶園影響最大,旱后應視情況及時進行灌溉和補植,確保茶園全苗整齊。缺乏灌溉條件的新植茶園,也應及時在新植茶苗四周再培土覆蓋,并剪掉多余的枝葉,減少水分蒸騰散失。
1.8合理采摘。旱害落葉嚴重的茶園,春茶萌發(fā)后,應適當留葉采摘養(yǎng)蓬,讓茶樹盡快恢復樹勢,煥發(fā)生機。避免強抓濫采,切忌老嫩“一掃光”。
1.9注意防治病蟲害。旱害后恢復期的茶樹,樹勢較弱,抗逆性差,應注意預防病蟲為害。病蟲害主要有小綠葉蟬、茶餅病、白星病、赤葉斑病、茶尺蠖、茶毛蟲、蚧類、螨類等,必須及時防治。藥量濃度宜低,最好選擇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進行。幼齡茶樹枝葉幼嫩,易受小綠葉蟬、茶毛蟲等危害,可選用天王星、吡蟲啉、綠穎等農藥進行防治,促進幼齡幼茶樹健壯生長。
2.預防措施
2.1建立生態(tài)茶園,行問合理間作。茶園四周或茶園內不適合種茶的空地植樹造林。主要道路、溝渠兩邊種植行道樹,梯壁坎邊種草。
2.2茶園內間作柳杉、銀杏、板栗等經濟林木,每隔3~5行茶樹間作一行,株距3~5米,遮光率控制在30~35%。
2.3選用抗旱良種。
2.4做好水利設施建設。
參考文獻
[1]陳娟. 貴州茶樹抗旱減災恢復技術和預防措施[J]. 貴州茶葉,2013,02:15-16.
[2]茶樹抗旱減災技術措施[J]. 中國茶葉,201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