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寧
摘要:21世紀對學生的要求是全面發(fā)展,教師理應與時俱進,進行全方位角色轉換,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所以,以往的教學方法已經很難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了,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們必須要對課堂教學藝術進行改革,為此,我們應從教學思維、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進行全方位的轉變。
關鍵詞:改革 知識 引導 鞏固
歷史課程和教學改革中的教育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觀念,在大力宣傳和極力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在教育適度超前發(fā)展的當今時代,課程改革為中國教育的發(fā)展樹立新的里程碑。
課程教學是實施課程改革的主渠道,歷史學科要實施課程改革,就是要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而掌握歷史知識和靈活應用歷史知識最為關鍵。
初中三年的歷史學科:初一中國古代史、初二中國近現(xiàn)代史和初三的世界歷史,可以說已經構成了比較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一些關鍵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人物已經基本出現(xiàn),也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展現(xiàn)給了學生,這么多的歷史知識學生如何更好地掌握,如何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如何提高認識和運用歷史的能力,在此,要使同學們在浩如煙海的歷史史實和抽象繁多的歷史概念中吸取知識營養(yǎng),得到思想啟蒙,必須講究一定的學習方法,這就是今天我所提出的教師應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鞏固歷史知識淺探,望各位專家教師給予指正。
1、利用時間順序鞏固知識
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鞏固方法。在初中6本歷史書后面的目錄上,有每本書這一時期的時間順序表(歷史大事年表),并且記錄了相關的歷史事件,非常方便記憶。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結束,徹底廢除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制度;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朝鮮戰(zhàn)爭結束,抗美援朝勝利;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這一類的記錄還可以做成時間軸或時間表,這樣更加直觀,易于接受。
2、利用故事鞏固知識
這是歷史教學獨有的一招。很多學生對于枯燥的知識不知怎么記憶,如果利用一些典故講授起來就反而簡單了。如歷史人物張謇,如果給學生講起他從考中狀元到放棄高官從商這一系列舉措,同學們就自然會感受到了他“實業(yè)救國”的真理了,而且對張謇這一歷史人物就更加了解掌握。
3、利用比較鞏固知識
對于學生單講一件事也許沒有什么,但是放在一起講大家就更清楚了。我在講授初二近代史的時候感受尤為突出,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簽訂了《南京條約》,后又相繼簽訂了《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把它們這些條約從背景、條約內容、影響等各個方面比較了一番后,學生最終得出中國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再比如說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行比較,閉關鎖國政策和現(xiàn)在的改革開放政策進行比較,三次科技革命從背景、成就、特點、影響等方面進行比較。還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經過比較會更加清晰認識,如: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什么是君主立憲制和什么是民主共和制,中國的戊戌變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比較等等。對于初三總復習的時候,這一類的比較更加尤為關鍵,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鞏固所學的繁而雜的歷史知識,是一種常見而又有效的方法之一。
4、利用角色表演鞏固知識
表演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情感去體驗、感受、思考問題,更有效地進行鞏固知識,得到全方位提高能力。例如在講九年級歷史(上冊)中的《新航路的開辟》時,通過學生召開了一個新聞發(fā)布會,讓學生們飾演哥倫布及他的同伴,還有外國記者,新聞發(fā)布官角色等,讓學生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及課后的追加準備材料等等進行活動,把知識安在學生自己身上親臨感受,使得學生更加主動,更加深刻地理解歷史。
5、舉行辯論鞏固知識
學生在電視上會看到許多辯論比賽,對于他們來講是新鮮的、充滿興趣的,教師利用好這一手段,對于歷史知識的鞏固又是一種重要途徑,如九年級歷史中的歷史的主流是《戰(zhàn)爭》還是《和平》,再比如東西方文明的碰撞等,這一些活動大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收集、分析、推理和歸納,更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6、利用規(guī)律鞏固知識
在整個初中三年的歷史知識教學中,規(guī)律是可循的,揭示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正確對待歷史問題,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國古代多次農民起義的原因無非都是殘酷的刑法、沉重的賦稅、自然災害、暴君的殘酷等等,尤其在講中國古代史時得出一個道理:“治世有明君”,通過總結規(guī)律,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對于鞏固歷史知識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7、利用關鍵詞鞏固知識
利用關鍵詞鞏固知識,是學生最便捷的方法。如新文化運動中的內容“四提倡,四反對”等等,方便記憶,印象深刻。
總之,上面所談到的,是我上歷史課的一些教學方法,有一些還屬于探索階段,教師有效地引導學生鞏固歷史知識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方法,真正學會學習,全面高效地完成歷史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