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市政公用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山西 太原 030012)
城市市政道路檢查井井蓋普遍存在著一些質量問題,特別是瀝青混凝土路面,各種檢查井井蓋周邊路面的問題較多,例如下沉、裂縫、破損、沉陷現象等。許多剛剛交付使用的道路在竣工通車一段時間后,鋪好的瀝青路面在井蓋邊緣周圍距離不等的位置發(fā)生一道或多道裂縫。裂縫剛開始寬度一般很小,往往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裂縫寬度和數量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加寬和增加,接著在井蓋周邊會出現環(huán)狀帶斷裂、井蓋周邊路面下沉,井蓋也隨其開始下沉;發(fā)展程度嚴重時,則會出現檢查井周邊路面破碎、井蓋嚴重下沉現象。
這種道路病害的發(fā)生一般是由于檢查井井蓋失穩(wěn)造成的。當井蓋周邊路面只表現為開裂現象時,應該是檢查井井蓋輕度失穩(wěn);當井蓋周邊路面裂縫寬度加大、裂縫數量增加時,則說明井蓋失穩(wěn)比較嚴重,這時井蓋及周邊路面常常會出現沉降;當井蓋失穩(wěn)繼續(xù)增大時,井蓋周邊路面破損程度增加,井蓋及周邊路面明顯下沉。因此,井蓋失穩(wěn)道路病害是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
從多年來對井蓋失穩(wěn)問題的案例分析來看,井蓋失穩(wěn)是市政道路較為常見的病害之一,尤其是以下幾種破損情況最為常見:
(1)井蓋座下的座漿層材料破碎嚴重。
(2)檢查井筒砌體發(fā)生破壞后,導致砌筑砂漿松散脫落,與井蓋座接觸的砌體發(fā)生破碎。
(3)檢查井井室、井筒完好,但由于井筒整體出現下沉,帶動井蓋及周邊路面下沉,致使井蓋周邊道路損壞環(huán)帶較寬造成破損。
造成井蓋失穩(wěn)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井蓋安裝存在缺陷。
(2)由于井筒砌體強度不足造成的。
(3)無混凝土底板的檢查井,井室下土基承載力不足造成的。
井蓋安裝存在缺陷是造成市政道路病害的最主要原因,而在井蓋安裝缺陷中,由于座漿施工不密實是井蓋失穩(wěn)的主要原因。
鑄鐵檢查井井蓋按照其安裝工藝的不同,可大致分為兩類:①不帶混凝土安裝座圈;②帶混凝土安裝座圈。這兩類檢查井井蓋的安裝方法,在目前的安裝施工中均有可能造成井蓋失穩(wěn)現象出現。主要原因是對于此類安裝工程,各類監(jiān)管人員在思想上不夠重視,對安裝過程監(jiān)控不到位,安裝后、使用前對質量難以檢查驗證,質量隱患在事后才能發(fā)現?,F以不同座圈的安裝方法為例,就所產生的弊病作如下分析。
(1)方法1:先清理干凈安裝基面,將座漿材料在基面上鋪平鋪實,再將井蓋座小心地座上、座平穩(wěn),然后調整高程達到要求后,在井蓋周邊澆筑混凝土予以穩(wěn)固。
這種做法的主要弊病是:這種施工工藝往往為了準確控制井蓋座的高程,需要反復多次調整砂漿層厚度,導致井蓋座與砂漿層接觸不好,因產生空隙而影響了施工質量。
(2)方法2:首先把要安裝的井蓋座預先放在井筒安裝基面上,然后用小石塊、小木塊、小磚塊、雜物等把井蓋按照設計高程調整好位置并基本固定好,再用水泥砂漿把井蓋座下的空隙填滿,最后將井蓋周邊全部用混凝土澆筑。
這種做法的主要弊病是:施工工人為了安裝美觀,常常盡可能縮小井筒安裝基面與井蓋座的間隙,但間隙過小時,砂漿難以塞入間隙,同時在井蓋周邊澆筑混凝土時也不可能把間隙充分灌滿,以致造成井蓋座漿體強度下降,質量也得不到保證。
