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首席記者 蔡春麗 圖/本刊記者 劉汪洋
1945年9月,日本簽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這是來之不易的勝利。
72年前的1941年8月1日,一支由美國飛行員組成的志愿航空隊來到中國協(xié)助抗擊日寇。這支英勇善戰(zhàn)的“中國空軍美國志愿航空隊”,被中國人民親切地稱為“飛虎隊”。
72年后的2013年8月1日,由“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夫人陳香梅女士無償捐贈的5件文物飛越重洋運抵山城,回到了“飛虎隊”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地方。
這些珍貴的文物,見證了“飛虎隊”在抗戰(zhàn)中的崢嶸歲月。
Five Pieces of the "Flying Tigers'"Cultural Relics Returning to Chongqing
8月2日下午4時許,重慶飛虎隊展覽館。這批文物在大陸惟一健在的“飛虎隊”隊員龍啟明的見證下,正式開封。
紙箱被小心翼翼地開啟,90歲的龍啟明眼睛濕潤了?!帮w虎隊”的軍服、錦旗、水壺,陳納德將軍1943年在渝使用過的煙灰缸、軍用餐具……一件件文物,讓這位“飛虎英雄”仿佛又回到了戰(zhàn)火紛飛的日子。
輕輕拿起“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將軍使用過的煙灰缸—一只精美的銅胎琺瑯彩圓盤,陳納德將軍抽著雪茄的身影好似就在龍啟明眼前?!瓣惣{德將軍煙癮很大。他最愛抽雪茄,喜歡用煙斗。有時也抽香煙,每天要抽幾包駱駝牌香煙。特別在作戰(zhàn)緊張時,他更是煙不離手。每每要等到飛虎隊員安全返航才安心?!痹瓉淼臒熁腋滋?,裝不了太多的煙灰、煙蒂,陳納德就將這只圓盤當做了煙灰缸,十分喜愛。
仔細打量這個圓盤,直徑約10厘米,綠底之上繪有粉色牡丹,上書“千秋如意”四字紅字。圓盤色澤明艷,非常精美。
長期研究抗戰(zhàn)歷史的重慶飛虎隊展覽館常務副館長代慶標介紹,“這只銅胎琺瑯彩圓盤,出自官窯,由彩華堂出品,當時全國這一批只有329件,很珍貴?!边@只圓盤是時任民國云南省政府主席,被稱為“云南王”的龍云贈予陳納德將軍的,算得上一件“奢侈品”。
陳納德將軍使用過的一只橢圓飯盒,勾起了龍啟明的回憶,“這種飯盒,跟我們當年用過的一模一樣?!憋埡杏射X合金制成,有盒蓋、盒底兩部分,盒底還連著一只把手,盒子里還有配套使用的刀叉、勺子。龍啟明記得,那時,士兵和軍官分別在不同的餐廳用餐,但不分軍銜等級,都要排隊打飯。吃的食物也一樣,有午餐罐頭、牛排、火腿蛋,以及咖啡、水果等。
捐贈文物中的軍用水壺,也是當時“飛虎隊”的常用軍用物品。
拿起捐贈文物中的一件“飛虎隊”軍服,龍啟明細細辨認?!斑@是一件‘飛虎隊’的上士軍服。軍服領口訂有‘US’及空軍標識,左肩上有‘飛虎隊’的隊徽,隊徽中一只張著翅膀的老虎躍起撲向日軍。軍服右肩繡有中緬印戰(zhàn)區(qū)標識。”
龍啟明當時的軍銜是少尉軍官,“軍官的服裝跟上士軍服不一樣,顏色更深些。軍銜越高,軍服的質地也越厚實?!?/p>
那面深紅的錦旗,上面印有中緬印戰(zhàn)區(qū)(CBI)的標志,是“飛虎隊”在中緬印戰(zhàn)區(qū)作戰(zhàn)榮光的見證。
一同從美國運抵重慶的捐贈文物中,還有一件文物,是法國政府贈送給陳香梅女士的銘牌。這6件文物經重慶市文物局備案后,9月有望在重慶飛虎隊展覽館展出。
