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共二大與黨的群眾工作

      2013-01-30 03:57:14葉成林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 2013年3期
      關鍵詞:中共二大決議案中國共產黨

      □李 蓉 葉成林

      (1.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第一研究部,北京 100080;2.中共中央黨校 圖書館,北京 100091)

      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黨的歷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大會。大會不僅提出了著名的民主革命綱領,還通過了《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等重要文件,對中國共產黨以后的發(fā)展壯大,特別是黨的群眾工作,有著精辟的論述。深入研究黨的二大文件,重溫大會黨和群眾關系、黨的群眾工作的有關論述,對于我們在新的形勢下加強群眾觀念,做好黨的群眾工作,很有現實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應該是一個“大的群眾黨”

      中共二大通過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全文816個字,是總結黨成立一年來的組織建設工作,服從、服務于中共二大黨章并與之配套的一個重要法規(guī)。在這個文件中,第一次在黨的歷史上提出了黨應該是一個“大的群眾黨”的重要觀點。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成立的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為什么又說它是一個“群眾黨”呢?中共二大在《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中,深刻地闡明了“群眾黨”的含義和意義。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共產黨必須以群眾為自己的堅實基礎

      《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不僅澄清了黨的性質問題上的一些模糊認識,還精辟地闡明了黨和群眾的關系,強調共產黨“應當是無產階級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眾組織起來為無產階級之利益而奮斗的政黨,為無產階級做革命運動的急先鋒”。[1]P162“群眾黨”的概念,將黨和群眾緊密結合在一起,說明這個黨是以群眾為基礎,為群眾謀利益的。這個黨是以廣大群眾為黨的組織基礎的。當然,這個組織基礎中最重要的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而包括無產階級在內的廣大群眾,都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生存的可能和希望。因此,中國共產黨不能沒有群眾,不能離開群眾。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就是組織和領導廣大群眾,為群眾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和目前利益而奮斗。中國共產黨離開了群眾,就象魚兒離開了水,不能生存。

      (二)中國共產黨必須到群眾中去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以爭取群眾的利益為宗旨,以組織群眾行動為任務。因此,中共二大決議案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必須要“到群眾中去”。[1]P162這里所說的群眾,包括非常寬泛的對象,中國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階級,一切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群眾,都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基礎。中國共產黨要代表群眾利益,要為群眾而奮斗,就必須深入到群眾中間,去了解群眾的愿望,了解群眾的疾苦,進而提出適合大多數群眾要求的綱領和任務,再帶領群眾為之奮斗。中國共產黨沒有也不能有自己的小團體或一黨的私利,它的奮斗目標完全是為著人民群眾的利益,完全是為人民服務的。

      (三)中國共產黨決不能脫離群眾

      中共二大決議案明確指出:“我們共產黨,不是‘知識者所組織的馬克思學會’,也不是‘少數共產主義者離開群眾之空想的革命團體’”。這主要是針對中國共產黨產生時存在的一種認識誤區(qū)而言的。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特別是十月革命以后,許多進步的知識分子熱心于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并組織起不少進步團體,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還有一些人組織了帶有空想社會主義性質的團體如工讀團等。但是,中國共產黨和這些學者的研究團體和空想團體有著本質區(qū)別,中共二大決議案對此嚴格地劃清了界限,說明中國共產黨既“不是講學的知識者,也不是空想的革命家”。因此,中國共產黨的活動,“不必到大學校、到研究會、到圖書館去”。那么,中國共產黨到哪里去呢?回答是十分明確的:到群眾中去,中國共產黨決不能脫離群眾。而那些知識分子的學會和空想共產主義者的革命團體,通常是和群眾相脫離的。中共二大強調這一點,決不是無的放矢。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來闡明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特點,中國共產黨和其他組織的區(qū)別所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性質決定了它不能脫離群眾,否則就同其他的學術團體、空想性質的革命團體沒有區(qū)別了。

      (四)中國共產黨要組成一個“大的群眾黨”

      中共二大決議案提出,中國共產黨要組成一個“大的群眾黨”。中共二大提出這個口號時,僅有195名黨員。在當時擁有幾億人口的這樣一個大國,這樣的黨員數量顯然不能適應黨所承擔的領導責任。因此,要發(fā)展黨的組織,組成一個大的群眾黨,當時就作為黨的組織發(fā)展要求而明確提了出來。這無疑是一項艱巨而必須完成的任務。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對黨的性質和黨與群眾的關系,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能夠比較自覺地把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作為自己堅實的群眾基礎,在自覺地跟學者的學會、空想的團體劃清界限之后,明確提出了必須到群眾中去的任務,并要求自己在為群眾利益奮斗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大的群眾黨”。[1]P16290多年后的今天,重溫建黨初期中共二大提出和闡述的群眾觀點,仍然讓人感動。