(1)用于座漿材料的水泥砂漿或混凝土,與路面材料相比由于施工用量較少,現場一般采用人工拌和的方式,這樣會造成座漿材料拌和不均、配比不準、計量不清、質量不穩(wěn)的現象。
(2)座漿材料的拌和數量很難準確掌握,剩余的座漿材料在擱置一段時間后往往被重新拌水再次使用,這樣會造成質量下降。
(3)由于后續(xù)工序的跟進和工期緊迫,常常會導致座漿使用的砂漿或混凝土養(yǎng)護達不到規(guī)范要求,致使質量難以保證。
(1)在現行的市政道路工程及管線工程施工規(guī)范規(guī)程中,對道路鑄鐵檢查井井蓋的安裝工藝尚無國家標準或行業(yè)強制標準,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中對井蓋的安裝方法因施工人員的不同而多種多樣,質量參差不齊。
(2)由于大部分施工單位沒有井蓋作業(yè)規(guī)程和技術要求,且又不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安裝技術交底,隨意安排兩三個人獨立作業(yè),標準不一、操作方法不一,加之對安裝質量很少監(jiān)督,致使安裝質量無法保證。
實踐證明,影響井蓋安裝質量的關鍵因素在于井蓋基礎的牢固程度和井蓋與基礎的連接方式。
井蓋基礎須采用強度等級較高(C 25以上)的混凝土基礎,并應保證至少30 cm的厚度,才能達到強度要求。
井蓋與基礎的連接須采用螺栓連接,螺栓的長度要滿足穿過井蓋混凝土基礎并連接下層井筒周圍的混凝土包封。螺栓選用直徑8~10 mm的,確保既能支撐井蓋質量,又能滿足井蓋孔的大小。
(1)在檢查井井蓋安裝前,必須對已施工完成的下面層高程進行檢測,高程須符合規(guī)范要求。
(2)對井蓋的尺寸和使用性能進行檢測,應具備安裝條件。
(3)對井蓋基礎下的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應具備安裝條件。
以上檢測合格后,方能進行檢查井井蓋的安裝。
在檢查井井蓋安裝前,根據道路坡度構成形式選擇掛線方向。
(1)位于單面坡上的井蓋,按平行于道路縱坡方向掛雙線進行調整。
(2)位于道路路拱中間的井蓋,須平行于道路縱坡、橫坡兩個方向分別掛雙線進行調整。橫坡方向掛線應根據兩側路緣石外露高度及道路中樁設計高程進行下反掛線,調整完成后的井蓋中點略低于中樁設計高程(低2~3 mm)。
在確定好掛線方向和掛線形式后,即在掛線位置距離井蓋邊緣20 cm處設置高程控制點。
(1)在結構層頂挖出深為30 cm、寬為井蓋邊緣外20 cm的范圍作為施工范圍。
(2)在井蓋安裝孔的對應位置于井蓋基礎下層混凝土鉆孔打眼,打眼深度應該保證深入下層混凝土頂以下5 cm,并植入螺栓,用砂漿進行初步加固。
(3)將井蓋在對應于螺栓的位置安裝,并在井蓋的上下位置設置螺母進行高程的調整和穩(wěn)固。
(4)在井蓋內側支設鐵模,鐵模長度應深入下層混凝土包封,并與包封邊緣緊貼。
(5)進行井蓋基礎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強度等級須采用C 30,澆筑中必須振搗,確?;A的密實度及強度。
本文介紹的這種井蓋安裝方法改變了以往先澆筑井蓋基礎、再進行井蓋調整的工序,而是采用先調整井蓋,將井蓋及基礎一體澆筑的方法,從而避免了井蓋基底不穩(wěn)造成的井蓋松動現象的出現。
井蓋安裝工藝必須以現行施工規(guī)程規(guī)范為依據,結合工程實際,采用國內已實施的先進的井蓋安裝工藝,最好能以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的形式在施工企業(yè)內部嚴格執(zhí)行,并在施工中不斷改進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