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八神:人間太多沉淪是一時屈就,救火的臨時工稍一點頭干成了長久的苦差,信手接一根煙不想十年后手指焦黃,相親時不感興趣卻為著面子上的熱情,再一眨眼和這個沒什么感覺的人已經(jīng)有了孩子。泥沼比陷坑可怕,在于下墜來得很緩慢,待到發(fā)覺已然難以掙脫。人生苦短,在你該說不的時候,不要遲疑。
@Phoebe:古時候,一個和尚跟一個屠夫是好友。和尚早上要起來念經(jīng),而屠夫要起來殺豬。為了不耽誤各自工作,便約定早上互相叫對方起床。多年后和尚與屠夫去世了。屠夫去了天堂,和尚卻下了地獄。因為屠夫天天做善事,叫和尚起來念經(jīng);而和尚天天叫屠夫起來殺生。
@馬伯庸:早上我開車經(jīng)過一座橋下,橋洞很窄,可容一車通過。我開過去一半,對面突然沖進(jìn)一條臟兮兮的京巴兒,它看到對面有車,嚇得原地愣住。我停下車,握著方向盤跟它對視半天,無奈地按了按喇叭,嘴里嘟囔:老大您先倒出去,要不誰也走不了哇。話音剛落,那狗就倒出去了!注意,是真的倒退著出去了!成精了!
@糗友:公交車上幾個農(nóng)民工在討論。A說:聽說蘋果的iPhone5不錯,多少錢???B說:這我知道,要8000多塊!這時周圍人聽了后輕蔑地?fù)P起嘴角,并越發(fā)輕柔地愛撫著手中的iPhone。C:這么貴啊,都快要我一個月工資了。周圍人默默地收起了手機,眼角泛起了晶瑩的淚光……
@奧黛麗:宋朝時候,汴京城里死了一位賣瓜果的老太婆。她在彌留之際,曾反復(fù)囑咐兒子,一定要把靈前的牌位寫得氣派一點。兒子找到一位老秀才,轉(zhuǎn)達(dá)了母親的遺囑。老秀才想了一會兒,揮筆寫道:大宋朝一品宰相御筆親點龍圖閣大學(xué)士代領(lǐng)開封府尹包拯隔壁第三家張大媽之靈位。
@鄭利玲:美國心理學(xué)家霍特舉過一個例子: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志消沉。平時他應(yīng)付情緒低落的辦法是避不見人,直到這種心情消散為止。但這天他要和上司舉行重要會議,所以裝出一副快樂的表情。他在會上笑容可掬,談笑風(fēng)生,裝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藹可親的樣子。令他驚奇的是,不久他發(fā)現(xiàn)自己果真不再抑郁不振了。弗雷德并不知道,他無意中采用了心理學(xué)研究方面的一項重要新原理:裝著有某種心情,往往能幫助他們真的獲得這種感受——在困境中有自信心,在不如意時較為快樂。
@青年老黃歷:今天在路上看到一帥哥,乞丐褲,卷發(fā),一米八左右,遺憾的是他走路時一條腿十分輕盈,另一條腿卻在地上拖著,就這么一步一挪,一步一挪,走得艱難緩慢……他越走越近,淚水漸漸模糊了我的視線,我不知道在他生命中曾經(jīng)發(fā)生過什么,要讓青春的身體承擔(dān)如此不堪的姿勢,直到我發(fā)現(xiàn)是他的人字拖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