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生學闡釋

      2013-02-15 08:29:02李興建王濱
      統(tǒng)計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馬克思哲學德國

      李興建,王濱

      (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092)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生學闡釋

      李興建,王濱

      (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092)

      馬克思寫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主題是批判,但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在批判中進行著對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的“批判”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他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對批判的功能的揭示,就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揭示。馬克思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這一功能的發(fā)生動因在于革命實踐的需要。馬克思還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生機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哲學家用理論掌握群眾和無產(chǎn)階級,從而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當時的馬克思還帶著思辨哲學的痕跡,但他立足于革命實踐的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生學闡述,總體上是正確的。

      馬克思哲學;《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批判的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里沒有使用過“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但不等于沒有探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視角考察,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深刻的闡述。不過,馬克思闡述的是一種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思想政治教育。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最鮮明的主題就是批判。馬克思在這篇著作的第一句話就開宗明義,亮出了他批判德國的鋒芒:“就德國來說,對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經(jīng)結束,而對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盵1]3批判的領域,從“對天國的批判變成對塵世的批判,對宗教的批判變成對法的批判,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1]4。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對德國進行了批判,但他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馬克思在向德國人民闡述他的批判的過程中,對德國人民進行著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的批判,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在馬克思看來,批判本身不是目的,對德國人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才是目的。馬克思認為必須對德國制度進行批判,他說:“向德國制度開火!一定要開火!這種制度雖然低于歷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對象。”[1]6接著他又指出:“批判已經(jīng)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種手段?!盵1]6批判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馬克思回答說,批判的“問題在于不讓德國人有一時片刻自欺欺人和俯首聽命。應當讓受壓迫的人意識到壓迫,從而使現(xiàn)實的壓迫更加沉重;應當公開恥辱,從而使恥辱更加恥辱”,“為了激起人民的勇氣,必須使他們對自己大吃一驚”[1]6。原來,馬克思對德國進行批判的目的,是為了“讓受壓迫的人意識到壓迫”、“使恥辱更加恥辱”,是“為了激起人民的勇氣”,讓人民對自己的現(xiàn)狀“大吃一驚”。馬克思所說的“讓受壓迫的人意識到壓迫”、“使恥辱更加恥辱”,以及“激起人民的勇氣”、讓人民“大吃一驚”等,都是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所以說,馬克思的批判的目的,是為了對人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為了在批判中對人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對批判的場景進行了精心的布置,馬克思在批判中能夠實現(xiàn)對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闡述對德國的批判,不是自說自話,不是獨自一人,他把德國人民當作了聽眾,他是在向德國人民闡述對德國的批判。馬克思向德國人民高呼:“向德國制度開火!一定要開火!”馬克思在對德國進行批判,同時也是在和人民說話,馬克思口中不直呼“你們”,而是稱呼“我們”、“我們德國人”,例如他說,“我們沒有同現(xiàn)代各國一起經(jīng)歷革命,卻同他們一起經(jīng)歷復辟”[1]5,“我們德國人幸而不是西徐亞人”、“我們德國人在思想中、在哲學中經(jīng)歷了自己的未來的歷史”、“我們是當代的哲學的同時代人,而不是當代的歷史的同時代人”[1]9等。馬克思總是和人民站在一起,他同人民融合在一起了。由于馬克思是在和人民的對話交流中向德國人民闡述自己對德國的批判,馬克思批判德國的過程就是對德國人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于是,馬克思能夠在批判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可見,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所進行的批判,就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在批判的過程中進行的批判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既然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所闡述的批判,本身就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則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里對批判的功能的揭示,也就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揭示了。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怎樣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或批判——所具有的功能呢?馬克思說了這么一段名言:“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盵1]11馬克思講的“批判的武器”的含義是明確的,“批判的武器”是指“批判”這一武器,也就是指以批判的形式出現(xiàn)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馬克思的這一段話里,蘊含著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生學闡述:這一段話,不但揭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什么功能,而且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為什么具有這樣的功能,以及如何發(fā)生這樣的功能等發(fā)生學方面的問題。

      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什么功能,就要給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一個恰當?shù)亩ㄎ?,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什么樣的功能。馬克思這段話的第一句話,即“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這一句話,馬克思用了“不能”、“只能”、“但是”、“也會”四個詞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馬克思不愧是辯證法大師,他不是直接去闡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什么功能,而是先以否定的形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不具有什么功能,他在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能”之后,話鋒一轉,由“但是”而引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也會”之功能。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是從否定的方面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前半句話和后半句話必須結合起來、互相參照著去理解。武器的批判是指物質(zhì)力量的批判,即“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批判的武器是武器的批判的對立面,也就是物質(zhì)力量的對立面,物質(zhì)力量的對立面是精神力量或理論力量,聯(lián)系到馬克思在后文緊接著講了“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的話,則把批判的武器理解為理論力量是恰當?shù)摹!芭械奈淦鞑荒艽嫖淦鞯呐小钡暮x,就是理論力量的批判不具有物質(zhì)力量的批判之功能或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屬于理論力量,它的能力就局限于理論力量的邊界之內(nèi),不具有物質(zhì)力量的“摧毀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

