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血中胰島素不足引起血糖過高就會引發(fā)糖尿病, 是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在臨床上非常常見,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的發(fā)生率也在迅速增加, 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也同步增長, 手術治療后由于切口的疼痛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患者的不適極易引起感染或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因此系統(tǒng)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進行外科手術的糖尿病患者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為此本研究選取了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河南平頂山, 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進行了外科手術治療的糖尿病患者80例, 探討分析了系統(tǒng)有效的護理干預在圍手術期的作用, 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進行了外科手術治療的糖尿病患者80例, 入院時進行血糖檢查, 8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8mmol/L, 平均血糖(14.5±2.1)mmol/L, 并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 對照組中男20例, 女20例, 年齡27~79歲, 平均年齡49.4歲;治療組中男22例, 女18例, 年齡29~81歲, 平均年齡50.1歲。兩組患者的手術方式、年齡和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 治療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術后出現的癥狀制定系統(tǒng)的護理計劃, 并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做及時的調整, 具體的護理措施有:
1.2.1 術前護理 術前應詳細了解患者的糖尿病以及外科疾病的癥狀, 并根據醫(yī)生診斷進行飲食控制和其他藥物的應用, 對于患者的各項檢查指標進行記錄和分析, 糾正不適合進行手術的癥狀, 制定初步護理方法。
1.2.2 心理護理 進入醫(yī)院等待手術和手術后的患者心情都不穩(wěn)定, 術前對于手術的恐懼和術后對能否恢復的疑問都會讓患者處于焦躁的狀態(tài)中, 在護理過程中如果不加引導很容易讓患者產生術后抑郁的情況, 因此需要護理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傾聽患者的憂慮, 并進行耐心的勸慰, 術前術后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輔導, 幫助患者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病情, 及時掌握自身恢復情況, 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3 加強基礎護理 術前對患者的各項相關指標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護理干預也是根據患者的自身病情制定的, 護理人員要做好圍手術期患者各項指標的檢測與變化, 比如血糖檢測, 血糖情況對于外科手術的治療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手術前需應用胰島素或其他藥物將血糖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 控制高血糖, 預防低血糖, 以防影響手術治療;術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臨床癥狀, 防止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并對患者進行相應營養(yǎng)支持, 增強患者的免疫力。營養(yǎng)供給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 總熱量控制在100 KJ/(kg·d)以下, 配合應用葡萄糖, 為了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以適當加入相應的胰島素, 在患者恢復進食后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手術器械消毒處理, 進行無菌操作, 術后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 防止切口感染;疼痛護理, 外科手術后疼痛是造成病情反復、影響患者情緒的一大原因, 護理人員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 在疼痛明顯的情況下可以配合心理護理應用鎮(zhèn)痛藥物。
1.2.4 加強宣傳 術后護理人員對患者要進行系統(tǒng)的疾病及健康宣傳, 讓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個清楚的理解和正確的認識, 正視手術并積極的配合治療, 能夠將自己的不良反應及時反饋, 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
1.2.5 飲食護理 因為手術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支持, 所以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及實際病情配置營養(yǎng)的飲食, 飲食選擇需遵循低糖、高蛋白和高熱量的原則, 控制患者的淀粉攝入量, 如果患者食欲不振, 可少食多餐、合理搭配。
1.2.6 出院指導 患者外科手術痊愈出院時進行出院指導,囑咐患者從飲食、運動和藥物等方面多加注意, 并定期來醫(yī)院復檢。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和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 比較資料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80例糖尿病患者入院時的空腹血糖≥8mmol/L, 平均血糖(14.5±2.1)mmol/L, 經過注射胰島素或服用其他藥物進行控制后, 血糖控制在適合手術的范圍內, 兩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術, 對觀察指標進行分析,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5.8±4.3)d, 治療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14.2±1.2)d, 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鎮(zhèn)痛藥物使用和不良反應情況 對照組40例患者術后有21例應用了鎮(zhèn)痛藥物, 治療組患者在術后有4例應用,兩組間使用鎮(zhèn)痛藥物的例數比較有明顯差異, 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圍手術期間, 兩組患者均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其中對照組7例患者切口感染, 治療組1例,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外科手術的治療中糖尿病患者較非糖尿病患者的手術耐受性差, 增加了手術風險, 對要進行外科手術的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進行系統(tǒng)有效的護理干預, 可以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適合手術的范圍, 降低了手術風險, 提高了手術成功率。
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可以知道, 進行系統(tǒng)護理干預的治療組患者住院時間短, 術后鎮(zhèn)痛藥物使用少, 不良反應少, 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對進行外科手術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 可以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1]曹曉冰, 牛文婷,王印.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圍手術期護理.海軍醫(yī)學雜志, 2008,29(2):158-159.
[2]白潔.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圍手術期護理.內蒙古中醫(yī)藥.2011,30(8):167-168.
[3]宋向麗.合并糖尿病的普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求醫(yī)問藥, 2012,10(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