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平 曾惜秋 張玉梅 肖艷華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傳染病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Fibroscan無創(chuàng)性評估肝脂肪變應用價值
董艷平 曾惜秋 張玉梅 肖艷華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傳染病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目的:了解瞬時彈性記錄儀(Fibroscan)測定評估肝脂肪變程度的應用價值。方法:16例經肝活檢病理診斷肝脂肪變患者,同時行fibroscan及彩超檢查脂肪變程度。結果:16例肝脂肪變患者,彩超診斷12例,診斷正確率75.0%,fibroscan診斷15例,診斷準確率93.7%;結論:Fibroscan的CAP測定評估肝脂肪變準確率明顯高于彩超檢查。
fibroscan;無創(chuàng)性評估;肝脂肪變
正常人肝臟中脂肪含量為2%~4%,當脂肪(主要為甘油三酯)的積聚超過肝臟重量的5%,或者肝組織中5%以上的肝細胞發(fā)生脂肪沉積時稱為肝脂肪變[1]。本研究旨在探討最新型的瞬時彈性成像(Fibroscan)儀器為我們提供的無創(chuàng)性測量定肝脂肪變程度的應用價值。
1.1 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經肝活檢病理診斷為脂肪肝患者16例,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齡38歲。
1.2 儀器 Fibroscan是法國Echosens公司的專利產品瞬時彈性掃描儀,探頭為M型探頭。彩超是美國GE Log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4.0MHz。
1.3 方法 全部患者同時做彩超及Fibroscan檢查。檢測方法:Fibroscan檢測區(qū)域選擇右側腋前線至腋中線第8、9肋間,連續(xù)成功檢測10次,取中位數(shù)作為最終測定測果,記錄其CAP值并以dB/m表示。大于238dB/m者診斷為肝細胞脂肪變性>5%的肝脂肪變。彩超檢查患者平臥位,檢測區(qū)域同上,根據肝臟形態(tài)飽滿、回聲細膩、前場增強后場衰減的影像學特點進行診斷。
本研究入組病例16例患者,其中彩超檢查根據患者肝臟體積增大、形態(tài)飽滿、回聲前場增強后場衰減等圖像特征診斷為脂肪肝12例,正常者4例,診斷正確率75.0%;Fibroscan測定肝脂肪變者15例,正常者1例,診斷準確率93.7%。
肝脂肪變在人群中發(fā)生率逐年升高,而且病因各不相同,肝脂肪變的存在對于肝酶升高病因的判定、抗病毒藥物選擇、療效評價等存在諸多影響。研究顯示,早期的肝脂肪變病程是可逆的。因此,早期準確評價肝脂肪變性程度對指導臨床治療,改善預后有重要價值。目前肝脂肪變的診斷基本上主要根據詢問病史、體檢、生物化學檢測、影像診斷及肝組織活檢。肝組織活檢是診斷的“金標準”,但該檢查為侵入性,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和風險,并且存在抽樣誤差和標本穿刺偏倚現(xiàn)象等缺點[2~3],且于病理醫(yī)師的經驗有關,難于反復進行,也不適宜作為動態(tài)監(jiān)測及評估病情的檢查方法。而法國Echosens公司的專利產品瞬時彈性掃描儀(Fibroscan)作為最新型的無創(chuàng)性評估診斷儀,為我們提供一種安全、準確的診斷方法。
本組16例研究對象,超聲僅診斷12例,其中4例診斷為假陰性,分析原因除了超聲作為一種物理診斷方法,對操作者和儀器有一定的依賴性之外,有文獻研究證明,超聲作為影像學檢查的常規(guī)手段,雖然廉價易得,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脂肪肝的診斷,但是當肝脂肪變程度低于30%時,超聲檢出能力大大降低[4]。
本組16例研究對象,F(xiàn)ibroscan正確診斷15例,1例CAP值169dB/cm診斷為正常,分析原因該患彩超檢查為不均質性脂肪肝,考慮首次檢查取樣區(qū)域為正常肝組織,后在彩超引導下,重新選擇取樣區(qū)域,測得CAP值為269dB/m,符合臨床診斷脂肪肝。
Fibroscan基于動態(tài)控制瞬時成像技術(vibration-controlled transient elastograph,VCTE),利用超聲在介質中傳播時可以產生顯著的衰減的原理,當超聲頻率固定時,衰減系數(shù)(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以dB/m表示,CAP是在Fibroscan的基礎上重新定義的新參數(shù),利用CAP值與肝脂肪變程度呈正相關的原理,來定量檢測人體內肝臟脂肪變程度。其優(yōu)勢為安全無創(chuàng)、定量、無輻射性、無潛在風險和并發(fā)癥,理論上,CAP測量的體積是肝活檢組織條的100倍,不存在抽樣誤差。與超聲等其它影像學檢查比較,敏感性更高,可區(qū)分出肝臟10%以上的脂肪變。該檢查不僅大大提高了肝脂肪變的檢出率,為肝脂肪變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和預防提供了可能,同時還能夠用于不同階段病情的監(jiān)測與評估。但是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組中1例患者是非均質性脂肪肝,因取樣區(qū)域偏差,導致診斷假陰性,且雖然其取樣體積理論上較肝穿大 ,但是仍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肝臟的完整情況。
綜上所述,F(xiàn)ibroscanr的CAP測定在評估肝脂肪變方面較彩超更為準確,是一種新的無創(chuàng)診斷方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是,其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得到廣泛使用,所以其診斷價值仍需要更多的驗證和研究。
[1]SassoM,Miette V,Sandrin L,et al.The controlled ed attenuationparameter(CAP):a novel tool for the non-invasive evaluation of steatosis using Fibroscan. Clin Res Hepatol Gastroenterol,2012,36:13-20.
[2]王炳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診斷 [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8,16:808-810.
[3]Friedrich-Rust M,Hadji-Hosseini H,Kriener S,Herrmann E,Sircar I,Kau A,Zeuzem S,Bojunga J.Transient elastography with a new probe for obese patients for non-invasive staging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Eur Radiol 2010,20:2390-2396.
[4]Roldan-Valadez E,F(xiàn)avila R,Martínez-López M,Uribe M,Méndez-Sánchez N.Imaging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hepatic fat content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nn Hepatol,2008,7:212-220.
R445.1
A
1007-8517(2013)06-0055-01
20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