      緊接著,馬克思話鋒一轉,說道:“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這句話寓意極其深厚。此處,先從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定位的角度去理解。在這一句話中,馬克思不是直接了當?shù)亟沂舅枷胝谓逃哂惺裁垂δ埽怯谩耙矔钡恼Z氣,隱約地、含蓄地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理解馬克思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定位,在思維上要轉一個彎?!暗牵碚撘唤?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這句話是一個結論,表述的是一個結果,而任何結果都是過程之后的結果,那么,“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這個結果經(jīng)歷的過程是什么?理論自己不知道去掌握群眾,理論掌握群眾是指人用理論去掌握群眾。人用理論掌握群眾的活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馬克思看來:理論,經(jīng)過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之后,才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言下之意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

      于是,馬克思的“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這句話,間接地但很清晰地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做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發(fā)生動因

      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研究任何事物時都考察它的歷史起源和它的前提?!盵2]馬克思不僅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而且話語之間蘊含著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這一功能的發(fā)生學的考量:馬克思說的“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這一句話,和前言、后語相互勾連,刻畫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發(fā)生學動因及機理。

      馬克思說“但是”,是從前邊的一句話轉折過來的。馬克思在前邊說:“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边@句話,一方面,從否定的角度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還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這一功能的發(fā)生動因也揭示了出來,即:因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發(fā)生出“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耙驗椤焙汀八浴敝g有一個過渡:雖然理論不是物質(zhì)力量,不能摧毀物質(zhì)力量,但現(xiàn)實又需要理論去摧毀物質(zhì)力量,于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發(fā)生出“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發(fā)生動因,完整地描述出來就是:因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所以,理論力量不能摧毀物質(zhì)力量——但是,現(xiàn)實又需要用理論力量去摧毀物質(zhì)力量,怎么辦?——這就必須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當理論變成了物質(zhì)力量,就能夠摧毀物質(zhì)力量了——于是,“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就發(fā)生出來了。

      如此看來,思想政治教育的“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的發(fā)生動因,要從“摧毀物質(zhì)力量”的現(xiàn)實需要中尋找。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提出了一個中心問題:“試問:德國能不能實現(xiàn)有原則高度的實踐,即實現(xiàn)一個不但能把德國提高到現(xiàn)代各國的正式水準,而且提高到這些國家最近的將來要達到的人的高度的革命呢?”[1]11馬克思說的革命,就是用物質(zhì)力量“摧毀物質(zhì)力量”。馬克思雖然是問“能不能實現(xiàn)”革命,但所需要的回答,不是“能實現(xiàn)”或“不能實現(xiàn)”,而是要具體闡述“怎樣才能實現(xiàn)”。因為“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所以,馬克思思考的問題是:怎樣才有足夠的革命的物質(zhì)力量,去摧毀反革命的物質(zhì)力量?

      馬克思分析了德國革命力量的現(xiàn)狀,認為德國革命的物質(zhì)力量弱小,理論力量強大。馬克思分析道:“在德國,任何一個特殊階級所缺乏的不僅是能標明自己是社會消極代表的那種堅毅、尖銳、膽識、無情。同樣,任何一個等級也還缺乏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哪怕是瞬間相同的那種開闊胸懷,缺乏鼓舞物質(zhì)力量去實行政治暴力的天賦,缺乏革命的大無畏精神,對敵人振振有辭地宣稱:我沒有任何地位,但我必須成為一切?!盵1]15德國革命的物質(zhì)力量——主要是指無產(chǎn)階級——是很弱小的。與此相反,德國革命的理論力量,尤其是哲學理論的力量卻很強大。馬克思對德國的哲學理論的高度很是贊賞:“我們德國人在思想中、在哲學中經(jīng)歷了自己的未來的歷史。我們是當代的哲學的同時代的人,而不是當代的歷史的同時代人?!盵1]9一邊是強大的理論力量,一邊是弱小的物質(zhì)力量,這就是德國革命力量的現(xiàn)狀,馬克思的判斷是:“德國思想的要求和德國現(xiàn)實對這些要求的回答之間有驚人的不一致?!盵1]12-13

