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非常相愛的兩個人,卻在相愛的道路上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障礙——父母的反對。明明相愛,卻難以走到一起,這是多么痛苦的事!一邊是生自己、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一邊是陪自己走完美好人生旅途的愛人,兩種愛發(fā)生了沖突,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抉擇?
★典型事件1:
《對不起,我不能再接受你》,見本刊P34、35。
★典型事件2:
她是一個23歲的女孩,兩年前她與他相識,他是她的上司,離異,比她大16歲,有一個13歲的兒子跟他。
交往半年之后,她才跟母親說,當即遭到反對。她于是改口說還沒有開始,只是他在追求,她還沒答應(yīng),所以征求一下家里人的意見。
這之后,他們繼續(xù)交往。
又過了半年,母親發(fā)現(xiàn)了一些端倪,也不明說反對,而是給她安排相親。之后,相親的男孩托人帶話說想進一步發(fā)展。母親要她辭去工作,跟那個男孩交往。
她把這事告訴了他,他當時很吃驚,但也表示理解,說自己會努力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去說服她的父母。她很感動,更加堅定了非他不嫁的想法。
但沒過多久,父母雙雙從老家趕來,他們見到他,提出要把她帶回老家。那次見面非常尷尬。為了不讓父母傷心,她決定還是先跟他們回去。父母堅持要她和那個相親的男孩交往,他們認為那才是她的幸福。
最后不得已,她和他選擇了私奔。她給父母和那個相親的男孩各留了一封信,關(guān)掉手機,兩個人遠走高飛了。他們相約要堅持下去,直到婚禮那天。
可是生活并不如計劃的這么順利和美好。當她的手機重新開通,想向母親報平安時,聽到的卻是母親在電話那頭的一聲哽咽,她的心痛了,原來親情和愛情都是那么揪心。
這件事情之后,他們又堅持了一年,現(xiàn)在面臨如下壓力:
第一、父母強烈反對;第二、他的兒子今年15歲了,比她只小10歲,正處于叛逆階段,不想讀書,休學(xué)了;第三、她今年剛滿25,男友已經(jīng)過了41歲生日,年齡相差了16歲,而他的年收入目前是15萬左右,如果現(xiàn)在結(jié)婚,要準備資金買房、結(jié)婚、育子,預(yù)算50萬,這個問題可以解決。但10年后他要承擔他兒子的就業(yè)成家問題,20年后要承擔他們孩子的就業(yè)成家問題,那時男友已經(jīng)是60歲往上了,這意味著他到了退休年齡仍然要為生活奔波奮斗。到那時男友能不能承受得來?她會不會要獨自一人挑起生活的擔子?
觀點1
親情永遠大于愛情
有人說,等你幾十年如一日地含辛茹苦地養(yǎng)大一個孩子,然后她跟你說:愛情比親情重要,我男朋友比你們重要……到時候你就知道什么叫痛不欲生了。別拿幾十年的感情和幾年的愛情相比較,這個根本不是一個級別一個檔次上的。父母的愛是純粹的、不求回報、不會見異思遷且終生都不會改變的。
在任何情況下,親情永遠大于愛情,因為父母永遠是對子女最好的人。在很多問題上,父母確實比我們要看得透徹,但是我們可能要等到很多年以后才會明白父母當初的良苦用心。以前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為了證明你所愛的男人并不像你父母所說的那樣爛而非要嫁給他,你最后只會證明,他比他們看到的還要爛很多?!?/p>
父母經(jīng)歷了人生,知道婚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橐鲂枰獝矍椋偃缒銗凵弦粋€“不該愛”的人,那么你的痛苦則可能是加倍的。這個“不該愛”,不是說他不值得愛,而是按照世俗的看法,他有著種種妨礙幸福的“牽絆”,而這個“牽絆”是他單靠自己很難克服的。比如典型事例2中,他有個15歲的兒子,比如年齡差距還有他的收入問題?;橐鍪呛墁F(xiàn)實的,愛是一種能力,他有多大能力給予女孩以及未來的孩子和他已有的孩子幸福?女孩30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46歲了,而且一般情況下,普通人的掙錢能力以及體力都是從40歲以后逐漸下降的。女孩可以接受自己在30歲的時候一邊拉扯自己年幼的孩子,一邊照顧一個半百的老人嗎?
