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龍,潘宏俠,任海峰,郭鋼祥
(中北大學 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學院,山西 太原030051)
位置敏感探測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PSD)是一種基于新型橫向光電效應的半導體器件,它能在感光表面上連續(xù)移動光點位置并且具有很高的幾何分辨率,可以對位移進行精確的非接觸測量。當入射光斑照到光敏面時,PSD 輸出的電壓信號與PSD 的光敏面上的光斑所在位置有關。PSD 具有響應時間短、位置分辨率高、光譜響應范圍大、便于與微機接口、非接觸測量等優(yōu)點,在超高速光通信、精密尺寸測量、兵工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1,2]。本文提出了以Hamamtsu 公司生產的S1880 型PSD 作為光電傳感器,STC89C58 單片機作為信息處理單元,結合其他外圍芯片的PSD 處理電路,并通過與上位機相互通信,詳盡介紹了PSD 彎曲度測量系統(tǒng)具體設計,實現(xiàn)實時測量和遠程控制。
長管彎曲度檢測系統(tǒng)包括硬件和軟件系統(tǒng)[3]?;赑SD 作為長管彎曲度檢測硬件系統(tǒng),用于測量和獲取基于零點的某一位置的長管彎曲度數(shù)據(jù),并實現(xiàn)光斑信號向模擬電流信號與數(shù)字信號的轉換,主要由機械部分、光學部分和電路部分等三部分組成;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軟件系統(tǒng),用于對獲取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并計算彎曲度等參數(shù)。系統(tǒng)總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 所示。
激光器安裝在可移動的定心裝置上,在牽引機構牽引下沿長管軸向運動,激光束經過平行光管聚焦準直后由PSD接收,光斑在PSD 感光屏上的位置反映軸線位置,將光斑位置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經過計算處理后,顯示彎曲度信息。
圖1 長管彎曲度檢測分析系統(tǒng)示意圖Fig 1 Detecting and analytical system diagram of curvatures of long tube
光學部分結構組成與光路原理如圖2 所示,激光器發(fā)出波長為650 nm 的紅色激光束,經過準直儀和平行光管轉換為平行光束,壓縮成直徑小于1 mm 的激光束聚焦在PSD感光屏上。檢測電路將光斑位置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經A/D 轉換后處理顯示,其電路主要由電源電路和數(shù)據(jù)采集電路組成。
圖2 檢測系統(tǒng)光學部分示意圖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optics part of detecting system
圖3 為長管彎曲度計算原理圖。PSD 固定于長管Ⅱ端外側,PSD 坐標與大地坐標平行,測量時調整PSD 中心與長管截面中心重合(如不重合,數(shù)據(jù)處理時須作修正)。帶有激光器的彎曲度檢測裝置本體從長管的Ⅰ端向Ⅱ端移動,激光光束便沿定心位置軸向運動成為一系列與截面處相切的切線,同時切線的方向給出軸線在該點的方向角α
圖3 長管彎曲度計算原理圖Fig 3 Principle diagram of curvature calculation of long tube
其中,F(xiàn)(x0,y0)為定心裝置處于長管Ⅰ端時激光光斑在PSD 上的位置。
從長管Ⅰ端按步長h 移動檢測裝置本體,則可得到沿z方向不同截面處彎曲度曲線斜率值(激光器中心的軌跡即為長管彎曲度曲線)
其中,fp(xi,yi)=f(xi-1,yi-1)+h f'(xi-1,yi-1),F(xiàn)(xi,yi)為激光器所在截面處于z=ih 處激光光斑在PSD 上的位置,L 為被測長管長度。由此可得長管彎曲度曲線n 個點的導數(shù)離散值,若已知f(0,0,0)=0,則可由迭代逐點求出z截面的彎曲度值。因f(x,y,z)是一空間曲線,為計算方便,可分別計算在y-z 與x-z 縱截面上的投影分量,這樣可求在y-z 和 x-z 面上彎曲度曲度分量。首先考慮 y-z 縱截面上的投影分量,為了提高迭代計算精度,采用改進的尤拉迭代法可得
由初始值,yi=0 開始迭代,逐步求出 y1,y2,…,yn-1,可得到y(tǒng)-z 縱截面的彎曲度分量,同理可求出x-z 縱截面的彎曲度曲度分量,z 截面上最大彎曲量用表示[4]。
當激光束照射到PSD 光敏面產生模擬信號,但是由于模擬信號在傳輸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擾信號影響,干擾產生的噪聲和PSD 的測量信號混合后就難以分開,從而造成信號質量下降,測量誤差擴大。在信號采集處理之前加入A/D 轉換器將模擬電流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電壓信號再進行處理,這樣可以避免一部分干擾,正確性也大大提高。信號采集框圖如圖4 所示。
