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2013年8月24日,由武漢市測繪研究院編制完成的《武漢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評審專家組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總工程師胥燕嬰、武漢大學寧津生院士、劉經南院士、李建成院士、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陳新湖、湖北省測繪局總工程師郭建華以及來自武漢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武漢市統(tǒng)計局等相關專家組成,胥燕嬰總工擔任專家組組長。評審會由院長肖建華主持,武漢市國土規(guī)劃局、市發(fā)改委、市財政局以及武漢市測繪研究院等有關同志出席了會議。
會上,肖建華院長首先介紹了“實施方案”的工作背景和前期進展情況。7月14日武漢市測繪研究院就實施方案進行專家咨詢,并在此基礎上對方案進行了補充、修改和完善。在此背景下,召開此次專家評審,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也為下一步召開武漢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會議做好準備。
武漢市國土規(guī)劃局袁海軍副巡視員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表示了歡迎和感謝,他指出,武漢市是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重要節(jié)點,市國土規(guī)劃局作為武漢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有義務也有能力承擔起這項任務。他懇請各位專家對實施方案進行審查和把關,對武漢市地理國情普查工作提出寶貴意見。
隨后,武漢市測繪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羅名海匯報了“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專家組在聽取匯報后,審閱了相關材料,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質詢和討論,認為:“實施方案”在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總體方案的基礎上進行了必要的細化和擴充,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為開展武漢市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實施方案”提出了地下空間利用普查,開展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的地理國情普查,對城市空間綜合開發(fā)具有現(xiàn)實意義;“實施方案”編制依據充分,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指標體系先進完善,技術路線科學合理,工作部署恰當,保障措施得力,經費預算適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評審,同時建議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完善后,盡快組織實施。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胥燕嬰總工用“先、全、厚、優(yōu)”四個字給予“實施方案”高度評價。具體來講,一是武漢市從2007年發(fā)布地理信息藍皮書開始,著手探索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二是“實施方案”在普查內容和指標上是目前全國范圍內最全面的,在地下空間、地理單元方面涉及很多新的內容;三是武漢市具有豐富的基礎測繪成果及國土、規(guī)劃相關成果,為普查內容和指標的實現(xiàn)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將對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四是實施方案依據城市地域特點劃分了工作區(qū),并制定了相應的技術路線,既符合實際需求,也有助于充分利用各類信息資源,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同時,胥燕嬰總工也指出實施方案在任務安排、隊伍組織、統(tǒng)計分析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武漢市發(fā)改委區(qū)域處王強處長、東湖開發(fā)區(qū)國土規(guī)劃局李秋萍局長也先后在會議上發(fā)言,表示武漢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對于提高政府決策管理水平,促進經濟發(fā)展轉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將積極參與和配合該項工作,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最后,武漢市國土規(guī)劃局測繪勘察處(市測繪局)處長?,摯硎袊烈?guī)劃局對各位專家的到來再次表示感謝,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計劃:一是認真吸納各位專家的意見,盡快充實和完善實施方案,上報武漢市政府批準實施;二是加強與各職能部門的溝通和匯報,按照“建設同參與,成果共分享”的原則,建立順暢高效的共建共享機制,確保普查任務的實施;三是按照“科學普查、依法普查、創(chuàng)新普查”的總體要求,抓住重點、提高效率,按時保質地做好普查工作,做好長期監(jiān)測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