      德國有很強大的理論力量,當然就應該利用理論力量的優(yōu)勢去摧毀物質(zhì)力量。可是,“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如果要利用理論力量去摧毀物質(zhì)力量,就必須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馬克思提出一個著名論斷:雖然理論本身不是物質(zhì)力量,“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崩碚撜莆杖罕姷倪^程,就是人用理論去掌握群眾的過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在馬克思看來,理論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才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若要能夠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其自身就必須具有“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唯有如此,德國的理論力量才能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變成物質(zhì)力量,在德國聚集起足夠的物質(zhì)力量,實現(xiàn)有原則高度的革命實踐。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發(fā)生于革命實踐的需要,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發(fā)生動因。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發(fā)生機理

      馬克思的分析表明,革命實踐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需求。那么,從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來說,又怎樣適應革命實踐的需要,實際地發(fā)生出這一功能來呢?

      前已述及,馬克思說的“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這句話,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不過,這句話要直接表達的意思,是探討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可能性的問題。這句話直接表達兩層意思:第一,在一定條件下,理論“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即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是可能的;第二,理論只有在“一經(jīng)掌握群眾”的條件下,才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耙唤?jīng)掌握群眾”和“掌握群眾”的含義不同:掌握群眾是指一種持續(xù)的過程狀態(tài),一經(jīng)掌握群眾指的是已經(jīng)掌握了群眾這樣一種結果狀態(tài)。馬克思的這句話,不但指出了理論具有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可能性,而且還揭示出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現(xiàn)實路徑:理論是通過掌握群眾才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

      馬克思的“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這句話,初步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的發(fā)生機理。其一,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功能發(fā)生的可能性依據(jù)。在邏輯上,只有當理論具有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可能性。馬克思指出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是可能的,則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也具有了可能性,這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fā)生的可能性依據(jù)。其二,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功能發(fā)生的現(xiàn)實性路徑。理論是通過掌握群眾才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就必須致力于用理論去掌握群眾。當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了群眾,則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把理論變成了物質(zhì)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也就實際地發(fā)生出來了。因此,馬克思的這句話,初步揭示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發(fā)生機理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用理論掌握群眾,則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夠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

      在馬克思看來,思想政治教育當然能夠用理論掌握群眾。這是因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或馬克思的“批判”,其本質(zhì)就是用理論掌握群眾。馬克思談到對宗教的批判時說:“對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夠作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來思考,來行動,來建立自己的現(xiàn)實;使他能夠圍繞著自身和自己現(xiàn)實的太陽來行動?!盵1]4宗教批判這一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就是要用理智性和現(xiàn)實性的理論去掌握群眾。馬克思還談到了“徹底的德國革命看來面臨著一個重大困難”[1]12:“德國的道德和忠誠——不僅是個別人的而且也是各個階級的道德和忠誠——的基礎,反而是有節(jié)制的利己主義,這種利己主義表現(xiàn)出自己的狹隘性,并用這種狹隘性來束縛自己?!盵1]15解決這一困難的辦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向德國人民批判德國人的狹隘性,并用“革命的大無畏精神”去掌握德國的人民,教育人民“敢于對敵人振振有辭地宣稱:我沒有任何地位,但我必須成為一切”[1]15。馬克思的論述表明,用理論掌握群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zhì)之所在。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用理論掌握群眾就是“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能夠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夠用理論掌握群眾,關鍵是看能否得到群眾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必須是以實現(xiàn)人民自身的利益為目的,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馬克思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落腳點就是為了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利益,他說,“廢除作為人民的虛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現(xiàn)實幸?!保八核殒i鏈上那些虛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舊戴上沒有幻想沒有慰藉的鎖鏈,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鮮的花朵”[1]4,“思想的閃電一旦徹底擊中這塊素樸的人民園地,德國人就會解放成為人”[1]17-18。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其目的是為了“要求人民的現(xiàn)實幸?!?,讓人民“采摘新鮮的花朵”,讓人民“解放成為人”,一句話,是為了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利益。這樣一來,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自然就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因此,從根本上講,思想政治教育是能夠用理論掌握群眾的。

