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紅
(沈陽師范大學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古詩詞中列錦格的構成探究
程 紅
(沈陽師范大學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列錦辭格是20世紀中后期由當代修辭學家譚永祥先生命名的。其格式是一種由名詞與名詞性短語并列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句法格式。這種句法格式與傳統(tǒng)的漢語句法規(guī)則有著一定的差異,形成了一種陌生化的構句形式,具有一種較為獨特審美價值的表意意象。這種修辭方式在中國古詩詞中大量使用,使詩詞在具有抒情本質的同時,具有了獨特的審美意象。
特殊句式;列錦;構成形式
一
列錦格,簡稱為列錦,是現當代修辭學者根據辭格構建的規(guī)律,對一種特殊的句式結構從修辭學角度進行的界定。主要建格者譚永祥先生在《修辭新格》中說:“古典詩歌作品里面,有一種頗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詞或以名詞為中心的定名結構組成,里面沒有形容詞謂語,卻能寫景抒情;沒有動詞謂語,卻能敘事述懷,這種語言現象……我們把它叫做‘列錦’?!盵1]33譚永祥先生還在他的《“列錦”建格的前前后后》一文中,對列錦建格的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既繼承古漢語中有關修辭理論,同時也對現當代人們對列錦格的使用、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
對于這種古詩文中經常出現,現當代作品中也常見的特殊語法現象,人們早就有所涉及,如呂叔湘先生在其《中國文法要略》中把這種方式稱為“詞組代句”的修辭法;有的研究者則從句式的角度稱之為特殊句式或詞類活用等等不一而足。但在譚先生之前,沒有人將其歸入辭格之中。列錦概念一經出現,就引起了很多修辭研究者的關注。但關于其構成形式,很多專家學者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如張煉強先生在《列錦格之我見》一文中就對譚先生所作的概念界定提出了三點質疑。譚先生針對張先生提出的質疑進行了回答,再次明確了列錦命名的合理性,也明確指出了列錦格的外在形式確定的標準——名詞與名詞性短語的多項列舉的特殊句子形式。
對于這個界定,雖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但也有失細致及謹嚴。作為一種辭格,其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務是辭格外在的形式的構建?!稗o格的本質是形式,是關系”[2],是詞語之間相互結合而形成的表達方式。它是語言的外在組織,是內容的載體。所以,任何一種辭格的確定,都要首先從其詞語的使用、句式的選擇等形式要素來判定,因為漢語的句子的語法意義往往要通過詞序和虛詞來表達。按照漢語表意的習慣,最基本的詞序是主語——謂語——賓語,不同的詞序,體現的是不同的句子結構形式。而充當句子成份的詞類也各自有其不同的語法意義。哪一類詞在句子中充當什么成份,起什么語法作用,決定了不同類型的句類。因此,在使用中,詞序不僅是一種語法手段,同時也是一種修辭手段。所以,在對一種辭格的界定上,必定要對其外在形式進行分析。例如,如果想判斷一句子是否運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方法,首先就要從其外部入手,看它是否是“性質不同的兩種事物,利用它們的某一方面相似點打比方”[3];是否運用了體現比喻這種修辭手段的標記,即“比喻詞”等。如果有,那么,我們就可確定,這個句子是比喻,反之,則不是。運用辭格也是如此。所以,在確定及使用修辭方法時,必先從其外在形式入手判定。
二
在分析列錦格的構成時,要先從其形式——句式的構建入手。從其命名來看,既稱之為“列錦”,那么“列”字便是關鍵。何謂“列”,漢語大字典的釋義是:
①按一定順序排放或排成行:羅列|列隊|列舉|列出名單;
②安排到某類事物之中:列入|列為;
③人或事物排成的行:行列|隊列|前列;
④量詞,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車;
⑤同類事物:不在研究之列;
⑥各;眾多:列國|列強|列位觀眾。
就其釋義來看,“列錦格”的“列”,是指“按一定順序排放或排成行”。因而,此辭格必定需至少由兩個或更多的“錦”排列而成。而且這種兩個或更多個“錦”應出現在同一句子之中彼此并列,“錦”與“錦”之間關系密切,中間不能有過大的停頓,即中間不能有逗號相隔。只有在形式上符合這兩個條件,才能稱之為列錦。
下面,試以具體的詩句為例,分析其構成形式。
1.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孟浩然《除夜》)
在此句中,詩人上句以“亂山”“殘雪夜”,兩個定名短語聯綴而成,描述了一個雪后凄冷荒涼的夜晚,帶讀者進入了一個冷殘、凄清的意境,然后又在這悲涼的環(huán)境上添上了“孤燭”“異鄉(xiāng)人”這兩個定名短語,再次渲染了在這寂寥凄冷的夜晚,一個遠離家鄉(xiāng)、身處異地、獨自守夜的人的無限凄涼。
