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艷芳
危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對策
金艷芳
目的 探索心理護理對策在危重患者疾病康復方面的作用。方法 通過對危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分析, 有針對性地給予心理護理干預。結果 有效地消除了危重患者的恐懼心理, 減少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 順利的完成了治療與護理, 提高了疾病的治療效果。結論 通過積極的心理護理干預改變了危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對疾病的康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危重患者;心理分析;對策
近些年,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 心理護理也日漸被人們所重視。患者得病后, 會出現(xiàn)各種不利于疾病轉歸的心理反應, 尤其危重患者, 由于他們的病情復雜, 有時往往會危及到生命, 所以難免會產生一些不同于一般患者的心理反應。此時患者的心理反應是相當復雜和痛苦的。因此, 在這一時期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能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 增強治愈疾病的信心。
要想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首先必須了解患者有哪些心理反應。因此, 日常護理過程中, 要密切觀察患者, 經常與患者溝通, 做出正確的護理心理診斷, 同時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對策。作者多年來對危重患者著重實施心理護理, 收到很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焦慮 由于危重患者病情一般來說起病突然, 患者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患病后患者長期臥床, 喪失自理能力,加之疾病的折磨, 往往會使患者心情緊張, 焦急不安。
1.2 恐懼 疾病給患者所帶來的痛苦以及基本生活能力的下降, 加之擔心疾病的預后, 及看見同病的病友, 會加重患者對疾病的恐懼, 進而產生對死亡的恐懼。
1.3 憂郁 看見別人都過得健康快樂, 聯(lián)想自己重病在身,不僅要忍受疾病的痛苦, 而且對家庭、事業(yè)都無能為力, 往往整日心事重重, 同時還會對自己的治療感到憂郁。
1.4 多疑 患者由于病情較嚴重, 經常會把自己的病情往最壞處想, 即使醫(yī)護人員及家屬再三開導, 他們也會認為我們的話只是善意的謊言。所以, 整天悶悶不樂, 胡思亂想。
1.5 悲觀絕望 尤其是久治不愈的患者, 他們會懷疑自己可能已經沒有治療價值了, 生命可能就要終結了, 感到前途一片黯然。
2.1 主動深入病房, 做好耐心解釋工作, 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 患者住院后最關心的就是醫(yī)護人員的水平如何, 能否勝任對疾病的治療。護士與患者接觸最為密切, 患者通過護士的言談舉止便可作出正確的判斷。護士素質的高低會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很微妙的影響, 體現(xiàn)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那就是高度的責任心, 同情心, 精湛熟練的護理技術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平時護理過程中, 要多運用安慰性語言, 舉止端莊, 工作穩(wěn)重有序, 以此影響患者的心理, 使其穩(wěn)定, 并充滿對治療的信心。
2.2 把患者當親人, 多關心、體貼患者 患者患病后, 身心是很痛苦的。一方面, 我們積極努力地采取各種治療手段來減輕身體的疾痛;另一方面, 要用愛心來撫平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平日里多陪患者“嘮嘮嗑”, 拿一些療效好的患者現(xiàn)身說教,更多地重視患者的生活護理, 并且經常詢問患者對我們有什么要求, 并盡量給與滿足, 使患者心情舒暢, 更好地配合治療與護理。
2.3 加強健康教育宣傳, 使他們正確對待疾病 患者產生焦慮、恐懼情緒往往是對疾病的不了解所導致的。我們應多講解介紹一些有關疾病的知識, 比如疾病的一些表現(xiàn)、癥狀、治療、護理以及注意事項等等, 向患者準確介紹他的病情(必要時向患者保密)及其治療情況, 同時向患者介紹我們獨到的治療手段以及科室老教授的名望等等, 使患者對自己的治療心理有數(shù), 消除患者的疑惑心理。了解自己應付困難的方法、建立適當?shù)男睦硇雇緩? 如向親人、朋友傾訴等, 培養(yǎng)穩(wěn)定的情緒, 克服敏感、焦慮、抑郁等不良人格特征[1]。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夠正確面對自己的疾病, 并積極配合治療, 消除焦慮、恐懼情緒。
2.4 做好患者家屬的工作, 使患者以良好的心境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危重患者住院后, 家屬的焦慮表現(xiàn)均可使患者受感染。護士一方面應迅速、熟練、有條不紊地救治患者,減輕患者肉體的痛苦, 使患者及家屬產生安全感, 減輕焦慮;另一方面, 應安慰勸導家屬不要在患者面前唉聲嘆氣, 表現(xiàn)出情緒異常, 要面對現(xiàn)實, 沉著應對, 努力配合好醫(yī)護人員,用積極的心境感染患者, 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告知家屬盡量謝絕太多的探視, 以給患者充足的休息時間。另外家屬不要在患者面前談論醫(yī)療費用的問題, 以免影響患者的情緒。要多關心、支持患者, 使他們感到一種家庭的幸福感。
隨著醫(yī)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危重患者的心理反應是相當復雜的, 心理因素不僅是使人致病的重要因素, 而且在患者的康復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細致周密、耐心體貼的心理護理可給危重患者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 又可發(fā)揮患者的機體內部潛在的能力以增強免疫力, 使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 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為此加強心理護理, 待患者似親人, 把工作做到患者的心里, 讓患者感到舒適、安全、滿意、放心, 做患者的知心朋友, 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是達到解除疾痛、恢復健康、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
[1] 劉文莉.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心理評估及心理護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9):321.
130021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針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