當然,這里所談?wù)摰男腋H鞘浪椎男腋?,許許多多的人蔑視世俗的幸福,他們肯承擔常人所不愿意承擔的痛苦,或者說他們認為正是那些痛苦使他們本來平淡的人生起了波瀾,有了意義。他們寧愿痛苦著也不愿意安逸地過著風(fēng)平浪靜的小日子,他們是另一種人。假如你屬于這“另一種人”,那么,這篇文章你可以直接略過。
觀點2
我的事情我做主
愛情是世界上最彌足珍貴的東西,所以它往往非常奢侈,比鉆石黃金要奢侈得多。純潔至真的愛情不能被親情所羈絆,更不能因為心里糾結(jié)就屈從于父母的壓力。父母永遠是你的父母,終有一天他們會理解你的,而真愛一生能有幾次,你一旦失去了,就不會再有相同的了。
而且父母看到的多是眼前的一切,至于他是否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是否愿意為了以后的幸福而全力打拼,是否擁有良好的品性,這些父母是看不到的。如果明明是支績優(yōu)股卻被父母視為垃圾股,在錯失了最珍貴愛情的同時,還失去了一個極好的伴侶,這就是雙重損失了。正如典型案例1中,這一段美好的愛情被男方的母親給親手毀滅了,可最終,男方的婚姻并沒有按照母親設(shè)計的方向走,而女孩卻經(jīng)過打拼煥發(fā)出自己的光彩,此時,男方母親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再續(xù)前緣了,徒留悔恨和嘆息。
如果因為家人的反對,而傷害自己或以愚蠢的方式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那更是不值得!這樣一來,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傷害到的不僅僅是你的家人,還有你的愛人。你倒是“解脫”了,但你留給別人的卻是無盡的傷害……你辜負了那些愛你的人,這種行為是最不可取的。
我的事情我做主,年輕人應(yīng)該有自己的主見,尤其是婚姻這樣的大事,因為以后過得如何關(guān)系到自己的生活幸福。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情,父母如果摻雜其中,自然不自然就會衍生出很多額外的事情,比如經(jīng)濟基礎(chǔ)、學(xué)歷、生活習(xí)慣、婆媳關(guān)系等等。因此不能讓這些問題沖淡了感情,更不能影響兩個人的決定。
觀點3
愛情親情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對于愛情和親情在婚姻問題上出現(xiàn)的矛盾,就像“我和你媽同時落水你先救誰”一樣,幾乎變成了無解的問題。我們不論是選擇做“不孝子”還是“負心人”,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一種錯誤。有時候當愛情與親情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我們往往一味鉆進了在義和情之間的死胡同里思考,一味地衡量兩者間哪個更重要,而忽略了尋找如何去拯救親情與愛情的兩全辦法。
面對這一人間難題,首先需要的是冷靜和理智。尊重所愛人的選擇,也是一種愛的延續(xù),學(xué)會祝福對方,才能從痛苦中走出。莎士比亞曾說過:“情欲猶如炭火,必須讓它冷卻,否則烈火會把心兒燒焦”!更重要的是要和父母好好溝通交流,溝通與交流是解決問題的基礎(chǔ)。我們的父母與我們成長在不同的年代,我們的生活觀、世界觀、愛情觀與他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不同也無可厚非。但有時候父母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他們會由于欠缺對你和對方的了解就斷然給了對方一張“紅牌”出場,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那份愛是多么的強烈和真摯!父母考慮得更多的是對方的身份、收入、過去,甚至兩家的距離!但是這些因素有時年輕人并不在乎,他們覺得真愛一旦錯過,就不會再來。總之,在感情問題上不盲從、有底線,不盲目聽從父母意見,也不全然不顧父母的勸阻,最終才能在愛情和親情上找到相對的平衡點,收獲大團圓的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