圖4 信號采集框圖Fig 4 Block diagram of signal acquisition
系統(tǒng)中采用美國B-B 公司生產的ADS7825 作為A/D轉換芯片,它是4 通道16 位高速模數(shù)轉換器,數(shù)據(jù)采樣和轉換時間不超過 25 μs,可輸入 -10.0 ~10.0 V 的電壓,A/D轉換后的數(shù)據(jù)既可以并行輸出,也可串行輸出,輸出的電壓信號通過A/D 轉換器將模擬電壓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從而提高了抗干擾能力和信噪比。
PSD 光敏面上的光斑所在位置的坐標計算公式[5]為
式中 VX1,VY1,VX2,VY2為 PSD 電極 X1,Y1,X2,Y2輸出的電流經過I/V 轉換和A/D 轉換后的數(shù)字電壓信號,LX為PSD上的X 軸感光面的長度,LY為PSD 上的Y 軸感光面的長度。X,Y 分別是光斑的物理中心位置在PSD 感光面上的二維坐標,如圖5 所示為PSD 原理位置坐標圖。
圖5 PSD 位置坐標圖Fig 5 Position coordinates figure of PSD
系統(tǒng)采用單片機STC89C58 與A/D 轉換芯片ADS7825進行連接,單片機處理ADS7825 轉換的數(shù)據(jù),并把處理的數(shù)據(jù)通過MAX7219 顯示芯片實時顯示出來,并通過MAX232芯片實現(xiàn)單片機與上位機的通信,從而實現(xiàn)遠程控制。單片機控制電路框圖如圖6 所示。
圖6 單片機控制電路Fig 6 Control circuit of MCU
系統(tǒng)采用ADS7825 作為信號采集的模擬芯片,用作并行數(shù)據(jù)輸出,單片機程序采用單片機高級語言Keil C51 編寫,應用程序如下:
上位機程序應用Visual Basic 6.0 可視化軟件開發(fā)工具編寫。上位機程序向單片機發(fā)送指令,接收單片機上傳數(shù)據(jù)并作相應的數(shù)據(jù)處理,在測量過程中,X 方向和Y 方向的系數(shù)也是可以在操作界面中隨時調整的,這樣可以測得更準確的數(shù)據(jù)。圖7 為上位機軟件樹形結構圖。
圖7 上位機軟件樹形結構圖Fig 7 Tree structure graph of upper PC software
將激光器固定在可以移動的定心裝置上,PSD 平面板固定在長管的另一頭,把PSD 測量裝置安裝在平行光管上,可以將激光光束壓縮成直徑小于1 mm 的平行光束打在PSD 光敏面上的中心8 mm×8 mm 的有效面積內,濾除背景光,提高測量精度。沿PSD 對角線方向正負運動4 mm,測得X 和Y 方向輸出電壓進行處理并修正后得出如圖8(a),(b)所示??梢钥闯?PSD 在幾何中心位置64 mm2范圍內有很好的線性度,進而可以測量出X 和Y 方向的線性系數(shù),由圖8所示估算出X 方向轉換系數(shù)為0.850 6 V/mm,Y 方向轉換系數(shù)為0.877 9 V/mm。
實驗中針對155 mm 的長管進行了測量,測量結果如圖 9、圖 10 所示。
圖8 X,Y 方向系數(shù)的曲線Fig 8 Curve of X and Y direction coefficient
圖9 X,Y 方向測量曲線Fig 9 Measuring curve of X and Y direction
結果表明:在長1.5 m 的長管鋼管上測量試驗,以0.3 m處為參考點作0 點開始測量,由圖10 中可以看出:X 方向和Y 方向的彎曲度都在精度-10 ~+10 nm,整個長管的彎曲度為的最大值為8.574 6 nm。
圖10 彎曲度測量曲線Fig 10 Curve of curvature measurment
本文設計了一種可用計算機遠程實時控制的非接觸式PSD 位移測量系統(tǒng),測量的量程為-4 ~+4 mm,分辨率為1 μm,單片機實時顯示數(shù)據(jù),上位機可以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更新標定X 方向,Y 方向系數(shù)以確保測量精度,實時控制單片機實現(xiàn)測量,實現(xiàn)對光點實時快速的響應,運行穩(wěn)定,測量數(shù)據(jù)可靠。
[1] 龐亞平.位置敏感探測器的發(fā)展狀況及應用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6,16(24):183 -184.
[2] 戴明宇,劉萬富,張 平.位置敏感探測器(PSD)在雷達天線穩(wěn)定平臺測試中的應用[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6,13(2):154 -188.
[3] 李向榮,李國棟,王國輝,等.火炮身管直線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總體設計[J].測試技術學報,2010,24(4):304 -307.
[4] 賀安之,呂愛民,閆大鵬,等.火炮身管彎曲度、炮口角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J].彈道學報,1997,9(3):59 -62.
[5] 田新啟,高 亹.二維PSD 及其在軸系標高變化測試中的應用術[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09,28(9):115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