代慶標副館長介紹,今年6月22日,由重慶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重慶飛虎隊展覽館發(fā)起的《紀念美國十四航空隊成立70周年暨陳納德將軍誕辰120周年》郵票首發(fā)儀式在華盛頓舉行?;顒雍?經飛虎隊展覽館駐美聯(lián)絡處聯(lián)絡員嚴悠悠多次登門拜訪、溝通,陳香梅女士同意無償捐獻這批文物。
重慶是陳納德將軍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之前在重慶飛虎隊展覽館里,陳納德將軍使用過的文物只有四五件。這次文物捐獻豐富了重慶的二戰(zhàn)文物史料,體現(xiàn)了中美兩國人民良好情誼。
Two Hundred Pieces of the "Flying Tigers'" Cultural Relics Witnessing the Memorable Years
重慶飛虎隊展覽館自2003年建館以來,展出文物達200余件。每天,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地的各國游客慕名前來這里參觀。他們中有“飛虎隊”隊員的后代,也有抗戰(zhàn)老兵,普通游客。至今,參觀游客已有10多萬人。
在飛虎隊展覽館,一幅剛展出的門神年畫特別令人注目。它掛在陳納德將軍的畫像下方,畫面中西合璧:大紅色的“恭賀新禧”四個大字下,是以當年“飛虎隊”的美國飛行員為原型設計的門神形象。身穿美國軍服,脖子上掛著一把沖鋒槍,右肩佩戴“飛虎隊”標志的門神威風凜凜,腳踩一名骷髏般的日本鬼子。
代慶標說,從這張年畫可以看出那時“飛虎隊”在中國人心中的崇高位置。當年,“飛虎隊”痛擊日寇并逐漸奪回中國領空的制空權,讓長期飽受日軍轟炸的重慶得到難得的安寧。老百姓把“飛虎隊”當成了心目中的保護神,有人將美國飛行員當作門神印在了年畫上。過春節(jié)時,就將年畫貼在門上,表達對“飛虎隊”的敬意。
陳納德當年回國時,有百姓將這幅年畫送給陳納德。如今,這幅年畫被收藏在美國飛虎隊紀念館。重慶飛虎隊展覽館展出的年畫是復制品,展覽館正在努力,爭取明年將原件帶回重慶。
代慶標從陳列柜里拿出一個棒球棒,“這是展覽館從白市驛一戶農民家里收集來的。棒球棒上還刻有英文。打棒球,是飛虎隊員戰(zhàn)后難得的一項運動。”
當時的重慶,是二戰(zhàn)時中國戰(zhàn)區(qū)的核心,“飛虎隊”與重慶聯(lián)系極為密切,重慶白市驛機場、珊瑚壩機場、九龍坡機場、梁平梁山機場等,都是飛虎隊的重要基地。
當年的“飛虎隊”隊員,很多是年輕人,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戰(zhàn)場下無拘無束,喜歡喝酒、跳舞、打球。
據(jù)老飛虎隊員回憶,陳納德也非常喜歡打棒球。隊員違紀時,陳納德會拿起棒球棒在地上隨意劃一個圈:“關禁閉兩小時!”違紀隊員只得站到圈內執(zhí)行。
代慶標還拿出一本泛黃的英文書籍,“這是今年7月4日,我在美國洛杉磯時,一位抗戰(zhàn)老兵送給我的珍貴文物。它是美國出版的第一本介紹‘飛虎隊’的英文書籍,足見‘飛虎隊’當時在美國的影響力。后來,美國又陸續(xù)出版了多本介紹‘飛虎隊’的書籍?!?/p>
從小受英式教育的龍啟明,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他翻譯道,“書名叫《美國精神和光榮》。書中詳細介紹了‘飛虎隊’的事跡和精神。是1945年美國出版公司出版的?!?/p>
70多年過去了,“飛虎隊”的精神和中美人民聯(lián)手抗擊日寇,爭取世界和平的歷史,龍啟明一直銘記在心。他以自己戰(zhàn)斗過的“飛虎隊”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