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
我們小區(qū)的門口新近添了一個餛飩攤兒,攤主是一對中年夫婦,聽口音好像是陜西人。
餛飩攤兒自開張以來,可謂門庭若市,上班的、上學(xué)的、偶爾路過的,都要來這兒坐一坐,就連那腿腳不很靈便的單身漢李大伯也常來湊熱鬧?!袄习?,請進。”“兄弟,這邊坐,這兒靠爐子,暖和?!蹦觾嚎∏蔚呐當傊骺偸切τ模崛岬卮蛑泻?,那一連串親切的話語以及周到貼心的服務(wù),讓每一位來這里的人心里頓感暖洋洋的。
最吸引人的當然還是那飄著濃香的鮮美餛飩了。中年夫婦做的餛飩特地道。餛飩皮是手工搟制的,皮薄如紙,如此之薄的餛飩皮下鍋久煮卻不破皮不露餡。餡使用新鮮精肉細切絞碎而成,青花瓷大碗中彤紅的肉餡呈膠凍狀,女攤主左手拈皮,右手用一根琵琶狀的小竹片刮來肉餡,然后右手一攏一捏即放,小巧玲瓏的餛飩就在大瓷盤中向你微笑了。女攤主輕啟薄唇招呼客人,手卻不停地刮著、包著,極其嫻熟,一分鐘能包五十只左右,看她包餛飩簡直是一種藝術(shù)享受。
餛飩攤兒的另一獨特之處是煲湯,湯用“虎頭鯊”煨成奶狀,濃而不膩,鮮而不腥,餛飩猶如一只只金元寶浮于乳白色的魚湯中,加上碧綠的蒜花和青翠的香菜葉兒,金黃的香油,飛舞在湯中的小蝦米、零零碎碎的小榨菜,仿佛是一件絕妙精美的藝術(shù)品,瞧著就讓人垂涎欲滴。
“老板!請多放點兒香菜兒!”一小伙子叫道?!靶校∫滥愕??!蹦袛傊饕贿叴饝?yīng)一邊手腳麻利地往鍋里投餛飩、配料?!鞍⒁?,再給我放兩勺蝦米行嗎?”一個小男孩舔著勺子里的蝦米懇求道?!昂玫模瑏砝??!痹捯粑绰洌當傊鞫藖硪粋€盛著大半碗蝦米的小碗……餛飩鍋一會兒掀開,一會蓋上,冒出來的熱氣在不大的屋子里繚繞著。
周末假日,我也端著大碗來到他們的攤子前,坐在龐大的遮陽傘下,靜靜地等待,有時也和他們拉幾句家常。
男攤主告訴我,他們來自陜西西安,租住在附近的農(nóng)舍,老家還有年近七旬的老父母以及兩個兒女,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xué)?!皟蓚€都在上大學(xué)?那他們的學(xué)費和生活費都很高的啊,憑你們擺這個攤兒掙的錢夠他們花嗎?”我有些驚訝?!皩⒕椭€可以吧。我們這個攤兒承蒙你們這些老主顧的照顧生意還不錯,一個月掙個三五千是不成問題的?!薄昂呛?,是你們手藝好,服務(wù)熱情嘛?!蔽倚χ洫劦馈E當傊髀詭邼卣f:“那也是,咱掙的是工夫錢,單說這皮子,是自家一棒一棒搟成的,你看能照出字來。想要做到這樣,光餳面就要二三個小時。”“看你們這么辛勞本分,孩子們也很知足吧?!薄笆前。⒆觽兌己芏?,在校從不亂花錢,而且他們都爭氣,成績一個比一個好。前不久,小兒子還拿到了學(xué)校的獎學(xué)金吶?!迸當傊鞯目跉庵型钢院馈?/p>
寒風(fēng)中,女攤主將衣領(lǐng)豎了起來。談話間,她的手一刻也沒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