      中國共產黨人能夠提出上述觀點,并對黨和其他團體的區(qū)別、黨和群眾的關系有較為深入的認識,決不是偶然的。這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和黨的初期實踐以及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根本觀點。中共二大時,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已經有了初步但卻是較好的了解和掌握。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因此,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充分認識人民群眾在推動歷史發(fā)展中的偉大作用,正確對待政黨與群眾的關系。中國共產黨人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就已經注意到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基礎的群眾觀。1920年12月1日,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就在《新青年》第8卷第4號發(fā)表的《唯物史觀在現代史學上的價值》一文中指出,在唯物史觀看來,“一個個人,除去他與全體人民的關系以外,全不重要,就是此時,亦是全體人民要緊的,他不過是附隨的。生長與活動,只能在人民本身的性質中去尋,決不在他們以外的什么勢力”。[2]P318-319這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早期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接受和理解。雖然其具體表述未必完全準確,但基本觀點是正確的。到中共二大召開時,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更為豐富和深化,對群眾問題更重視。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近代中國革命的主力軍。中共二大初步總結了中國近現代以來的歷史,人民群眾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的經驗教訓,也包括黨成立前后開展群眾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這些經驗對中共二大提出“群眾黨”的觀點也有重要作用。還在中共一大召開時,中國共產黨的另一位主要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雖然沒有參加大會,但是讓包惠僧攜帶了他給各代表的信向大會提出了關于組織與政策的四點意見:1、黨員的發(fā)展與教育;2、黨的民主集中制的運用;3、黨的紀律;4、群眾的路線,要求大會在討論黨綱黨章時予以注意。陳獨秀所說的群眾的路線,應該是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黨的群眾路線的最初發(fā)端。從中共二大宣言可以看出,早期的共產黨人從中國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歷史中認識到:“被壓迫的中國勞苦群眾最要明了現今世界大勢,才能從受壓迫的痛苦中加快的救出自己來?!盵1]P126陳獨秀1920年2月到上海后,就深入工人群眾。所以他在創(chuàng)建黨的活動中也感受到黨的群眾基礎和群眾工作的重要性。這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當時中國共產黨的認識水平。

      中國共產黨人是中國先進文化的代表者。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光大,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自覺行動。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以民為本”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民可載舟,也可覆舟”的思想,對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對中國共產黨人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毛澤東1919年在《湘江評論》上發(fā)表的《民眾的大聯合》一文中就有生動的表述。所以,中國共產黨在吸取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同時,也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加以繼承和發(fā)展,對“以民為本”思想的精華作了吸收。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的“民可載舟,也可覆舟”的理念,對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群眾觀的提出和確立很有影響??梢哉f,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是中共二大形成有關黨的群眾工作文件的重要思想基礎。

      二、運用群眾觀點論述群眾工作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由科學理論孕育催生、用科學理論武裝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一個鮮明特征和根本優(yōu)勢是在于黨的高度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在中共二大上,中國共產黨開始運用群眾觀點,對黨的群眾工作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闡述。

      中共二大決議案指出:“我們既然要組成一個做革命運動的并且一個大的群眾黨,我們就不能忘了兩個重大的律”。這里所說的“律”,可以解釋為“法律、規(guī)則”。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帶規(guī)律性的、必須要遵守的東西。而這“兩個重大的律”是什么呢?中共二大決議案也有明確的回答:(一)“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二)“黨的內部必須有適應于革命的組織與訓練”。[1]P162

      我們可以看到,中共二大通過了11個文件,其中包括9個決議案、1個宣言、1個黨章。而在這些決議案中,包括中國共產黨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人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等相關決議案??梢哉f,這些文件都涉及群眾運動,都貫徹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黨的一切運動,無論是工人運動還是青年運動、婦女運動,都是黨“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的具體途徑。中共二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通過了有關工人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的決議案,正好展示了還處于幼年階段的中國共產黨的開闊視野,特別是如何開展黨的群眾工作的廣闊思路。

