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本報記者 王 渠日本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22日起訪問中國,將向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轉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親筆信,試圖緩解兩國目前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僵局,并為中日首腦會談牽線搭橋。日本時事通訊社21日稱,山口將向中方提議“擱置釣魚島爭議,留給后代智慧解決”,建議雙方都不要派軍機到釣魚島上空。公明黨是日本現政府聯(lián)合執(zhí)政黨,山口訪華被期待成為中日關系的“轉折點”。但旅日學者庚欣21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山口的積極表態(tài)是否有足夠分量影響安倍,這種緩解的傾向能否變成日本政壇主流,還有待觀察。 山口那津男此次訪華從一開始便吸引了諸多目光。《朝日新聞》20日稱,這是安倍政權成立后,日本執(zhí)政黨干部首次訪問中國。公明黨對外發(fā)表公告稱,該黨認為“日中關系是一個應該考慮日本的國家利益、國民利益以及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等基礎上處理的重要課題”,“從通過政治對話打開日中首腦會談之門的角度來看,此次訪問意義重大”。關于釣魚島問題,“公明黨將堅持過去的觀點,即尖閣諸島是日本固有領土,但同時認為因為這個問題導致日中關系停滯、加深互相對立并不是雙方真正期望的,可以從大局觀出發(fā)改善雙方關系”。據《產經新聞》報道,19日晚,安倍會見山口,委托其帶去給中國領導人的親筆信。安倍稱,“(日本和中國)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摩擦,希望通過不斷的政治對話邁出改善關系的第一步”。 時事通訊社21日稱,山口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中日現在釣魚島問題上摩擦不斷,難以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這個時候暫時擱置問題,也是大智慧”。報道稱,山口所指的是1972年中日實現邦交正?;瘯r,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和中國總理周恩來所達成的對釣魚島問題“擱置爭議”的方針。此外,山口還對連日來中國公務船和飛機頻繁出現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和上空表示憂慮,并稱為避免不測事態(tài),將向中方提議中日盡快就海上安全聯(lián)絡機制達成共識,同時建議中日雙方軍機都不要出現在釣魚島上空。公明黨曾為中日實現邦交正?;鞒鼍薮筘暙I,2010年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后,山口也曾作為首個政黨領袖訪華,為中日關系破冰斡旋。 與此溫和態(tài)度相對比的是,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1日在記者會上稱,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指責中國挑戰(zhàn)日本對釣魚島管轄權的言論表示“歡迎”,并稱對中國的反應“非常遺憾”。20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駁斥希拉里的言論稱,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美方言論罔顧事實,不分是非,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庚欣21日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公明黨和自民黨聯(lián)合執(zhí)政有很長時間了,其間公明黨的溫和態(tài)度有多次體現。自民黨小泉純一郎執(zhí)政期間參拜靖國神社,作為聯(lián)合執(zhí)政黨的公明黨曾表示反對,但對于一黨獨大的日本政治,公明黨的不同意見影響甚微。安倍執(zhí)政后,公明黨也表現出類似表態(tài),這代表了公明黨的立場,不是假話,但這是否有足夠分量影響安倍,這種緩解的傾向能否變成主流,還有待觀察。日本政府當家不做主,在美國的支配下和本國政治的互動下,日本偏向哪一邊都會遭遇阻力。財團法人日本漢語導游學會名譽會長劉剛認為,中日雙方高層要恢復接觸的呼聲不小,但日本首先要拿出誠意,不管派誰訪華,即使是安倍來,日本的態(tài)度是第一位的。安倍派山口訪華并帶來給中國領導人的親筆信,主要是利用公明黨和中國一直友好的態(tài)度。但應該看到,雖然公明黨和自民黨聯(lián)合執(zhí)政,但山口并非安倍內閣成員,因此山口的表態(tài)有多大影響力還需要打個問號。至于安倍到底要采取什么進一步的對華策略,要看美國的態(tài)度。 與此同時,中日雙方仍在進行角力。日本海保部門稱,21日上午,3艘中國海監(jiān)船再次進入釣魚島12海里海域。日本第11管區(qū)海上保安本部稱,這是中國海監(jiān)船時隔2日再次“入侵”釣魚島,日方向中國海監(jiān)船發(fā)出警告,中國“海監(jiān)137”則回應稱,這里是中國領土。同日,日本時事通訊社發(fā)表對近1300名日本民眾的民調結果稱,贊成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受訪者比例達56.7%,不贊成的有26.6%。報道稱,這可能是因為釣魚島問題導致日本民間對華感情惡化所致。雖然被調查者沒有明說是否該在首相在任期間參拜,“但如果贊成參拜的輿論呼聲增強,將對首相的判斷造成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