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青宇 孫繼春
棚室保護(hù)地栽培是特殊的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隨著保護(hù)地栽培技術(shù)的推廣應(yīng)用以及栽培環(huán)境的改變,棚室內(nèi)蔬菜的病害嚴(yán)重威脅蔬菜生產(chǎn)及效益的提高。由于在溫棚內(nèi)多年種植,受土傳病害、真菌、細(xì)菌、病毒等的影響,導(dǎo)致黃瓜的抗病力下降,黃瓜嫁接栽培已成為解決此類問題的最佳途徑。黃瓜嫁接苗比自根苗具有較強的抗性與免疫性,能明顯提高黃瓜對枯萎病、霜霉病、黑星病、角斑病、疫病等的抗性,并有效提高黃瓜的耐寒性,明顯增加前期產(chǎn)量和總產(chǎn)量,從而實現(xiàn)了黃瓜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的目的。
1.黃瓜嫁接育苗的定義
嫁接是將植物體內(nèi)的芽或枝(稱接穗)接到另一植物(稱砧木)的適當(dāng)部位,使兩者接合成一個新植物的技術(shù)。
黃瓜嫁接通常選用黑籽南瓜做砧木,用白籽南瓜做砧木也可。一是由于南瓜根系發(fā)達(dá),入土深,吸收范圍廣,耐肥水,耐旱能力強,可延長果實采收期,增加產(chǎn)量;二是黃瓜與南瓜的親和力強,成活率高達(dá)90%以上。
2.嫁接前準(zhǔn)備
2.1材料準(zhǔn)備小刀片、竹簽、嫁接夾、起苗鏟、操作臺、塑料膜、酒精、噴壺,盛裝幼苗或嫁接苗的器皿、育苗平盤、營養(yǎng)缽和營養(yǎng)土,多菌靈或百菌清等。
2.2種子準(zhǔn)備黑籽南瓜種子(最好用上一年的種子,新種子有120天的休眠期):667m2用種量2~2.5kg。黃瓜種子:667m2用種量50g。
3.浸種催芽
3.1南瓜種子將種子慢慢倒入70℃左右熱水中不斷攪拌至水溫30℃,充分搓洗后再浸泡在25℃溫水中12小時左右,揉搓種子并清除損傷種子及雜物;用清水沖洗幾次后,將種子撈出,晾干種皮,再用干凈的濕毛巾或幾層紗布包好,然后放到28℃~32℃的條件下催芽,芽長2~3mm時即可播種。
3.2黃瓜種子在催芽前最好對黃瓜種子進(jìn)行消毒處理。常用的方法用福爾馬林300倍液浸種2~3分鐘(或用硫酸銅1000倍液浸種5分鐘),用清水洗凈后,將種子慢慢倒入55℃左右熱水中不斷攪拌至水溫30℃;去掉上面漂浮的秕籽及雜物,再浸泡6~7小時后,用水洗2~3遍,將水控凈;把浸泡好的種子包在干凈潮濕的棉布里催芽,催芽適溫25℃~30℃,經(jīng)過24~36小時出齊,芽長2~3mm時即可播種。
4.播種
首先要播種黑籽南瓜砧木的種子,可以做苗床,澆足水;株行距3×4cm;進(jìn)行點播,可避免芽受損害;蓋土厚度3~4cm;蓋上地膜,5~6天出苗后,把地膜撤掉。作為接穗的黃瓜種子,講究的是“可晚,不宜早”,等砧木的子葉展開剛剛露出一心時開始播種,最好播在平盤中,同樣采用點播法;一般株、行距4×4cm即可;蓋土厚度2~3cm,然后在上面蓋一成薄地膜,溫度控制在25℃~28℃,4~5天出苗后,撤掉地膜。
5.嫁接方法
播種后15天左右,黃瓜苗子葉由黃變綠,完全展開,第二片真葉微露;南瓜苗子葉展開,第一片真葉初露為嫁接的最佳時機。
5.1靠接法選用高度相近的砧木和接穗苗進(jìn)行嫁接。嫁接操作時,從苗床挖出南瓜和黃瓜幼苗,切勿傷其根系,并盡量使根系多帶些土。先用酒精消毒的竹簽去掉砧木的生長點,然后用酒精消毒的刀片在生長點下方0.5~1cm處的胚莖上自上而下斜切一刀,切口角度為30°~40°,切口長度為0.5~0.7cm,即深度約為胚莖粗的一半。接穗切口方向與砧木恰好相反。接穗黃瓜苗在距離生長點1~1.5cm處自下而上斜切一刀,深度為胚莖的2/3,然后將削好的接穗切口嵌插入砧木胚莖的切口處,使黃瓜葉子位于南瓜葉子之上,且呈十字形;使兩者切口吻合在一起,用嫁接夾固定好嫁接處。將嫁接后的嫁接苗(黃瓜苗和南瓜苗的嵌合體)栽到同一個營養(yǎng)缽里,靠接10~15天后傷口即可愈合。