      (一)關于工人運動

      中共二大關于“工會運動與共產黨”的議決案提出:中國工人的組織不強固,參加組織的人數也不多?!扒袑嵮芯窟@種現狀,集中、擴大和正當指揮這種運動,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任務”。[1]P150大會還提出了在工會運動中應遵循的各項原則,強調中國共產黨在工會運動中,必須集中他的力量為產業(yè)工人的組合運動,如鐵路、海員、五金、紡織工人等。而組織起來的工會,必須成為“保護工人切身的利益和為工人利益奮斗的機關”。[1]P150-151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二大決議案不僅較全面地論述了工會的作用和各方面的職能、任務等問題,還專門闡述了共產黨與工會的關系,并較為正確地說明了兩者的區(qū)別。文件指出:“共產黨是所有階級覺悟的無產階級分子的組合,是無產階級的先鋒軍,有一定的黨綱,是一個以打倒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為目的的無產階級的政黨”;而工會則“是所有工人的組合(不管政治見解怎樣),工人們在工會里,去接受‘怎樣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去奮斗’的教育,與共產黨向同一目的進行,但是較緩的全階級的組合。”這就是說,共產黨和工會不是一回事,但兩者又有著密切的關系。文件比喻說:如戰(zhàn)爭一樣,軍隊中有一個先鋒,所有這大量的軍隊都跟著這個先鋒前進?!肮伯a黨也可說是一個人的頭腦,全體工人便是人的身體。所以,共產黨無論在哪種勞動運動中,他都要是‘先鋒’和‘頭腦’,決不可不注意任何工會活動”[1]P154。也就是說,頭腦不能離開身體,黨不能離開群眾。黨要領導工會為群眾謀利益,但必須在工會等勞動團體中組織強有力的團體,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關于青年運動

      中共二大關注“受掠奪階級”,受掠奪的少年勞動者即無產階級少年,和成年工人一樣成了“機器附件”,但得到的經濟待遇卻普遍的較成年工人更為“苛酷”。因此,在無產階級少年運動中,“革命的教育”成了“很緊急需要”?!敖M織的本身就要是個訓練的指導師,每種運動都要是訓練少年勞動者成為階級覺悟的革命分子的課程”。[1]P157中國少年運動的先鋒,不但要為少年勞動者經濟和文化利益而奮斗,同時還要聯絡中國一切受壓迫的少年的革命勢力,為“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而奮斗。

      中國共產黨注意到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作用,并對青年團和共產黨的關系作了這樣的界定:“在青年勞動者一切經濟和教育利益奮斗的方面,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應是個獨立的團體;關于普通政治運動方面,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則應當約束他在中國共產黨協定之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預期中,“共產主義少年在中國的運動是要成個大群眾的性質”。[1]P158換言之,這個“大群眾的性質”,要成為一個普遍的群眾性的組織。而這個組織的任務,就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根據中國革命的實際需要,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群眾工作。

      (三)關于婦女運動

      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勞動婦女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婦女寄予了無比的同情和關懷。認為她們在不堪忍受的工作狀況中作十二小時以上的工作,卻得到比男子更低的工錢。同時中國所有的婦女,“都還拘囚在封建的禮教束縛之中,過娼妓似的生活,至于得不著政治上經濟上教育上的權利,乃是全國各階級婦女的普遍境遇”。因此,中國共產黨要為“努力保護女勞動者的利益而奮斗”,還要為“所有被壓迫的婦女們的利益而奮斗”。[1]P161

      中共二大通過的《關于婦女運動的決議案》提出了“目前為婦女奮斗”的三項綱領:“(一)幫助婦女們獲得普通選舉權及一切政治上的權利與自由;(二)保護女工及童工的利益;(三)打破舊社會一切禮教習俗的束縛。同時指出,“婦女解放是要伴著勞動解放進行的,只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婦女們才能得到真正解放”。[1]P161中共二大宣言還在民主聯合戰(zhàn)線中奮斗的目標中進一步提出:“廢除一切束縛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權利?!盵1]P134這無疑是中國廣大婦女的福音。

