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瓊英 范賢鄉(xiāng)
杏以果實早熟、色澤鮮艷、果肉多汁、營養(yǎng)豐富、風味甜美、酸甜適口為特色,在春夏之交的果品市場上占有重要位置,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很有發(fā)展前途的樹種。龍泉山脈地處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交界處,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非常適宜杏樹生長發(fā)育和產(chǎn)量品質形成。龍泉山脈帶分布的當?shù)剞r(nóng)家杏品種,存在果實偏酸、果個偏小,坐果率低,產(chǎn)量不高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2002年我單位引進了凱特杏、金太陽等杏新品種,在青白江區(qū)福洪鄉(xiāng)開展了凱特杏新品種試驗觀察和配套技術研究。經(jīng)過多年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凱特杏綜合性狀優(yōu)良,市場售價高,平均銷售價格為10~16元/kg,進入盛果期后每畝產(chǎn)值在1萬元以上。現(xiàn)已在青白江區(qū)的龍泉山脈帶種植上萬畝,為西南地區(qū)栽培規(guī)模最大的區(qū)域之一,對當?shù)剞r(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和農(nóng)民增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F(xiàn)將試驗結果和該品種早結豐產(chǎn)配套技術總結如下。
試驗地位于龍泉山脈中段青白江區(qū)洪福鄉(xiāng),該區(qū)域年降雨量925.4mm,年平均溫度16.2℃,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239.1小時,全年無霜期273~279天,土壤pH值5.7~7.5。試驗園地種植株行距為2m×3m。
1.植株表現(xiàn) 通過多年觀察結果表明,凱特杏在龍泉山脈表現(xiàn)出樹勢中庸,萌芽力強,成枝力較強的特點。
2.開花結果習性 以花束狀果枝和短果枝結果為主,其次是中果枝和長果枝。隨著樹齡增長,花束狀果枝和短果枝比例增加。常規(guī)管理條件下,定植后第三年開始結果,第四年平均每畝產(chǎn)量350kg,第五年進入盛果期,平均每畝產(chǎn)量1200kg,第六年畝產(chǎn)為1500kg。
3.果實性狀 果實近圓形,縫合線淺,果頂較平圓,平均單果重95g,最大果重153g。果皮橙黃色,陽面有紅暈,果皮不易剝離,果肉橙黃色,成熟時肉質細脆,風味酸甜爽口,芳香味濃,可溶性固形物12.7%,品質上等。果核小,扁圓形,離核。果實5月下旬成熟,發(fā)育期70天左右。果實較耐貯運,常溫下可貯藏5~10天。
4.主要物候期 2月中旬萌芽,2月下旬至3月上旬開花,從初花至末花歷時半個月左右。5月下旬果實成熟,11月中旬落葉。
1.高標準建園
(1)園地選擇 杏樹耐旱、耐瘠薄,不耐澇,喜光,同時花期易受晚霜危害。因此,建園時應選在背風向陽,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
(2)選用壯苗 壯苗標準為:苗高70cm以上;嫁接口以上10cm處直徑超過0.5cm,50~60cm整形帶內(nèi)有飽滿芽6個以上;根系完整,骨干根系4條以上;嫁接口愈合完好,砧木無傷;沒有明顯病蟲害。
(3)精心栽植 秋季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定植。定植前先改土,挖深、寬各80cm的定植穴或溝,在底部鋪20cm厚的秸稈,在表土層中摻入適量的有機肥和磷肥與表土混合后回填,將定植穴填滿并高出原地表20cm。栽植深度以澆過定植水后根莖交接處與地面相平為宜。定植后灌足水,并覆蓋lm2的黑色地膜或10~20cm厚的稻草保濕。
2.加強土肥水管理
(1)施足基肥 杏樹春季需有充足的養(yǎng)分供應,基肥應于每年秋季施入,以有機肥為主。根據(jù)樹體大小和產(chǎn)量,每株施有機肥20~30kg、磷酸二氫鉀1~1.5kg,以提高土壤肥力。
(2)及時追肥 萌芽前施追肥1次,每株施清糞水20~40kg、尿素0.05~0.1kg;4月中下旬施果實膨大肥,株施尿素0.1~0.15kg、硫酸鉀0.2~0.3kg、過磷酸鈣0.10~0.15kg及清糞水15kg。果實采收后(6月中旬)施追肥1次,每株施清糞水20~40kg、過磷酸鈣0.25kg。全年葉面追肥2~4次,盛花期葉面追肥為0.3%~0.4%尿素+0.3%硼砂,果實膨大期和花芽分化期葉面各噴施0.2%~0.3%尿素+0.3%磷酸二氫鉀1次。采收后,結合病蟲害防治,還可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1次。
(3)樹盤覆草,適時澆水 冬季或夏季果園為以覆草為好,覆草厚度15~20cm即可;綠肥、雜草、作物秸稈等均可作覆蓋材料;覆草后須上覆蓋物上壓土防風吹。萌芽前期,對杏樹澆灌1次透水。花后至硬核期,及時灌水。果實采前半月,禁止灌水。
3.花果管理 花期噴施0.2%尿素+0.3%硼砂1~2次,在花開放10%以上時,在杏園放蜜蜂或壁蜂進行傳粉,以提高坐果率。人工疏果,合理負載,杏進入結果期后至盛果期,每畝產(chǎn)量控制在2000kg以內(nèi)。畝栽111株時,每株留果量以120~180個為宜。疏果應在著果后至硬核期前完成。疏果時先疏病蟲果、弱果和密擠果,使果實分布均勻,按照壯枝多留、弱枝少留,中部多留、前部少留等原則進行。
4.合理整形修剪 凱特杏整形上宜采取自然開心形和多主枝自然形:開心形幼樹在距地面50cm高處定干,培養(yǎng)三大主枝自然開心樹形,主枝上培養(yǎng)2~3個副主枝;多主枝自然形幼樹在距地面30~50cm處定干,留主枝3~5個,主枝角度約60°,主枝上培養(yǎng)1~2個較強副主枝,在主枝、副主枝上培養(yǎng)枝組。凱特杏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修剪時應著重培養(yǎng),注意及時回縮更新,抑制結果部位外移。5月份對旺長樹的旺枝拉枝開張角度,適時短截中長枝或新梢抽生到20cm左右時即摘心,以增粗枝條,培養(yǎng)粗壯中短枝。
5.病蟲害防治 杏主要病蟲害有瘡痂病、黑斑病、流膠病、穿孔病、褐腐病、根腐病及蚜蟲、紅蜘蛛、介殼蟲、桃蛀螟、黃刺蛾和桃紅頸天牛等。應根據(jù)發(fā)生情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F(xiàn)將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總結如下:入冬至發(fā)芽前,清除園內(nèi)的枯枝落葉,剪除病蟲枝并集中燒毀,降低病蟲害基數(shù);冬季或早春萌芽前樹體全面噴布1次波美5度石硫合劑,鏟除杏瘡痂病和黑斑病等越冬病菌及介殼蟲、蚜蟲等越冬蟲卵;安裝頻振式殺蟲燈,利用害蟲的趨光性防治害蟲,懸掛黃板誘殺蚜蟲;展葉后至4月中旬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福星8000倍液和10%撲虱蚜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1.8%阿維菌素4000~5000倍、30%殺螟松乳油600倍液等,防治杏細菌性穿孔病、褐腐病、黑斑病、蚜蟲等;果實采收后注意防治黃刺蛾、紅蜘蛛、蚧類及葉斑病、穿孔病、流膠病等病蟲害。注意防止早期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