      馬克思對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的具體機理進行了闡述。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的主體,是哲學家。思想政治教育是用理論掌握群眾的活動,那么,由誰去用理論掌握群眾?馬克思說:“我們德國人在思想中、在哲學中經(jīng)歷了自己的未來的歷史。我們是當代的哲學的同時代的人,而不是當代的歷史的同時代人?!钡聡恼軐W超前于德國的現(xiàn)實,是先進的理論,所謂用理論掌握群眾,就是用先進的哲學理論掌握群眾,于是,哲學家是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的主體,是革命的先導,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正像當時的革命是從僧侶的頭腦開始一樣,現(xiàn)在的革命則從哲學家的頭腦開始?!盵1]11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的方法,是說服。理論怎樣才能掌握群眾?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這段話極具哲學的思辨色彩,包含三層意思:一是,理論是通過說服群眾來掌握群眾;二是,只有用徹底的理論才能說服群眾;三是,徹底的理論,是指抓住了人本身的理論。三層意思連接起來,就是:哲學家必須用抓住了人本身的徹底的理論去說服群眾,這樣,才能夠而且也能夠掌握群眾,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的基本方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的核心,是用理論去掌握無產(chǎn)階級。馬克思總是出于革命的需要來思考問題,他從革命的需要揭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把理論變成物質(zhì)力量”的功能,同樣也是出于革命的需要來探究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功能的發(fā)生機理。馬克思問道:“德國解放的實際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呢?”回答是:“就在于形成一個戴上徹底的鎖鏈的階級?!盵1]16這個“戴上徹底的鎖鏈的階級”就是無產(chǎn)階級,無產(chǎn)階級的形成是德國革命實際可能性之所在。無產(chǎn)階級是怎樣形成的?馬克思指出,“德國的無產(chǎn)階級只是通過興起的工業(yè)運動才開始形成”,但無產(chǎn)階級不是自然形成的,“組成無產(chǎn)階級的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為造成的貧民”[1]17,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向無產(chǎn)階級揭露社會分裂為無產(chǎn)階級的原因,“教育工人盡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chǎn)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的敵對的對立”[3],積極地去促進無產(chǎn)階級的形成,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的核心含義。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的目標,是實現(xiàn)“哲學頭腦”和“無產(chǎn)階級心臟”的合二為一。馬克思說,“哲學把無產(chǎn)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zhì)武器,同樣,無產(chǎn)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17,人的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chǎn)階級”[1]18。因此,從人的解放的需要看,思想政治教育用理論掌握群眾,目標是要促進“哲學頭腦”和“無產(chǎn)階級心臟”合二為一,鼓舞無產(chǎn)階級“這一物質(zhì)力量去實行政治暴力”[1]11。馬克思滿懷希望地指出:一旦“哲學頭腦”和“無產(chǎn)階級心臟”合二為一了,則革命的內(nèi)在條件就成熟了,人的解放的“復活日就會由高盧雄雞的高鳴來宣布”[1]18。

      總之,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視角看,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并且立足于革命實踐的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發(fā)生動因和機理,做了深刻的闡述。青年的馬克思還帶著德國思辨哲學的痕跡,主張理論掌握群眾而不是群眾掌握理論,認為用理論掌握群眾的主體是哲學家而不是共產(chǎn)黨人(當時共產(chǎn)黨也還沒有誕生)。但是,馬克思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發(fā)生學闡述,總體上是正確的,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思考。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0.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責任編輯:馮霞]

      Gene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Function in“The Introduction of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LI Xing-jian,WANG Bin

      (Marxism College,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In“The Introduction of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Karl Marx criticized Germany in order to educate the German people,so Karl Marx’s critique itself is a ki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his study on function of critique is also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Marx’s opinion,the fun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s to put theory into a material force,and this function germinated from the revolution needs.Karl Marx also searched th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the theory put into a material force,that is,if the philosophers could control the people by theory,they would turn the theory into a material force.

      Marx Philosophy;The Introduction of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the fun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3.1;B0-0

      A

      2095-106X(2013)02-0081-05

      2013-04-28

      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雙主體與雙途徑研究”(09ks203)

      李興建(1972-),男,江西上猶人,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王濱(1963-),男,遼寧沈陽人,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馬克思哲學德國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國豹2號
      軍事文摘(2023年3期)2023-02-21 13:09:26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菱的哲學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我們在德國怎么扔垃圾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30
      德國棄煤的煩惱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11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xiàn)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东乡县| 永昌县| 繁峙县| 林口县| 凤庆县| 尖扎县| 鄱阳县| 内丘县| 南昌县| 剑川县| 房山区| 乌鲁木齐县| 马尔康县| 淮安市| 曲阜市| 织金县| 深水埗区| 阜平县| 讷河市| 南木林县| 宝应县| 娄底市| 类乌齐县| 曲靖市| 丹巴县| 龙游县| 哈密市| 长海县| 固安县| 屏南县| 南郑县| 江津市| 台安县| 汝南县| 水城县| 云安县| 江达县| 栾川县| 牡丹江市| 张家川|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