2.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馬戴《灞上秋居》)
在詩的此聯中,詩人用兩組兩個名詞性短語具體描繪了自己客居異鄉(xiāng)的苦情:“落葉”“他鄉(xiāng)樹”,自己獨自一人客居異鄉(xiāng),眼前這紛紛飄落的秋葉,是他鄉(xiāng)之樹,而不是故鄉(xiāng)的樹,面對眼前景物思及故鄉(xiāng),這憶念是多么的凄苦。“寒燈獨夜人”,是說本已經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了,而又偏偏“寒燈”獨照,孤單的房舍,四野蕭然,這就更顯得凄涼了。作者客居異鄉(xiāng)的孤苦,及自己懷才不遇的凄涼都在這兩句之中展現出來了。
3.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元·白樸《越調·天凈沙·春》)
此小令與馬致遠《秋思》可有一比。全詩皆以列錦成句,首句“春山”“暖日”“和風”三個名詞性定中短語,描繪了暖意融融的春日,像一幅畫中的背景,為全詩定下了一個基調。次句“闌干”“樓閣”“簾櫳”與第三句“楊柳”“秋千”“院中”緊承上句,將視線轉到近景,描繪了少女站在樓閣中,挑起簾櫳,獨倚闌干,望院內春景——風吹楊柳,秋千微蕩。最后,作者又將視線調向遠處——院外的“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就這樣,作者依視線的遠近,在每一句中用幾個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就將院內紛飛的楊柳,搖蕩的秋千,挑起的簾櫳,依闌的少女,和院外飛舞的春燕,歡啼的黃鶯,小橋之下的潺潺流水,繽紛的落花納入筆下,描繪出了一幅“春日麗景圖”。
據以上分析可知,列錦辭格作為一種修辭方法,其基本形式應為:
A+B+C A1+B1+C1(在此,ABC與A1B1C1均為名詞或名詞性定名短語)
三
關于列錦格的形式,有的學者認為,只要是名詞和名詞或名詞性定中短語連綴成句,就應該算是列錦。近來在談及列錦時,很多研究者都會引用以下名句作為明證。他們認為,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是列錦,那么柳永的名篇《雨霖鈴》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也是,唐無名氏《后庭宴》的“千里故鄉(xiāng),十年華屋”應該是,那么《孔雀東南飛》中的“雙珠玳瑁簪”、《古詩十九首》中的“青青河邊草,郁郁園中葵”[4]等也應該是。
但是,這幾種句式究竟是否符合列錦修辭格關于列錦外在形式的界定呢?筆者不敢茍同。列錦格成為一種辭格,無論其形式還是意義,都必須與其概念相一致。只有滿足列錦辭格成立的條件,即“形式上一句中兩個或兩個以上名詞或名詞性定中短語的并列,意義上,用來寫景抒情,敘事述懷,渲染氛圍”[1]34,這種修辭手段才能稱其為列錦。因此,對于上面所舉例句是否屬于列錦,究竟如何界定列錦格,我們試著來分析一下它們的結構,再來定奪。
例1: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此兩句結構為:A(樓船)+B(夜雪)+C(瓜洲渡)
A1(鐵馬)+B1(秋風)+C1(大散關)
從列錦的形式構成結構分析,此句結構上應是規(guī)范標準的列錦格。
例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句結構為:A(楊柳岸),A1(曉風)+B1(殘月)
從列錦格形式結構看,其構成形式與標準有所不同。
例3:千里故鄉(xiāng),十年華屋。
此句結構為:[A(千里)]·B(故鄉(xiāng)),[A1(十年)]·B1(華屋)
從句式結構上看,兩句每一句都是由一個名詞性的定中短語構成的。
例4:雙珠玳瑁簪。
此句結構為:(A)(B)· C
從句式結構看,本句是由雙重定語共同修飾限制中心詞的結構形式。
例5:青青河邊草,郁郁園中葵。
本兩句詩的結構為:(A)(B)·C,(A1)(B1)·C1
此句仍為雙重定語共同修飾名詞性中心詞的結構形式。
從以上分析可見,例1是一首七律詩中的頜聯,從其形式到意義上都符合列錦辭格的標準,所以我把它稱之為“規(guī)范標準”的列錦。例2是詞的上闋的選段,從意義上看,其符合列錦的界定,但就其構成形式看,則與規(guī)范的列不同?!皸盍丁币痪洌m為名詞性定中短語,但其與后句關聯并不密切,從內容上看,是在回答前一句的“今宵酒醒何處”,何處?(是)在楊柳繁茂的河堤上。而后一句“曉風殘月”從其內容上看,是對“楊柳岸”的景象的摹寫,從其結構上看,則符合列錦的界定,所以“楊柳岸”一句并不能視為列錦中的一個“錦”與后句并稱為列錦。因此,此句中,其“錦”也只限于“曉風殘月”一句而已。
在漢語語法中,一個句中雖然都由名詞或定名短語構成,但其關系是不同的,有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間是并列的,而有的則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系,而有時則是名詞直接作謂語。因而,在判定列錦格時,對構成句子的名詞或名詞短語之間的關系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例3是古體詩的佳句,是兩個名詞性定中短語并列而形成的兩個小分句。這兩個分句雖然從其外形上看與列錦很相似,但其中“千里”“十年”分別用來修飾“故鄉(xiāng)”“華屋”的,形成了兩個定中短語,而并非是一句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或名詞性定中短語的并列。因而,它不能稱為列錦。例4樂府詩形式,從其結構上看,則是一句雙重定語句式,雖然“雙珠”“玳?!焙汀棒ⅰ倍际敲~,但從其結構上看,三者并非并列關系的“錦”,而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系。因此,不能稱之為列錦。例5為漢末五言詩,其結構同例4相同,只是由一句變成兩個分句。
