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霞
當全國正義之士為官二代李剛兒子的輕狂、自私而憤怒、悲嘆時,西安一批有社會責任感、以在校大學生為主的80、90后青年,于2010年8月13日成立了“省慈善協(xié)會80、90后慈善志愿者服務團”,他們決心以自己敢于擔當社會責任、關注特困階層、樂于幫助鰥寡孤老、殘障兒童的行動,向世人展示新一代青年人的精神風貌。團隊建立了管理、活動、宣傳、外聯(lián)等部門,設立了助幼、敬老、環(huán)保、社區(qū)服務4個組,建立了健全的登記注冊、活動管理制度,學習培訓制度,邀請了顧問,立足于為有志青年提供一個奉獻愛心的平臺。
志愿者服務團成立2年多來,志愿者已由當初的幾十人,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的730多人,開展了各種公益、慈善活動140多次,幫助服務對象數(shù)百人,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這里凝聚了一批愛祖國、愛人民的有志之士
80、90服務團團長,是1991年出身的年輕人。由于沒有考上心儀的學校,他上了半年高中后。就到西安來打工闖世界。這個聽到國歌就熱血沸騰、看到有困難人就情不自禁出手相幫的善良娃,在城里邊打工、邊上廣播電視大學。打工的三年中,他曾跳槽三個單位,但利用周末時間做公益,卻從沒斷過線。他認為志愿服務使自己懂得了當代年輕人應負的社會責任;明白了人活一世的意義并不是光追求物質財富,重要的應是追求精神財富,這就是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有了這種精神追求,才會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走的穩(wěn)??!活得有意義!
服務團顧問、年過古稀的趙道宗老爺爺,是省建總公司的原物資部長,退休后曾有多家企業(yè)爭相高薪聘請,全被他一一回絕。他答應任職的只有兩處:一是作為志愿者,當省慈善協(xié)會災后重建工程項目的質量監(jiān)督員;二是當80、90志愿服務團的顧問。人們問他為啥愿意給娃們當顧問?他回答:“服務團的孩子自己沒錢,卻還要為社會作貢獻,幫助特困人群,他們像雷鋒一樣不簡單?!?/p>
協(xié)會的張小剛、閻國棟、李雅琳、張嘉晨、宋夏雨等很多骨干,都是看到很多好人在盡最大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于是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約一起,選擇有意義的人生,去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還有不少年輕人,自己本身家境貧寒,幫助那些有困難的群眾,感覺就在幫助自己的親人。就是這種樸素而又真誠的幫困意志,讓這些年輕人一直堅持到如今。
發(fā)揮專長做適合大學生干的善事
上大學的學子是消費者,靠家里供養(yǎng);打工的青年除了吃飯、住宿,掙的錢所剩無幾,他們作為志愿者,不可能拿出多少資金去解人危難,只有以己之長,去做那些適合自己干的幫助人的善事。去年,西安工程大學的貧困學生陶翠紅患了白血病,省慈協(xié)志愿者總隊發(fā)出號召,希望有愛心的人伸出援手,挽救陶翠紅的生命。80、90慈善服務團幾個年輕人,積極響應總隊號召,在捐出自己零花錢的同時,利用自己的特長,在較短時間內制作了宣傳視頻。該視頻播出后,社會上很多愛心企業(yè)和愛心人爭相捐款,其他高校學生也紛紛響應,擠出自己的零用錢。由于宣傳得力,志愿者總隊在較短時間內為陶翠紅募集了15萬多元,為成功手術、挽救陶翠紅的生命貢獻了力量。這里邊,就有80、90服務團的重要貢獻。服務團還利用大學生口語表達好,為殘障兒童奉獻不遺余力的優(yōu)勢,組織志愿者上街為武功紅太陽特殊康復學校的工藝品進行義賣,為聾啞孩子們籌措學習和生活資金。還利用大學生文化基礎好的優(yōu)勢,到省圖書館協(xié)助修補圖書,利用大學生擅長文藝表演的特點,為孤寡老人和孤兒進行文藝節(jié)目演出等等。由于團里合理安排,大學生志愿者基本都能發(fā)揮專長,做到人盡其用。
在幫助別人提高的過程中歷練自己
服務團還力求使志愿者在進行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志愿者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參與社會奉獻的雙贏。兩年多來,他們舉辦各類知識講座7次,其中包括醫(yī)療服務知識、志愿服務安全常識、智障殘疾人服務注意事項、幫助別人樹立理想信仰等等,為志愿者更好的為特困群眾服務打好了基礎。
每年春節(jié),80、90志愿者服務團的小伙子和姑娘們,都要帶著省慈協(xié)配給的米面油和購物卡,帶上賀年卡、春聯(lián),去給老人們打掃衛(wèi)生、掛燈籠、貼春聯(lián),還給老人包餃子、演節(jié)目,陪他們聊天、看春晚,吃年飯。年已75歲的張爺爺說:“我們孤身老人,最怕過年過節(jié),別人家親親熱熱團聚一堂,我們家死氣沉沉、冷清孤單。如今你們給我們送年貨,演節(jié)目、包餃子,熱熱鬧鬧,這個年我過的最高興?!迸愎鹿牙先诉^年的志愿者張?zhí)m看到老人孤獨寂寞,生活中有不少困難,決心今后要經常來幫助老爺爺、老奶奶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深有感觸地說:我們80、90后年輕人,并不都是官二代、富二代,我們敢于擔當社會責任、通過助老幫困歷練自己,要做富有愛心、甘于奉獻的青年。
西安海星兒童福利院的孩子,見到志愿者就伸手喊媽媽讓抱,志愿者看到這些孤兒,由不得心酸。因此,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孩子有一個幸福的今天,將來有個美好的明天。服務團志愿者周末常去的服務點還有幸福護養(yǎng)院、漢唐敬老院、陜西圖書館,西安蓮湖區(qū)殘疾人服務中心等等,這里全是他們奉獻愛心的基地。
服務團志愿者先后參加的環(huán)保、公益、助困活動還有:迎接世園會、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周、“春節(jié)”為貧困戶送溫暖、“重陽節(jié)”為老人送關心、“六一”為貧困兒童送愛心活動、到旅游區(qū)撿拾垃圾等等?;顒又?,志愿者都能充分發(fā)揮自己所學的知識,帶頭鏟除野廣告、清掃公共場所、為初來西安的人指引路徑,幫助殘障人士上下公交車。在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志愿者相約不準提老人的傷心事,不涉及老人不愿觸及的話題。他們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陪老人聊天、給老人剪指甲、梳頭、曬太陽,孩子們口口聲聲“爺爺”、“奶奶”,叫的老人心花怒放,一到周末就盼著他們到來。志愿者去孤兒院看望孩子,他們拿自己的零用錢作路費,為孩子們買糖果,陪孩子們度過愉快的周末。省慈協(xié)志愿者服務總隊組織集體活動,他們總是自覺承擔重任,搬運救助物資、維持集會秩序、布置會場等,處處以大局為重,樂于承擔重任。很多接觸過80、90服務團志愿者的企業(yè)老總,都很喜歡這些有志氣,有擔當、有愛心的孩子,不少老總都希望這些孩子學有所成后,能到他們企業(yè)就業(yè),為他們那里帶去年輕人的正氣和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