5.2插接法嫁接時先取根系帶土的砧木幼苗,用竹簽去掉其生長點及側(cè)芽,隨后用竹簽從一側(cè)子葉基部中脈處(與子葉呈45°~50°角),向另一側(cè)子葉下方往胚莖內(nèi)穿刺,不要穿破胚莖的外表皮。以透外表皮隱約可見到竹簽尖端為宜,掌握穿孔深度0.5~0.7cm,竹簽不要立即拔出,然后用刀片切取黃瓜幼苗3~4cm的上部胚莖;在其子葉節(jié)下1~1.5cm處與胚莖呈30°角,用刀片向下斜削成一個切面,切口長0.4~0.5cm,再用手取出已插入砧木頂部的竹簽,隨即將削好的接穗沿砧木的穿孔方向插入其孔內(nèi),插入時讓接穗的切口斜面朝下,插入深度要適宜,不可太用力,插入過深會損傷接穗的切面,最后用嫁接夾夾住接口處。
6.嫁接后苗期的管理
6.1溫度管理嫁接后1~3天,要求白天溫度25℃~28℃,不低于20℃,地溫23℃~28℃,不高于30℃;4~6天白天氣溫23℃~28℃,夜間溫度17℃~19℃,地溫22℃~25℃;7~9天白天溫度22℃~26℃,夜間16℃~18℃,地溫20℃~23℃;10天以后,隨幼苗生長可逐漸降溫。
6.2濕度管理嫁接苗應(yīng)放在用多菌靈或百菌清消毒的小拱棚內(nèi),其棚高一般為60~70cm。棚的四周用土壓嚴(yán),保證拱棚內(nèi)的空氣相對濕度;適當(dāng)遮陰,特別是前3天,早晚用散射光,中午遮蔭,防止太陽光強烈照射,因中午會產(chǎn)生較高的棚溫,使其嫁接苗蒸發(fā)散失太多水分。從嫁接的第4天起,可將苗棚適當(dāng)放風(fēng),適當(dāng)降低棚內(nèi)的空氣相對濕度。約1周后去掉遮蔭網(wǎng),遮光不可過度,黃瓜嫁接苗若長時間接受不到陽光就會出現(xiàn)黃化或徒長。嫁接7~10天嫁接苗基本成活,空氣相對濕度可保持在85%左右。嫁接苗整日見光不萎蔫時,可轉(zhuǎn)入正常管理。注意事項:要求高濕,5天內(nèi)保持空氣濕度90%~100%,若發(fā)現(xiàn)濕度小,可適當(dāng)進(jìn)行噴霧。上午嫁接的,中午前和下午各噴一次霧;下午嫁接的,傍晚之前可噴一次水霧。黃瓜嫁接苗在嫁接后的第2~3天的上午和下午也要各噴一次水霧。噴水霧量要輕,不宜過多,注意不要讓水流到傷口處。嫁接苗15天左右時噴1次百菌清500~800倍液,早期防治霜霉病,同時摘掉嫁接夾。
6.3煉苗嫁接苗在定植前10天,可適當(dāng)控溫、控水蹲苗,以促進(jìn)其根系發(fā)達(dá)。白天保持床溫20℃~24℃,夜間10℃~13℃,地溫13℃~16℃。煉苗的土壤含水量控制在18%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可降低至75%左右。濕度不能太低,特別是對一些雜交黃瓜嫁接苗,會產(chǎn)生生理病害,如花打頂?shù)取?/p>
7.斷根
秧苗長到兩葉一心時,即在嫁接苗移植后10~13天,用刀片將黃瓜幼苗莖在接合處的下方切斷。斷根后,隨手將黃瓜幼根拔出。
8.定植
嫁接后的35~45天,當(dāng)嫁接苗長到4~5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定植前施足有機肥,鋪好地膜,培土深度不能超過嫁接的接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