      (四)關于農民運動

      中共二大在大會的宣言中,對當時中國的農民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和重視。首先,充分肯定:“中國三萬萬的農民,乃是革命運動中的最大要素?!蓖瑫r分析中國廣大農民之所以會“日趨窮困和痛苦”,主要是“農民因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災流行,戰(zhàn)爭和土匪的擾亂,軍閥的額外征稅和剝削,外國商品的壓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致日趨窮困和痛苦”。再次,分析了中國農民存在的三種情況:“(一)富足的農民地主;(二)獨立耕種的小農;(三)佃戶和農業(yè)雇工。第一種占最少數,第二、第三兩種的貧苦農民至少也占百分之九十五?!弊詈螅赋鲐毧噢r民翻身解放的道路是起來革命,并和工人聯合起來。文件指出:“如果貧苦農民要除去窮困和痛苦的環(huán)境,那就非起來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貧苦農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時可以保證中國革命的成功?!盵1]P131從上可見,中共二大雖然沒有通過專門的農民運動決議案,并且在相關的文件中提到農民的文字不算多,但是卻觀點鮮明,指出了中國農民運動的發(fā)展方向。同時提出了“貧苦農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的思想,這也可以說是工農聯盟思想的可貴萌芽。

      (五)關于其他群眾

      除了關注工人、農民、青年、婦女群眾,中共二大宣言還分析了中國的手工業(yè)者、小店主、小雇主等階層,認為“自從外國商品充斥中國市場以來,手工業(yè)者、小店主、小雇主也是日趨困苦,甚至破產失業(yè),加以本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又增加了手工業(yè)者無產階級化的速度。這個大量的群眾也勢必痛恨那拿痛苦給他們受的世界資本主義,加入到革命的隊伍里面來。”[1]P131-132文件雖沒有明確說他們也是可以依靠的黨的群眾基礎,但仍然可以看出是作為群眾工作的對象來分析研究和對待的。

      總之,群眾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根本工作。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群眾工作就受到高度重視。正如中共二大決議案所強調:“第二次全國大會決議,要說我們中國共產黨成功一個黨”,“成功一個能夠實行無產階級革命大的群眾黨,不是少數人空想的革命團體,我們的組織與訓練必須是很嚴密的集權的有紀律的,我們的活動必須是不離開群眾的。”[1]P163這里強調的“成功一個黨”,“成功一個能夠實行無產階級革命大的群眾黨”,實際上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判斷和評判標準。中國共產黨要想成功,必須依靠群眾。群眾工作是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和勝利之源,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就開始認識到了。

      三、中共二大對群眾工作的突出貢獻

      中共二大對黨和群眾關系的深刻闡述,對黨的群眾工作的開展,貢獻很大。黨在思想理論上認識的提高,為群眾工作的開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明確指出了工作方向。中共二大對群眾工作的突出貢獻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明確提出“大的群眾黨”的概念,使全黨認識到黨和群眾的密切關系

      思想理論是實際工作的指導。“大的群眾黨”的提法,對于全黨同志明確黨的群眾基礎,增強群眾意識,自覺開展群眾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按蟮娜罕婞h”的提法,不僅強調黨必須深入群眾,不能脫離群眾,不能作知識分子的學會和空想的革命團體;而且還有規(guī)模的要求,是大的而不是小的群眾黨。以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建設過程中,曾有過要建設群眾性的黨的提法,其含義和主要目的也是強調黨的群眾性,強調黨的群眾基礎,強調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1938年10月,毛澤東在講到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時強調:“為了克服困難,戰(zhàn)勝敵人,建設新中國,共產黨必須擴大自己的組織,向著真誠革命、信仰黨的主義、擁護黨的政策、并愿意服從紀律、努力工作的廣大工人、農民和青年積極分子開門,使黨成為一個偉大的群眾性的黨。在這里,關門主義傾向是不能容許的?!盵3]P523-5241939年10月,他又提出:“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3]P523-524可見,中共二大強調群眾黨的觀點影響深遠,對黨的建設產生了重要指導作用。

      (二)高度重視群眾工作,使全黨明確了群眾工作的具體對象

      中共二大通過的一系列文件和決議案,充分體現了對群眾工作的高度重視,也為全黨開展群眾工作指明了工作對象。作為群眾工作重點的,中共二大分別通過專門決議如工人、青年、婦女;對其他群眾工作如農民,也沒有完全忽略,而是在適當之處加以提及。所有這些決定和文件精神,都在二大后得到貫徹執(zhí)行,有力地推動了黨的群眾工作的進行。從中共二大后黨的群眾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看,確實比起中共一大后主要開展工人運動有了很大的拓展,不再僅限于工人運動,還包括了其它的群眾工作,工作的覆蓋面更廣、更寬。不少同志都在實踐中探索群眾工作的方法。毛澤東在領導湖南的工作實踐中就提出:用接近群眾的方法,如在工人中辦夜校、讀書班,在學生中辦刊物或組織社團,從中發(fā)現和培養(yǎng)積極分子,并逐步擴大成為建立工會、學生會的核心。[4]P113這和中共二大有關開展群眾工作的正確思路密切相關。