四
據以上分析,判定一種修辭手法是否為列錦,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只有這樣,才能對列錦這一辭格作一比較合理的界定。
應從詩歌形式特點的角度來對列錦這種辭格進行分析,進而判定其是否為列錦。因為就采用的句式而言,詩的結構形式與詞有所不同[5]。無論是四言、五言還是七言,詩都要求句式用詞工整,尤其是在近體詩中。因為近體詩講求對仗工整,出句和對句一定要和諧,出句的句式是“名+名+名”的話,那么對句在形式上也一定應該用“名+名+名”的形式,否則就違背了近體詩的創(chuàng)作要求。因此,近體詩中的列錦,應該是一聯中上下兩句都用列錦才能稱之為列錦格。就如上面所舉王維“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和“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韓的“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等絕律詩,都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在另外一些詩歌形式,如四言、五言古詩、樂府民歌、詞與小令等中,列錦這種辭格則應該以其每一個句子中是否存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或名詞性定中結構來確定。如《詩經·邶風·綠衣》中的“綠兮衣兮,綠衣黃裳?!?/p>
要對其使用的詞與詞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那么是不是在一個句子中,只要出現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就可以稱為列錦呢?不然。除近體詩以外,古體詩、詞等就其形式看,都沒有近體詩的形式要求嚴格,從外在形式上看結構比較隨意。因此,在古體詩和詞之中,判斷列錦這種辭格就不能僅就詩歌的樣式而定了,一定要對其詞與詞之間的關系進行細致分析。在一句中,只有一組名詞之間是并舉關系的,才能稱之為列錦,否則,便不能定名。因為漢語的短語、句子的結構都有其明顯的層次性的。漢語語法的這一特性決定了詞與詞按一定語法關系組合后,層次不同,語法意義也就不同。從語法角度而言,名詞的連綴并不都是并列關系,因為名詞的語法特征是“經常作主語和賓語,多數能作定語和帶定語”,因而,一句中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并未見得都是列錦。如例3“千里故鄉(xiāng),十年華屋?!泵烤渲蟹謩e有兩個名詞和名詞性短語,“千里”“故鄉(xiāng)”,“十年”“華屋”,但是兩個名詞之間,并非并列,其中“千里”是對“故鄉(xiāng)”的修飾,“十年”是對“華屋”的限制,兩句分別是由一個定名短語構成的,所以算不得列錦。例4“雙珠玳瑁簪”,則是由“雙珠”“玳?!眱蓚€名詞共同修飾“簪”的。例5“青青河邊草,郁郁園中葵?!笨此茖φ晒ふ牧绣\,實則是由兩個多重定語句形成的定中短語。因此,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后三個例句其外形上貌似列錦,但由于一句中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間的關系并非是并列關系,所以不能稱其為列錦辭格。
因此,列錦一格,以其定義而言,其構成形式應當為一句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或名詞短語并列而成的一組非謂語句;其內容多以寫景抒懷為主。
[1]譚永祥.“列錦”建格的前前后后[J].修辭學習,1995(5):33-35.
[2]王希杰.漢語修辭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6.
[3]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1.
[4]賀新輝.古詩詞鑒賞辭典[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8.
[5]郭焰坤.列錦辭格的產生與發(fā)展[J].修辭學習,2003(5):34-36.
H109.2
A
1674-5450(2013)02-0158-03
2012-05-25
程紅(1962-),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副教授,漢語言文字學碩士。
【責任編輯 王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