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明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811(2013)03-0113-01
摘要: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抓好農(nóng)村小學的作文教學,更是語文教師值得探究的教學藝術。本文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抓好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農(nóng)村 小學生 作文 教學 藝術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辣手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課。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赫爾巴赫說過:“教育應該貫穿在學生的興趣當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個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xiàn)由注意、等待、探究和行為”。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求知欲越強烈,學習興趣就越濃厚。如果教師能在教學中巧妙地預設疑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避實就虛地設置懸念,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奧妙。但是只有求知欲,沒有自信心那是不夠的,如果一個學生學習信心不足,自卑心強,懷疑自己的學習潛能,這樣就不可能產(chǎn)生學習興趣。因此,在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好寫作的信心,對作文信心不足的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他們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和表揚、以增強他們的信心。學生受到老師的鼓勵就會產(chǎn)生愉悅的心理體念,從而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就能在興趣的引領下步入小學作文教學的殿堂。
二、引導學生學會審題和做好布局謀篇工作
布局謀篇是小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本階段的作文目標主要是能不拘形式的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以及能用簡單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條理清楚”被視為好文章的重要條件之一。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作文的布局謀篇能力呢?在教學實踐中,我經(jīng)常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給學生審題的方法。
2.讓學生懂得如何立意。
3.讓學生知道如何開篇。
4.教給學生寫好中間和結尾的方法。
實踐證明,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抓好審題和做好布局謀篇工作十分重要。
三、聯(lián)系生活,注意搜集作文材料
作文來源于生活,學生離開了生活,對生活中很多東西不熟悉,那么作文起來就會一知半解,無法下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讓學生走出課堂,嘗試跳出作文當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傳統(tǒng)格局,引導學生注意在生活中搜集作文的材料。
此外,教師還可以借鑒西方小學的一些做法,讓學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園,跨入社會,在充分接觸各種人和事中進行有感而發(fā)的寫作,這樣做更能發(fā)揮寫作的功能:真實反映現(xiàn)實生活。例如:在作文之前,我們先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文體活動或者校外實踐活動,然后布置相應的作文,這樣以來學生的作文就有材料可寫了,加上作文又是寫自己親自參加的活動,所以大家都會高興地去完成。
因此,我們要讓作文教學充滿人文性、實踐性和趣味性,在作文教學中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而要鼓勵學生多走出課堂,多角度地看待身邊的一切事物,學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品德、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我們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注意從生活中搜集作文材料,這樣的作文教學就會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
四、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日記,是一扇窗口,透過它,你可以看到一個迷人的世界。在那里,有和藹可親的人物,有五彩斑斕的景物,有生動有趣的動、植物,以及他們之間發(fā)生的種種動人的故事。日記是把自己在每天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見聞有選擇地、真實地記錄下來。堅持寫日記,可以積累生活經(jīng)驗和寫作素材、積累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激勵自己不斷進步,有助于鍛煉意志、培養(yǎng)恒心。
日記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最好方法。在日記里學生可以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真實地記錄自己每天的生活,寫出自己對生活的思考,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總結學習、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每天堅持寫日記,用一篇篇包含真實生活、學習和所見所聞的事情用文章的形式不知不覺中寫了出來。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抓作文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排除小學生怕寫作文的畏懼心理,為作文教學的道路掃清障礙。
五、抓好作文講評工作
進行作文講評是小學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認真抓好作文講評工作。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1.要有重點,重點解決共性問題 。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作文講評要對全班作文中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要抓住重點。這個重點就是要與作文指導的要求相一致,與教材中讀寫訓練的重點相響應。
2.重在鼓勵 。
作文講評前,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全班共同性的優(yōu)點、共同性的進步。講評時要及時地進行表揚鼓勵,不只是表揚少數(shù)幾個作文寫得好的同學。對在班上進行重點講評的作文,只要不是偏重于糾正問題用的,都要讓小作者們介紹自己作文的目的,談自己作文的思路。對那些立意、構思新穎的文章,給以肯定、表揚,以顯示學生的個性差異。對于平時作文較差的學生,更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
3.注意調(diào)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 。
作文講評不能只是教師講、學生聽,更要注重多項信息交流,不僅師生之間,而且同學相互之間要共同討論、評議、修改,要大家講,大家評。對作文較差的同學要多做啟發(fā)工作,鼓勵他們在班上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增強他們對寫好作文的自信心,達到提高作文教學水平的目的。
總之,“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方法進行作文教學,讓作文教學收到更佳的效果,是值得小學語文教師共同研究的課題,是筆者探究之所在。
參考文獻:
[1]龐彬,盧寶祥,主編.小學語文教學法[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1998.