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春,解文輝,蔡金良,毛 川
(1.海軍裝備部重慶軍事代表局,重慶 402760;2.重慶紅宇精密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2760)
聚能裝藥通常主要用于打擊裝甲車輛、地下工事、機場跑道等較為堅固的目標,其利用聚能效應產(chǎn)生的高速射流(或EFP)的侵徹作用對目標實施破壞。在進行聚能裝藥研究時,通常人們只關注其聚能效應對目標的毀傷效果,而對其爆破作用對目標產(chǎn)生的毀傷效果一般很少關注[1-5]。然而,在采用兩級串聯(lián)戰(zhàn)斗部對磚墻類目標的毀傷研究中,由于前級聚能裝藥距離目標較近,而且目標防護能力相對較弱,因此爆破作用對目標的毀傷作用就不可忽視。
本文通過理論分析與試驗,對小型聚能裝藥近距離爆炸對磚墻的毀傷效果進行了研究。
本文研究的小型聚能裝藥主要結構參數(shù)為:裝藥直徑80 mm,裝藥量0.6 kg,鋁制殼體,小錐角紫銅藥型罩;目標為采用普通磚體和水泥砂漿砌成的2層磚墻,自然風干。
根據(jù)經(jīng)驗,該聚能裝藥形成的射流明顯具備對2層磚墻的穿透能力,其毀傷能力不再贅述,在此重點關注其爆破作用對磚墻的毀傷效果。
在進行爆破作用分析時,主要研究以下2種典型情況:1種假設裝藥在距磚墻一定距離處爆炸,即模擬具有一定炸高的情況,在此取0.25 m;另1種假設裝藥緊貼磚墻爆炸,模擬炸高為0的情況。
根據(jù)文獻[6]和文獻[7],忽略裝藥結構形狀,可計算得到該聚能裝藥的爆破性能主要參數(shù),見表1。
表1 聚能裝藥爆破作用計算結果
根據(jù)文獻[7],使2層磚墻產(chǎn)生破壞的沖擊波超壓要求為:大于0.044 MPa,比沖量要求為:大于2 156 Ns/m2。對比表1計算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按照超壓破壞準則,2種距離下磚墻都應該被破壞,而按照比沖量破壞準則,此時磚墻又不會被破壞,即按照不同毀傷判據(jù),出現(xiàn)了結果不一致的問題。為此,還必須結合沖擊波的作用特性進行進一步分析。
根據(jù)沖擊波對目標的破壞理論可知,沖擊波對目標的破壞作用不僅取決于載荷的大小,而且取決于載荷隨時間的變化。根據(jù)載荷作用時間t與目標體系自由振動周期T的比較,可將載荷分為靜載荷與動載荷:當載荷作用時間t>10T時,可認為是長時間作用,此時載荷可認為是靜載荷,目標的變形與破壞取決于該瞬間的最大壓力,即此時可按超壓判據(jù)對目標破壞效果進行分析;而當t≤0.25T時,則認為是沖擊載荷作用,目標的變形與破壞僅取決于沖量的大小,與最大載荷無關,即此時應按沖量判據(jù)對目標破壞效果進行分析。
根據(jù)上述理論,再據(jù)有關經(jīng)驗公式,計算得到該聚能裝藥在上述2種距離下的沖擊波正壓區(qū)作用時間見表2。
表2 沖擊波正壓區(qū)作用時間計算結果
而2層磚墻的固有振動周期據(jù)文獻[7]為T=0.01 s。由此可以看出,不論是在距磚墻0.25 m處還是緊貼磚墻,該聚能裝藥爆炸沖擊波正壓作用時間都小于0.25 T,所以此時應按照比沖量判據(jù)對目標破壞效果進行分析。據(jù)此可判斷,該聚能裝藥的爆破作用不能使2層磚墻出現(xiàn)明顯的破壞。
按照前文研究的聚能裝藥及磚墻參數(shù),加工了聚能裝藥及目標磚墻并進行了試驗。
試驗時,利用木制托彈架將聚能裝藥放置在磚墻前規(guī)定距離L處,藥型罩一端朝向磚墻,起爆聚能裝藥,通過觀察并測量爆炸后的磚墻破壞情況,可得到聚能裝藥爆炸后對磚墻的毀傷效果,試驗布置見圖1。
圖1 試驗布置
試驗共進行了2發(fā),其中,聚能裝藥距磚墻0.25 m和緊貼磚墻試驗各1發(fā),2發(fā)試驗后的靶標正面和靶標背面的毀傷照片見圖2和圖3,試驗數(shù)據(jù)見表3。
圖2 磚墻正面毀傷情況照片
圖3 磚墻背面毀傷情況照片
表3 試驗數(shù)據(jù)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無論是在距磚墻0.25 m處還是在緊貼磚墻爆炸時,所研究的小型聚能裝藥都不足以使磚墻產(chǎn)生垮塌、傾倒等嚴重破壞,其對磚墻的破壞作用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射流開孔方面,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結果吻合。
然而,通過對比2發(fā)試驗結果可明顯看出,隨著與磚墻間距的減小,聚能裝藥對磚墻的毀傷效果明顯增強:首先在開孔孔徑方面,緊貼磚墻爆炸比距離0.25 m爆炸時的開孔孔徑增大了約1倍;而在爆破作用的毀傷方面,緊貼磚墻爆炸比距離0.25 m爆炸時在磚墻上產(chǎn)生的崩落范圍約增大了2倍,并且使磚墻產(chǎn)生了明顯的裂縫及錯位,對兩級串聯(lián)戰(zhàn)斗部而言,上述兩方面都明顯更利于后級戰(zhàn)斗部通過,因此該試驗結果又表明,在進行聚能裝藥對磚墻的毀傷研究時,必須對裝藥的爆破作用進行考慮。
本文研究了小型聚能裝藥對2層磚墻的毀傷效果,經(jīng)理論分析及試驗研究表明:
1)對于裝藥量較小的聚能裝藥,當其在磚墻近距離作用時,盡管其爆炸沖擊波超壓已經(jīng)大于磚墻的破壞載荷,但由于沖擊波作用時間太短,所以并不能對磚墻造成明顯的毀傷效果,其毀傷作用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射流的開孔作用上;
2)隨著與磚墻間距離的減小,聚能裝藥對磚墻產(chǎn)生的破壞作用明顯增強,開孔孔徑及崩落區(qū)范圍都明顯增大,該結果表明在進行聚能裝藥對磚墻的毀傷研究時,必須對裝藥的爆破作用進行考慮。
[1] 胡曉艷,劉天生,王鳳英.大錐角聚能裝藥射流形成及對剛把侵徹的數(shù)值模擬[J].彈箭與制導學報,2011,31(1):97-99.
[2] 陳少輝,雷彬.聚能射流對間隔靶板的侵徹深度模型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11,34(1):35-37.
[3] 李友望,吳國東.三種聚能裝藥結構侵徹靶板的數(shù)值模擬[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0,25(6):65-67.
[4] 常敬臻,盧永剛,孫傳杰.聚能裝藥對磚墻結構靶體開孔效能試驗研究[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32(6):39-41.
[5] 黃風雷,張雷雷,段卓平.大錐角藥型罩聚能裝藥侵徹混凝土試驗研究[J].爆炸與沖擊,2008,28(1):17-22.
[6] 隋樹元,王樹山.終點效應學[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0.
[7] 王儒策,趙國志.彈丸終點效應[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
(責任編輯魯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