      (三)通過決議動員和組織群眾,為實現黨的民主革命綱領而奮斗

      中共二大的一個重要歷史貢獻是提出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按中共二大的精神,無論是工人和貧農,還是和工人、農民建立民主主義聯合戰(zhàn)線的小資產階級,都以“清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tǒng)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1]P133為最低奮斗綱領。中共二大提出的最低綱領,針對的是中國當時所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狀況下,人民群眾深受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殘酷壓迫和剝削的現狀。反帝反封建,代表的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因而成為中國共產黨開展群眾工作的目標。動員群眾、組織群眾,為實現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和任務——實際上也是為群眾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奮斗。和中共二大黨章同時通過的《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作為一個服務、服從于二大黨章的重要法規(guī),通過闡述黨和群眾的關系及建立一個“群眾黨”的要求,很好地發(fā)揮了教育黨員、規(guī)范黨員組織活動的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完全代表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因此,黨的綱領的制定和任務的提出,都緊緊圍繞著、反映著群眾的利益。

      (四)對群眾工作的思考和論述,對黨的群眾路線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共二大關于群眾工作的論述,也為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礎。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產生的毛澤東思想這一中國化的產物中,群眾路線就是其中的靈魂部分。任弼時曾指出:“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方法與工作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強烈的群眾觀念,他的虛心向群眾學習的態(tài)度。他使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學習與工作一致。他使馬列主義具體化、中國化,同時使群眾的斗爭脫離盲目性、自發(fā)性,成為自覺的運動?!盵5]P301-305實際上,這個評價也可以看作是對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為之努力方向的肯定。

      總之,中國共產黨的群眾工作貫穿著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但中共二大關于黨和群眾關系、群眾工作的論述,翻開了黨史上新的一頁。中共二大的理性思考,為以后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黨的群眾工作深入發(fā)展,1925年五卅運動后形成大革命高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群眾工作也取得很大成績。同年10月,中共中央總結領導大革命時期群眾運動的經驗,明確指出:“中國革命運動的將來命運,全看中國共產黨會不會組織群眾,引導群眾?!盵1]P522經過土地革命戰(zhàn)爭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群眾工作的認識不斷深入。1945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盵6]P1094-1095從此,中國共產黨形成了著名的三大作風。“凡屬正確的任務、政策和工作作風,都是和當時當地的群眾要求相適合,都是聯系群眾的;凡屬錯誤的任務、政策和工作作風,都是和當時當地的群眾要求不相適合,都是脫離群眾的?!盵6]P1095這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經驗。而中共二大在這方面開了一個好頭。

      黨的群眾工作實踐,也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中不斷地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后,更是成為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重要方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面臨著新的考驗和危險,其中,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最大的考驗之一,黨脫離群眾的危險是最大的危險之一。因此,回顧歷史,中共二大給我們留下的一個深刻啟示,就是正確認識黨和群眾的關系,繼承和發(fā)揚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光榮傳統(tǒng)和作風,永遠和人民群眾在一起,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只有這樣,中國的更加繁榮富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由希望和夢想變成現實。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冊[Z].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2]朱文通.李大釗年譜長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5]任弼時.任弼時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歡
      中共二大決議案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掠影
      大江南北(2022年7期)2022-07-13 02:09:16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決定中國命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決議案》
      中共二大至六大黨章前沒有綱領的原因再探討
      “中共二大的歷史地位——紀念中共二大召開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征文啟事
      紀念中共二大召開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平泉县| 合肥市| 元阳县| 德江县| 牡丹江市| 黄骅市| 闸北区| 新安县| 手机| 德江县| 南部县| 乌拉特前旗| 神池县| 颍上县| 烟台市| 霍林郭勒市| 鹤峰县| 桦川县| 万宁市| 普定县| 天台县| 武义县| 贺兰县| 从江县| 泰来县| 福州市| 长顺县| 开远市| 成武县| 瑞金市| 嘉黎县| 株洲市| 鹤峰县| 普格县| 苗栗县| 贵南县| 蓝田县| 兴化市| 开阳县| 莫力|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